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改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2021-11-18黄亚茹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6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黄亚茹

摘要:新课程改革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列入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并明确了高中化学教学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理解核心素养内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就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来调整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内容,最终带领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健全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在我国教学工作走上改革道路的过程中,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人们逐渐的开始意识到,良好素质教育工作对于学生后期成长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逐渐开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成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才。所以高中阶段化学课堂也是如此,还需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课堂教育工作的优势,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1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

在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全面反映出基本学科育人的要求。通过学习化学,健全了学生的健康的品格,提高了综合能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集中体现在社会责任和社会精神、转变思想和平衡观念、科学探索和创新观念、推理证据和认知模型、宏观判断和微观探寻等方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

2 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措施

2.1 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宏观辨别能力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内容复杂多样并且包含众多的知识点,在教学当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把化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以更好的促进人们生活的健康发展。对此,老师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及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宏观辨别的能力。启发学生在化学逻辑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程度,从而使学生知识记忆更加牢固。教师要把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然后整理合并到一块,寻找出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精准快速的了解知识点并扩展知识面。经过了解物质结构,分析物质化学性质的变化,帮助学生有效的區分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以此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化学思维。学生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物质,能更好的了解了物质的本质,有效的分析了原子与分子之间的结构,从而全面的掌握了物质的表面现象与形态变化,增强了学生的宏微识别能力。例如,在课堂上学习与晶体相连的知识时,通过对金刚石、C60、石墨等物质进行对比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首先将这些物质的微观构造利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展现,学生通过多媒体更加直观的掌握了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之间的特征,了解了物质的结构与区别,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记忆能力。其次。通过对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对比,促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两者之间硬度、沸点和熔点的区别。在学生全面掌握这两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以后,还要对两种物质进行化学分析。教师首先从键上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微观认识能力,让学生更好的认识键的规律。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还可以运用分组讨论的方法,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记忆水平,加速知识点的迁移,有效的提高了化学核心素养的宏微辨识能力。

2.2 发挥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要不断的向学生渗透观念的变化,经过变化观念的灌输,能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平衡思想,更好的掌握物质的运动及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完成知识点的迁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效的融入对立统一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思想,促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化学反应平衡,充分了解与掌握了物质的量变以及平衡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与归纳,深入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及反应条件。在教学当中,教师还要启发学生有效的掌握能量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的实现,了解化学反应的动态平衡过程,促使学生对化学反应问题的深入分析。例如,在进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化学实验的方法开展演示性的教学活动,根据水的导电性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并通过实验进行细致观察。教师要给学生讲解电离知识,向水中加入不同的酸碱溶液,当酸碱溶液的量到达一定的程度时,要细致的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变化。促使学生对电离的方法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动态平衡原理,通过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以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进行化学实验,全面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验室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探索能力与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迁移,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总结的能力的提高。根据学生的不同想法,对实验方法提出相关的意见,通过开展进一步的实验,增强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并循序渐进的加以验证,使学生探索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有关氯元素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氯气的漂白作用。能否将带有颜色的布料染成白色?如果能达到漂白的效果,还需要有哪些条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进行小组之间的辩论,让学生们充分进行自主探究的。根据讨论的结果,教师再进行演示性的实验,对学生讨论的结果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帮助学生深入探究和分析氯气漂白的原理。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实验,更能加深对氯气知识的了解。在实验的过程中国,即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将核心素养内涵融入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了国家、社会重视实现的一项任务。作为任课教师,不仅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还需要认识到核心素养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观念,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营造课堂氛围、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自身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丽丹.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改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高考,2021(15):57-58.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