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立意实践研究

2021-11-18首杰雄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6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首杰雄

摘要:目前,国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体现在重视学生成绩上,还开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此,“核心素养”也逐渐引起家长们的重视。高中历史学科教学活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面临着挑战,如何顺应教学改革潮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教学立意

历史核心素养主要分为五大方面。一是时空观念,主要是联系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观念,在高中历史学科中,该观念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方式来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而利用时间与空间要素来构建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从而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地考察;二是史料实证,这要求学生树立求真务求的求学态度,对待历史事件要建立在真实可信的证据资料基础上;三是历史理解,要求学生在对历史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融入情感因素,结合理性与感性来客观对待历史;四是历史解释,要求学生借助史料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与评判;五是历史价值观,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结合对历史事件的判断来提炼出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

1.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历史核心素养是从基础学科素养中衍生出来的,它不仅仅与历史学科的特性相契合,还满足了社会需求和历史学科课程目标的共性。高中历史教师在历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应当将核心素养渗透其中,这样不但可以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功底,还能大大地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当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标准对此也有所更新。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的历史理论知识内容之外,还应当进一步教导学生如何观察、思考历史事件的各个方面,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考能力。单单就从历史核心素养的实质来看,它与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辩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息息相关。对此,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了,其对于历史的学习理解能力自然更上一层楼了。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当下素质教育发展的核心要求,这一要求直接将原本在教育中处于末端的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地位在教育工作中大幅提升,几近与文化学科的地位同等高下了。同样,也使得地理、历史这种学科地位得以提升。另外,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可以明显地在历史学科成绩方面展现出来,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创造力与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这些基本能力还可以反过头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历史课堂知识,同时也可以将其整合运用于其他学科中去。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从而进一步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此外,它还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也会有所帮助。

二、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立意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讲究在“情”与“境”二字之上,若是单纯地将这二字综合成一个整体来看就仅仅指代一个空间范围层面上的场景概念;但是若把这二字分开,那它们指代的就是情感与场景的有机整体。这里所说的情境便是指后者的含义。一个恰合时宜的情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所列举的事例,以及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教材中有很多的事例大多是学生没有见过或亲身经历过的,对此,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所讲述的情形,我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创设相关情境来帮助学生还原其所述的画面,从而有助于刺激学生对此作出真实的反应。

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重要历史事件时,就可以借助创设相关的情境来增强学生感受与理解。在课前,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上丰富的音频资源,搜寻与相关历史事件有关的视频资源,激发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真实情感,有助于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更真切地感受历史人物的行为意图。学生們观看完之后,教师可以慢慢地向学生们讲解教材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深化,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对教材知识内容有一个很好地把握,还能够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使其学到的知识不止是浅显的内容。总而言之,借助情境的创设开展教学活动是目前很受诸位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历史教师也应当注意到该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所在,并将其应用在其教学活动中。

2.设计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

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过程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可以彼此促进。翻看高中历史学科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的讨论活动内容,它们都是建立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并借此来深化和延伸教学内容。活动内容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内容来深刻地分析、思考问题,在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3.采取有效的课堂提问

有效的提问是讲究技巧的。要想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还应当重视学生应用历史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解题技能、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对此,教师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一方面需要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问题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结合问题巩固学习知识点。

一般来说,提问的问题应当具备四个特点:一是趣味性,我们在设计问题时应当将其与课本知识的趣味性相融合,寓趣于问,以此吸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明确性,一个有效的问题应当具有明确的方向,可以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循着教师的规划进行;三是层次性,教师在构建问题是应当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依据学生思维逻辑的顺序将问题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层层递进;四是技巧性,将问题提问在学生迷惑之处,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焦点进行思维的碰撞,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

四、结束语

综合来看,高中的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个人思考分析问题能力,同时对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相关的历史教学活动时还应当重视自身的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及各种有效教学方式的使用。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累教学经验,还应经常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探讨更佳的教学方式,如此才可以帮助高中生培养健康、正确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小燕.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J].求学,2021(36):67-68.

[2]向丽.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6):86-87.

[3]王桃桃.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探究[J].天津教育,2021(24):52-53.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