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研究
2021-11-18张辉
摘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实现,有效将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增强系统运行效能,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服务。基于此,文章以区块链技术特征为切入点,对区块链技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引言: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应用范畴逐渐拓展,其所具备的不可逆特征/可追溯特征以及公开性特征,已经逐步在各个领域实现深度运用,其呈现出的信息价值可以为行业发展提供更为完整的数据链服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及实践,也进一步深化了技术特征。通过数据去中心化服务,保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规范性。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系统建设形式而言,区块链技术与数据服务的精准对接,可以对社保系统内各类数据进行溯源处理,保证数据信息传输的时效性,进而令社保系统成为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场景之一。本文则是针对区块链技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一、区块链技术特征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最明显的应用领域为数字货币,通过对时间顺序进行记录与罗列,保证每一类数据中可以精准阐释出网络结构内的信息交易形式,然后通过数据不可逆以及去中心化特征,对整个数据块进行真实性确定,以此来形成一个网络视域下的数据精准记录载体。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区块链技术所具备的开放性特征可以对网络视域下的每一个计算机设备提供一个区块链节点,通过共识机制进行全域化的管理,且不同区块节点之间不存在关联影响,即为某一区块链节点失效时,其他区块链节点以及整个区块链系统仍将维系正常工作。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以分布式存储结构为主,对于设备及平台的依赖性较低,系统的运行及维护需要通过各个区块链节点进行数据处理,其本身所具备的去中心化模式,不再将整个节点处理模式集中在集成系统中,而是通过各个节点之间的平等属性价值进行分化,进而提高数据运行质量。区块链技术的不可逆特征,去中心化存储功能上,区块链技术的存储特征定义为永久性,其具备的功能属性是将整个存储节点运作后的信息进行单向化存储,后续区块链节点在对数据进行更改时,是被整个系统界定为无效操作的,此类技术特征令整个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及实现时具备更高的可靠性。
二、区块链技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业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针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通过计算机设备以及终端集成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人力资源的投入,增强数据信息传输质量,规避工作过程中各类问题的产生几率。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下,则是进一步深化数据应用特征,打造出智慧人社体系,通过互联网及物联网,保证数据信息服务的精准性。
(一)电子档案系统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溯源性特点与不可逆特点,对电子档案内部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确保人员信息与数据信息之间的对接性,令每一个人员的档案记录存储与存储具备真实性特点,避免出现后期违法篡改个人信息的问题。
(二)信用评价系统
信用评价系统的实现是将整个数据信息与系统平台进行关联,通过可溯源的数据服务属性,将人员信息与整个社会就业保障体系进行管理,例如人员数据信息、人员就业信息、社会保障信息等,通过一体化评价机制的建设,保证每一类信息服务在不同领域间可以实现共享化传输,且可以针对此类数据进行溯源处理及时追踪到个人,提高信用评价质量。
(三)身份认证系统
人们在登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时,需要进行信息身份验证,获取自身操作权限,区块链技术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则是搭载外部识别载体,例如生物虹膜、脸部识别以及指纹识别、密码识别等,将用户信息中所涉猎的到的各类数据在存储区域内进行关联,进而获取相应的数据服务,在系统认证过程中整个操控体系的实现,需要针对人员进行不可逆的数据认证,保证人们身份的一致性。
(三)个人支付系統
个人支付系统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关键点,因为在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下,整个支付系统的网络操作,可以真正实现网络层面的一体化操控,降低操作难度,从而提高实际运转效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则是进一步深化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其类似于数字货币的运作特征,通过与金融业务的关联,保证各位参保人员在进行账户支付时,可以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支付模式进行参保,有效提高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避免用户信息产生损失。
(四)防伪系统
防伪系统的应用与实现则是针对现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中各类证书进行验证处理,通过不可篡改性以及共享性传输模式,有效打破传统资格证书验证单一渠道固化的风险,规避证书伪造的问题,可以真正实现网络视域下,跨部门、跨地区的验证,提高防伪能力,对人员信息进行合法规范查证。
结语:
综上所述,区块链技术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应用,深化数据信息的应用价值,在不可逆、可追溯功能的实现下,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效能,增强数据服务与机构管理的对接性,令机构部门全方位了解到民众的诉求,为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宋扬.“智慧人社”对当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影响[J].经济管理文摘,2021(17):107-108.
[2]陈云云.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21(17):47-48.
[3]雷燕.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21(24):128-129.
作者简介:张辉,出生年月:1975-10-6,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鸡西市,所在院校: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 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及市场营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