APP下载

就业导向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21-11-19王茂发王子民汪华登刘振丙

电脑与电信 2021年8期
关键词:导向课程体系领域

王茂发 王子民 汪华登 刘振丙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1 引言

就业导向型工科专业与传统工科专业的区别在于,就业导向型工科学生的高考分数普遍不高,大多数学生毕业的主要诉求是就业;专业培养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能够快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技术需求[1]。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2]。

人工智能领域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人才需求体量非常大,相较于其他技术方向,竞争度偏低,起薪较高,是一个朝阳产业[3,4]。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会普及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化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今天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高端科技,没有人工智能的领域,几乎无处可寻。另外,当前互联网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将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来赋能广大传统行业,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支撑技术,必然会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随着智能体(智能机器人)逐渐走进生产环境,未来职场人在工作中将会频繁地与大量的智能体进行交流和合作,甚至直接语音对话,这对于职场人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相关技能和伦理道德教育市场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5,6]。

综上,人工智能领域能够释放的就业岗位是非常多的,甚至是海量的,以就业为导向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社会需求多、影响大,需要持续关注该方向的教育、教学新特点、新方法。

2 就业导向型人工智能专业特点

从教育部公开数据可知,2020和2021年全国高校新增备案专业数量最多的是人工智能,分别为180所和130所,是最受高校追捧的专业。显然这310所及未来更多的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可能全部走入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绝大多数人工智能专业培养的人才须进入企业,从事人工智能软件、算法研发;或走入中小学,从事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即当前高校开设的人工智能专业多是就业导向型的,须在专业申报和开设之初就开始思考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课程设置、核心技能提升。继而办好这些专业,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的人工智能人才生力军。

总的来说就业导向型人工智能具有的专业特点:实践强度大,技术更新快,须紧盯产业布局并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就业需求大、就业方向灵活多变。

3 就业与职业规划

现阶段人工智能领域最热的岗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搜索引擎:搜索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人工小度、小爱同学、天猫精灵等产品,都是建立在智能语音搜索基础上的。此外图片搜索的整体精准度可以达到90%以上,例如百度识图、作业帮搜题等。视频搜索也是搜索领域下一个研究热点。

(2)计算机视觉:其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办公、智能交通、智能安全、智慧城市等。商业应用有指纹识别(常见如智能打卡、手机指纹)、人脸识别(人脸支付、公安安全确认,人员管理)、虹膜识别(常见如影视剧中密码锁)、车牌识别(交通系违章判定)、视频监测(海量视频人员过滤,特高压电信设备巡检)等等。

(3)医学图像处理:医疗设备的智能图像处理和成像技术,及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病灶智能定位、病理分析等。

(4)无人驾驶:近年来众多汽车品牌已经在无人驾驶领域不断发力,加大研发投入,今年人工智能在自动倒车入库、自动避障、车内空气自动管理、驾驶指令语音识别等领域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普及。未来一定会在全面代替人进行驾驶方向越走越远。

(5)智慧生活和智慧城市:阿里集团已经与杭州签订智慧城市的合作协议,未来包括交通、商业、生活的诸多领域都会体现人工智能的魅力。家居生活中的智能窗帘、智能灯具等智能电器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

4 课程规划

以就业为导向,高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须在课程设计上体现五个理念(图1):(1)注重基础理论;(2)课程体系不求广而全,注重少而精;(3)紧跟最新技术,培养学生发现最新人工智能方法和知识的能力;(4)注重以Python为代表的编程语言和编程能力的培养;(5)教师的科研或企业的应用与学生的实践课紧密结合。多个环节互相促进,夯实学生本科阶段的人工智能知识基础和技术能力。

图1 课程设计上体现五个理念

在人工智能专业具体课程设置上,建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重点区分软硬件进行教学,并有所侧重[7,8]。因为目前大多数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师资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前沿技术上,招聘教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课程体系不能求大而全,要做到少而精、有行业特点。如果专业几乎没有或只有很少的硬件授课教师,或者招生的层次在普通本科或以下分数水平,强烈建议课程设置以软件和算法为主,这样既可以考虑到学校的实际师资情况,也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从软件、硬件及软硬兼顾三个就业方向建议的核心课如表1所示。

表1 三个就业方向的人工智能核心课程

5 核心技能提升

以就业为导向,在大三下学期及大四一整年,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及参加校外实习、国内外顶级竞赛等实践全面提升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技能,为未来走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本科高年级实践课程开设建议分软、硬件两个方向做计划,现阶段硬件领域建议在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领域持续发力;软件领域建议围绕类似Kaggle这样的竞赛平台,设置题目、收集数据,集中讲解所用到的算法和平台。校外实习是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企业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职业信心的增强非常有帮助[9,10]。具体推荐的人工智能竞赛如表2所示,通过参加这些竞赛可以获得社会企业的直接认可,有些竞赛获奖后还有机会参加企业的校招、实习或者直接被录用。

表2 人工智能方向的主要竞赛

6 结语

就业导向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不仅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学生需要同时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更新和就业变化,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和就业预期。本文针对就业导向型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索性思考,重点围绕人就业导向型工智能专业特点、就业与职业规划、课程规划、核心技能准备等方面展开讨论,同时针对人工智能方向学生就业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建设性的思路。

猜你喜欢

导向课程体系领域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