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公共外交研究
2021-11-18赵宁
赵宁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与我国外交活动相关联,其自身作为联系各个国家之间联系与交流的纽带,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下,我国的外交活动也取得较大的成就和进展,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国家需要对于公共外交活动加以关注和重视,从根源上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样才能帮助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公共外交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发展措施,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公共外交
引言
“一带一路”是我国开展公共外交行动的纲领和指南,同样也是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建设新格局的重要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需要让其他国家了解国内实行的方针和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因此国家政府需要努力配合公共外交工作的开展,保证“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这样才能使得中国提升自身的国家话语权,优化我国在世界上的国家形象。在此基础上需要丰富公共外交的手段,尽力的弥补传统外交的缺陷和漏洞,使得国家变得更加的多元化和灵活化,逐渐的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流和沟通,为后续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1“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和任务
1.1短期目标
“一带一路”的开展和实施涉及到很多的国家和地区,是一项具有一定战略性、系统性的工程。因此我国政府需要让各个地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参与到建设中,并且需要消除一些地区对于“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建设的误解和猜疑,从根源上提升“一带一路”的接纳度和认同度,这样才能推动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逐渐的实现全球经济稳步增长,打造合作共赢的局面[1]。
除此之外,我国还需要加大特色产品的生产力度,为世界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产品,使得各个国家都能够购买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使得中华文化可以延伸到各个地方,让其他国家对于中华文化有着初步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快速的实现公共外交目标。
1.2中期目标
由于每个国家自身的文化和政治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人民群众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也同样存在着差距,这些差距和差异使得人们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产生激发效应,容易引发公众间的隔阂和对抗。就现阶段“一带一路”的发展而言,有很多社会群众以及企业对于“一带一路”保持着观望的态度,不支持也不反对“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2]。甚至还有一些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建设持有怀疑的态度,对于中国的发展缺乏信心,这样一来不仅会阻碍和制约“一带一路”在中国的开展和实施,同样也会使得中国的信誉受到影响。因此,中国需要快速的实现中期目标,消除其他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偏见和质疑,例如:(1)中国可以通过传播丝路文化,让更多国家了解中华文化。(2)弘扬丝路精神,尽量的弥补文化裂痕和文化分歧,有效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3长期目标
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每个国家想要在激烈的经济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紧跟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平稳的运行。中国的快速崛起同样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因此国家需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邻近的国家开展合作和交流,共同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让各个国家之间互相带动对方的经济产业,实现共同利益。这样一来不仅让每个国家意识到“一带一路”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还可以让每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国共同塑造“共体意识”,缓解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的矛盾和问题[3]。
2“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面临的问题
2.1文化存在差异
凡是“一带一路”经过或者途径的国家,这些国家几乎聚集了世界所有类型的宗教文化,由于不同类型的宗教文化代表着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众,在宗教文化发展中很有可能会产生宗教风险,以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在日常的公共外交中,国家还需要针对“一带一路”经过或者途径的国家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思想理念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与宗教团体的交流和沟通,实时关注宗教组织以及相关社会关系。
2.2公共外交人才稀缺
人才培养结构较为单一,使得一些公共外交人才不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目前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的过程中,由于公共外交人才的缺失,加上涉及到的语言种类较为丰富,导致国家不能及时的与其他国家开展交流和沟通。由此可见,掌握多元化的语言才是打开对方国情、民情、社情的“钥匙”,这样才能让每个国家的社会群众感受到温暖,从而促进合作和发展。
2.3尚未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虽然很多政府明确理论知识自身的重要性质和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政府尚未知晓自身的职责所在,对于一些理论知識与实践问题更是缺少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公共外交活动陷入误区,例如:政府不能区分公共外交活动和一般外交活动,并不知道在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时需要执行和遵守哪些政策,同样也不能及时的处理其中存在的问题。
3“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
3.1主题形象策略
在国家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时,每个国家都需要设计出具有其自身特色的、辨识度较高的主题信息和数据,这样才能给国家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此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除了需要设定相应的主题内容,还应该采用标志、符号、图案等等,让其他国家清晰的了解到自己国家的文化,例如:法国会将埃菲尔铁塔作为主题图案、英国会将金狮和伦敦桥作为主题图案等等。
