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2021-11-18刘华伟李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36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刘华伟 李伟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我国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成为社会上各个领域所关注的关键点。初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在五个方面,分别是: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文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具体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进行深度探讨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一、历史核心素养的含义解读

根据我国社会上各个领域实际用人需求,提出了初中历史的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在五个方面,其中:历史地理观念和历史时序观念指的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是对史料的辨析,重现历史运用真实史料的方法;唯物史观主要是指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历史解释指的是对历史事物的一些解析和阐述,主要是一种思维活动;家国情怀指的是对国家的一种认同。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站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培养学生能力。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之中,教师会对学生历史考试的分数过分关注,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授课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体验,也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低,也无法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与历史情感,无法真正地做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仅仅是为了应试教育而学习。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国家教育部对历史学科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全方面协调发展,进而为了国家与社会储备,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三、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1.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育,教师认识不深刻

要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全方面协调培养,首先就需要教师对核心素养教育有足够的认知,师殷在新课改背景之下的教育要求,同时根据教育内容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的历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在实际的教学模式之中,通常情况下,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够深刻,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课堂中大部分时间是学生用来背诵,进而也没有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与时空观,这样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发挥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来进行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使学习不再是为考试而进行,只有这样在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习的意义。但是目前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不愿意跟随教师教学的脚步,只是单纯的对历史知识进行记忆,应对考试。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因素是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僵化,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足够发挥的空间。

四、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1.以情景教学的模式,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素养

在初中历史课堂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节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情景,借助情景教学,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特殊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环境之中,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更完善的理解,例如,在《贞观之治》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将这一部分的资料以视频的形式在课堂之内播放,紧接着教师结合视频内容的资料,向学生讲解本节课的重要知识,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相互讨论本节课的重要知识,让学生置身于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答疑的模式进行授课。

2.设立课堂主题,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教师应该明白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则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针对于授课内容可以适当的创立主题探索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可以对相关的渠道进行搜集与甄选,在学生进行甄选的这一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蒸汽时代的到来》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主题,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划分,让学生自主地去搜集史料,并且根据搜集与甄选的信息来思考并探索其中的意义,问题可以是:瓦特在工业革命中做了怎样的贡献?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的发明是什么?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也对工业第二次革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提出了自己更加新颖的观点。

3.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

时间与空间构成了整体的历史发展,如果想要全面地学习并且掌握历史的发展,就需要对时间和空间这两方面有所了解,并且将这两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才能重现历史。呈现历史的变化和延续历史地图是一个有效的辅助工具。例如,《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这一课程,在教师进行这一部分课程内容教育的时候,在学生的脑海之中根本没有一个具体的地点概念,也无法与现代的各个地点产生联系,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展现出汉代地图同时与现代地图进行对比,让每个同学共同寻找丝绸之路必经的地点。

总结根据上文所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也是一个长期并持久的过程,初中历史教师也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为国家栋梁的责任,教师也需要在不断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响应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尝试创新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方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志贵.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初探.中国农村教育 000.018(2019):P.94-94.

[2]林立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000.012(2019):51.

作者簡介:一作:刘华伟(1972.11-),女,汉族,河南西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二作:李伟(1976.01-),男,汉族,河南西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