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构建研究
2021-11-18刘芮伶
刘芮伶
摘要: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是我国在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下防止事故发生的积极探索和重要手段,双重预防机制机理的本质是有效的风险控制。为给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构建与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从固有风险和现实风险角度研究双重预防机制的科学机理,并基于系统建模理论和方法,分析归纳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设计的七大要素。然后,以有效的风险控制为核心,利用霍尔三维模型及应用RBS理论与方法,并融合一系列科学、有效、实用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构建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模型,以指导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构建工作。
关键词: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事故隐患;RBS理论;霍尔模型
1研究基础
1.1双重预防机制介绍2016年10月,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中提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意见》强调了企业要着力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政府要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的监管体系。其中关于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要求:①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对企业安全生产涉及的人员行为、设备设施、环境因素和管理制度等风险进行全面、系统辨识,并要求持续完善、更新;②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采用风险分级评价方法,综合考虑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事故原因等各种因素,确定安全风险的类别和等级;③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企业要根据风险的类别和等级,采取相应的工程、管理、教育等措施,對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分级控制;④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为确保作业人员都知晓、掌握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中涉及的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企业应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管控和应急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⑤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结合企业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细化排查的人员、内容和频次。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形成责任明确、全员参与、自主排查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2 RBS理论基于风险的监管理论(RiskBasedSupervision,RBS),是基于安全本质规律的监管方式形成的科学理论,相较迫于事故教训的工作方式和依据法律法规的工作方式有着本质区别。RBS方法以风险管理理论作为基本理论,结合安全风险定性分级、定量评价,要求以风险分级水平为依据,实施科学的分类、分级监管。因此,风险监管措施与监管对象的风险分级相匹配(匹配监管原理)是RBS的本质特征。在安全生产监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用RBS方法和理论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应用分级性—基于风险评价分级的分类监管,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依据RBS理论,在企业双重预防体系中设计了基于风险等级的企业关注层级,以达到分级监管的目的,提高安全监管的效能。
2双重预防机制机理
按存在状态,风险可分为固有风险和现实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危险源本身客观固有的风险,其大小取决于危险源的能级、量级等。风险分级管控通过对危险源固有风险的全面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分级和风险控制,降低危险有害因素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后的风险称为现实风险,风险分级管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固有风险的有效控制,得到可接受的现实风险。
隐患是风险管控措施的失效或减弱,隐患增大现实风险。隐患的产生使安全措施的安全防护功能下降,现实风险增大。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对事故隐患的排查、评估、报告、治理和验收等持续改进的闭环管理,彻底消除隐患,实现对风险控制措施的修复和补充。所以,隐患排查治理是以消除隐患为手段,最终目标是将因为隐患增大的现实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实现现实风险的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风险分级管控的对象是危险源,目的是降低固有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对象是事故隐患,目的是降低现实风险。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的本质核心是有效的风险控制,目的是把现实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状态,即安全状态。构建有效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企业安全生产现实风险可长期稳定在可接受水平以下。
3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模型
3.1 企业双重预防体系设计的逻辑过程双重预防机制机理研究中得出结论,即双重预防机制本质核心是有效的风险控制。基于此,把有效的风险控制作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运行的内在结合点,这是体系模型设计的重要依据。绘制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运行图。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系统建模的理论与方法,按照提出系统目标、梳理系统要素、优化系统关系的逻辑过程进行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模型设计。对于系统要素和系统关系,从系统思想、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的3个不同层次的方法论进行考虑。应用系统思想在系统中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明确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科学理念与理论;利用系统分析理论方法,确定企业双重预防体系结构,包括组织、过程、对象、方法和工具等;借助系统工程方法论,综合梳理双重预防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理念要素、理论要素、组织要素、过程要素、对象要素、方法要素、工具要素。
3.2 体系建立基于霍尔三维结构,遵循企业双重预防体系设计的逻辑过程,构建企业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模型。该体系模型体现了双重预防机制的本质是风险控制这一核心理念和RBS-基于风险的监管理论,融合了一整套科学、有效、实用的双重预防机制管理方法和工具,分为风险分级管控工程和隐患排查治理工程两大体系模块。其中,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双重预防体系的主体,三维要素分别为关注层级、管控对象、运行流程;隐患排查治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修复和补充,包括①通过隐患排查发现风险控制失效或弱化;②通过隐患治理恢复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三维要素分别为关注层级、查治对象、运行流程。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方法和工具,分为风险分级管控工程和隐患排查治理工程两大体系模块。其中,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双重预防体系的主体,三维要素分别为关注层级、管控对象、运行流程;隐患排查治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修复和补充,包括①通过隐患排查发现风险控制失效或弱化;②通过隐患治理恢复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三维要素分别为关注层级、查治对象、运行流程。
4结论
本文从双重预防机制科学机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构建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最后,根据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特点和需要,提出了一个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模型。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分析归纳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体系构建的七大要素,即理念要素、理论要素、组织要素、过程要素、对象要素、方法要素、工具要素。(2)利用霍尔三维结构,构建了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模型。该体系模型体现了双重预防机制的本质是风险控制这一核心理念和RBS-基于风险的监管理论,分为风险分级管控工程和隐患排查治理工程两大体系模块。其中,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双重预防体系的主体,隐患排查治理是对风险控制措施的修复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