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疫”结合下的疗愈型社区花园设计探究

2021-11-18沈皓珺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6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沈皓珺

摘要:社区是疫情防控最基础的第一道防线,在传染疫情期间,社区花园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设置不合理会导致部分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居民到社区外活动,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此外,居家隔离成为社区防控管理的重点,然而当出行、交流互动和户外休闲受限,居民会逐渐出现忧虑、紧张、孤单等负面情绪。研究可以发现,隔离人员的抑郁水平较高。因此,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社区花园不仅需要满足传统的绿化数量指标,还必须担负疗愈康养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疗愈景观;平疫结合;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一、疗愈景观理念下的社区花园

(一)相关概念

疗愈型社区花园的对象不仅包括肢体疾病患者,也包括处在现代社会和生活压力下的亚健康人群。疗愈型社区花园是利用园艺疗法、建立社交与五感疗法的手法,使景观元素具备疗愈的功能,缓解生活压力,増加社会文化交流,为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精神带来舒适感和安全感,同时强健身体,増强体质。疗愈型社区花园着重于将自然元素与疗愈理念相结合,让环境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潜移默化的疗愈,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自然疗愈身体与心灵,从而起到缓解疲劳与压力的疗愈作用。

(二)疗愈型社区花园的设计方法

1.感官疗法

疗愈型社区花园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城市环境中营造出一方贴近自然的公共活动空间,使人们能够在其中释放压力,维护身心健康。利用自然环境对人体进行“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感的良性刺激,以减轻和消除人们的焦虑和紧张,帮助人们增强活力,恢复健康状态。

2.园艺疗法

主动参与式的疗愈型社区花园设计需要注重园艺活动的安全性与多样化,可以在社区花园中开辟一块活动区域,鼓励使用者种植植物并进行浇水、施肥、修建等养护管理,也可以与亲人、朋友一起观赏、劳作、交流互动。适当园艺活动有利于保持平静的心境,舒展身心。自己辛勤劳动获得的劳动成果能够使人产生满足感,激起对生活的信心和激情,从而达到情感调控的目的。

二、疫情防控下的社区疗愈景观需求

(一)“平时”的社区花园

疗愈型社区花园倡导社区民众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在社区花园进行园艺活动,从蔬菜的选种播种、施肥浇水到采摘收获,每一个环节都真正地参与到其中,社区居民由以往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管理者,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并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契机,不仅促进了社区花园的营造,也让疗愈花园成为社区交往的交流、互动、亲子、放松身心和自然教育的载体,使社区花园成为社区空间活力的源泉,在交往、教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疫情时的疗愈型社区花园

疗愈型社区花园,一方面可以通过感官疗法和园艺疗法减轻居民的心理压力,增强身体免疫力,成为释放压力的窗口;另一方面,在园艺活动中收获的蔬果,也可以缓解突发传染性疾病时的食物短缺,为居民在食物短缺时提供健康的自助选择,作为战时蔬菜供应的缓冲[1]。

1.缓解压力

当传染性疫情发生,或面对居家隔离的硬性要求时,很多人都会导致产生孤独、抑郁、或者焦虑、恐惧,乃至绝望等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在疫情防控期间,绿色视野不足、对网络新闻报道的过度关注、长时间呆在室内都容易导致居民的紧张情绪甚至抑郁。通过对使用者心理、生理需求的分析,利用感官疗法、园艺疗法等疗愈景观设计手法,让社区内的老人、儿童、青少年等一般的城市居民都可以在社区花园内进行活动来改善个人状态。

在疗愈花园中,使用者可以同时通过:(1)休息、观景、冥想来舒缓压力,放松疲惫的身心,调节身体和心理的健康。(2)通过五官疗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来对神经系统进行良性的刺激和调节,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和紧张,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3)当使用者参与到园艺劳动中时,可以在身体力行的劳动、齐心协力的团结合作中实现社会、教育、心理及身体诸方面的调整更新,放松心情、促进身体新陈代谢。

2.蔬菜供給

在传染性疾病暴发期间,可能会发生城市交通运输不便,粮食供应链断裂的情况时,居民“平时”在社区花园种植的蔬果,可以即食即摘,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实现足不出户便获取健康绿色的食物,使社区花园也能承担一定人们生存所需的食物。

三、盐城市育红小区社区公园设计优化实践

本场地位于位于盐城市育红小区,将对社区花园进行设计优化,通过对场地性质、周边环境、使用人群的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景观造景方案,将疗愈型景观作用于场地设计中,改善场地空间结构,优化功能布局,最终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地、交流的、体验型的公共空间。

(一)现状分析

1.地理位置

社区花园位于苏北小城的一个老旧的城中村,场地周边有老旧的民居区、商铺、医院的康复部门等构成社区基本的生活圈,场地毗邻小城的主要河流,视野开阔。

2.场地现状

场地的结构看起来比较单一,空间体验感比较弱,一眼望穿。由于种植形式不合理,整个场地较为封闭,植物与人之间没有交流,人们在活动的时候感受不到植物营造的空间氛围。

3.人群分析

场地中的主要的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医院里有医护人员和长期住院的病人。调研了解到,由于社区花园设计不合理,平时居民就缺少休闲的场地和娱乐活动,很多老年居民只能在家门口用盆栽种植一些蔬菜、植物,当疫情来袭时,社区隔离封锁之后,场地中的老人、病人、儿童、医护人员都迫切需要一个放松休闲的场地。

整体来说,育红小区缺少公共空间,社区花园急需改造,老年人和病人是在社区花园使用率最高的群体,全天都能参与其中,场地周边的生活圈稳定,场地尺寸符合疗愈型社区花园的要求,设计改造空间大。