因此国家在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时,需要将“一带一路”作为外交主题,利用商旅驼队作为联系东西方友好交流的象征,以此凸显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形象,在此基础上需要借助网络资源,增进国际公众对于中国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和建设。除此之外,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邀请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知名人士”、“优秀明星”等等,让其在国际的舞台上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利用自己的形象促进不同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帮助社会公众消除偏见,提升本国形象和知名度。并且“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活动的主体是中国企业,需要让企业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突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品牌优势,让越来越多的国家知晓中国文化。
3.2信息传播策略
国家需要通过向其他国家传递信息塑造自身的形象,因此在开展外交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选择一些较为重要的信息和数据,增进“一带一路”传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此基础上针对“一带一路”内容进行创新。在公共外交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尽量的削弱一些带有政治色彩和信息和数据,简化传播的内容,让社会群众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的知晓传播的内容,利用一些较为真实的案例、情节精准的描述“一带一路”相关信息和数据,可以让其他国家置身其中,体会到中华文化带给他们的魅力和美感。除此之外,国家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广播、电视等媒介,宣传“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让跟多的社会群众知晓和了解“一带一路”[4]。
3.3互联网营销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时代正在逐渐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借助自己手中的电子设备查阅和浏览相关信息和数据,并且在互联网中发表自己真实的看法和内心感受,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通过微博、微信、BBS、网络聊天室、社交平台不仅可以增加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样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获取公众的信任。因此在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过程中,“一带一路”也要借助网络力量开展网络公关,一方面为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系统的消息和数据,利用网络力量将信息传递到其他国家,保证社会公众在检索“一带一路”时出现的信息和数据可以全部被接收。另一方面要针对域外国公众的不同需求和需要,完善传播的途径方式,这样才能与其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以此建立合作友好关系[5]。
除此之外,国家还需要通过互联网营销宣传品牌,在公共外交活动中引入品牌,是因为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名誉和形象,以此获得社会公众的喜爱和青睐,将中国自身作为一个品牌进行传播和宣传,可以使得“一带一路”活动提升自身在国际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4人才交流策略
人才是开展公共外交的主体,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将会直接决定公共外交的整体工作水平,为了有效的提高外交活动的整体发展水平,首先,国家需要为其开设专门的培训机构,让他们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且要求每位人才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和学习与外交活动相符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其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专业型、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掌握多国语言和文化。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增加跨校交流互动,实现信息共享,为每一位人才提供与公共外交人才交流的机会,让高校学生了解到最新的外交动态和信息。最后,需要加强汉语的推广力度,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让人才掌握相应的语文技能,还需要让其充分的了解中华文化,这样一来各大高校可以通过留学生交换、学术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跨国文化交流。高校还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进行人才培训,让人才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从专业技能、国家文化知识、跨国交流文化等方面进行培训,让其可以在“一带一路”中发挥自己更多的价值,从根源上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最后,高校还可以借鉴一些外国经验,从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选择与实际外交情况相符合的内容,鼓励人才去其他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以此推动人才的建设。
3.5完善公共外交评估体系
我国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成就,获取了经验,但是我国的公共外交评价体系还尚未完善,因此国家在建立公共外交评估体系时想,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学习其他国家开展公共外交的经验,相关人员需要明确“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和内容,查找相关信息和数据,记录公共外交开展额频率、范围等等,以此提升自身的公共外交水平和能力。(2)充分的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针对外交平台发布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评估和预测,在此基础上针对相关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从中判断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趋势,找寻其中存在的规律,从而正确的引导“一带一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结束语
通过上述针对“一带一路”在中国外交活动中的应用和建设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解读,可以从现阶段“一带一路”的发展和建设中找寻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的进行整改和优化。在此基础上需要可以转变和丰富自身的外交方式,让更多的社会群众接受中国文化,消除自身对于文化的偏见和误解,以此从根源上提升自身的外交水平和能力,为后续开展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更好的推进公共外交活动的发展,让“一带一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马玉梅,高梦琦.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综述[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02:71-76.
[2]赵新利,谢斯予.2019年中国公共外交研究综述[J].公共外交季刊,2019,04:32-39+123.
[3]田立加,高英彤.中国公共外交中“多元互动”的推进机制构建研究[J].廣西社会科学,2020,06:38-45.
[4]于美娜.论“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03:159-164.
[5]曾睿.柯银斌:通过“一带一路”使西部更加开放[J].重庆与世界,2017,0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