(二)总体布局

1.设计理念

本次方案设计引入了疗愈型景观设计理念,依托自然,通过五感疗法营造疗愈景观空间与康养环境,一方面能够为附近居民区的老年人提供休闲与种植场地,另一方面吸引居住在场地中病人的注意力,增加其在疗愈场所中的出现次数,通过园艺疗法、建立社交等方式,促进老年人与同伴之间的交流,缓解其心中的苦闷,帮助老年人预防疾病,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为场地中的医护人员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2.总平面图

根据场地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构思。通过对现状、周边环境、使用人群的综合分析,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设计富有变化的五大感官体验来营造“五感花园”,力求打开使用者的全方位感知系统,营造疗愈空间。通过设置听水小品、环形跑道、卵石风雨亭、阶梯花园、亲水平台、竹林听风、一米菜地和种植廊架等景观小品,利用特定的颜色、舒缓宜人的声音、自然清新的气味、愉悦的质感来刺激和提高使用者的感官,并通过与园艺活动等互动方式,来分散人们对自身的不良状态的注意力,缓解忧虑和不适的情绪。

(三)基于“五感疗法”的疗愈景观设计

1.视觉感官

色彩是人们对于植物的首要感知,基于色彩疗法的疗愈性植物配置即是通过合理的植物色彩搭配,在眼睛和大脑的共同作用下促使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发生反应,从而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实际的植物色彩应用中,常以绿色为基调,再根据不同色彩功效合理配置,形成与绿色的对比或统一,适宜于不同空间的形式。不同的色彩对人的影响各有差异。

采用视觉疗法进行景观设计时,应选择色彩丰富、四季接替开花的植物,还应针对季节不同、冷暖色调不同的植物进行交叉种植,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结合色彩心理学,利用植物的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对应不同的空间场地布置,同时析植物的季相变化在場地的表现,引入彩叶植物,营造四时有花、八节有景的景观环境。

2.触觉感官

场地中开辟的一米菜地,鼓励使用者自种自食用,进行浇水、施肥、修建等养护管理,让使用者接触大自然,进行适当的园艺活动,植物的花、茎和叶的质地在触摸上有令人愉快的刺激效果,可以让人感受细节带来的乐趣和自然的生命形式,愉悦身心,改善和调节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并且以园艺植裁的方式进行多方面的社区活动,是居民和病人恢复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可以增强邻里间的社交活动,增加对生活的热情。

同时,设计场地中设置了橡胶环形与卵石风雨亭等景观小品,希望通过不同材质的铺装带来不同的触觉,丰富场地中的触觉体验,让场地具有趣味性。

3.味觉感官与嗅觉感官

五感疗法中的味觉疗法与嗅觉疗法主要通过芳香植物和果蔬的种植来达到疗愈的目的,场地中设置的阶梯花园利用植物芳香使人愉悦、效缓解紧张情绪并增进睡眠的功效,运用芳香植物的配置来形成具有一定保健与疗愈功效的嗅觉疗法空间,芬芳的气味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有些植物的花、果香、叶的分泌物香味,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

场地中设计一米菜地和种植廊架,鼓励使用者自种自食,丰富味觉体验。在西方园林早期出现的“可食用性景观”是为当地居民供给食物以便在艰难的生活环境或者战乱中生存下去。在疫情时,疗愈型社区花园中的“可食用性景观”可以在难以外出、物资短缺时期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一定的食物。

4.听觉感官

在场地中设置听水小品、竹林听风、鸟语蝉鸣等景观小品,希望通过植物种植设计使场地形成一个稳定的植物群落,为花园内的生物提供活动栖息空间,吸引小动物的栖息,动物的繁衍生息为整个社区花园增添了生命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树叶和果蔬发出摇曳的沙沙声,鸟类、虫类的鸣叫声,潺潺的流水声对平复心情、放松身体有明显的作用,形成有效的听觉治疗区。

5.无障碍设计

考虑到场地周边存在行动不便、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和亚健康病人、以无障碍原则为基础,育红小区的疗愈型社区花园的通道设计本着无障碍原则,进入场地有平展的道路,可以为残疾、行走不便的人带来方便。道路选择了防水、防滑、防眩光的铺装材质,步道宽度设置为1.5米,以保证足够的轮椅回转空间。

场地中设置了四个高低错落的种植床,可以站着栽种,也可以选择坐着栽种,老年人可以边聊天边栽种,从而达到建立社交、缓解孤独的目的。另外,无障碍栽培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社区的中行动不便的老人和介助轮椅的病人也可以进行园艺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个人的价值、增加幸福感,提高认知能力,改善心情,提高记忆力。

四、结语

本次设计试图探究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通过对社区公共空间的疗愈型景观营造,使其在发生突发传染疫情时成为治愈社区居民身心的疗愈花园,通过五感疗法缓解居民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及疾病,并通过自种自食的园艺活动缓解特殊时期居民的基本果蔬需求,为蔬菜供应链争取反应时间;在常规时期,社区疗愈花园亦是促进人们开展社交活动的场所。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传染性疫情,疗愈型社区花园“平时”与“疫时”的有机融合提供了一定解决可能会出现问题的途径,使社区花园真正地为人所用。

参考文献:

[1]贺慧;张彤;李婷婷.“平战”结合的社区可食景观营造——基于传染性疾病防控的思考[J].中国园林. 2021.

[2]王增.园艺疗法在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国家南方药用植物博览园中的五感花园设计为例[J].现代园艺.2020.

[3]刘婷.精神压力疏解下的景观疗愈空间设计研究[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8.

[4]唐飞勇.基于园艺疗法的居住区康复花园植物景观营造[D].湖南: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