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构建
2021-11-18陈显峰
陈显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点改革目标。物理学科作为高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科之一。是一门集逻辑思维、计算能力、实践运用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充分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新目标,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让高中生掌握物基础物理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基于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对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进行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必须注重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它对于物理学科价值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物理教师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与育人理念紧密结合,将物理学科优势充分利用到课堂教学中,巧妙融合创新的思维方法以及真实的历史科学精神等内容,同时,教师还应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物理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提升。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概念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随着时间的流逝,真正伴随学生一生发展并持续发挥作用的不是具体的物理学科知识,而是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学习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主要由“物理知识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态度与责任”等方面的要素构成。
二、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应试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几十年的教学主导思路,已经在当前我国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中根深蒂固,高中物理作为高考中的重要学科,最大限度上提升高中生在高考中的物理成绩成为了当前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仍然沿用传统的机械灌输式教学方式,秉承勤能补拙的教学思路,用大量的练习来固化物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大大增加了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过度的做题虽然能固化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记忆,却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基础较好的学生过度的做题会严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而影响学生对薄弱学科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水平提升。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高中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意义
(一)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发挥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生态课堂的构建,则能够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个性特點得到发挥。故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去构建适合学生成长学习的生态课堂,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物理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为以后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相关知识
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浅程度,很多学生之所以没能很好的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就是因为教师的授课方式太过单一,授课氛围也较为枯燥。而生态课堂的构建,则能够使原本枯燥的课程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能够彻底的投入课堂并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故高中物理教师要想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相关知识,就必须要构建相关的生态课堂。
四、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路径
(一)基于核心素养构建生活化高中物理课堂
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课堂中,单纯的为学生机械式灌输物理概念以及永远记不完的物理公式,无法提升高中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致,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亦单纯的成为一句口号,根本无法付诸实践。物理学科本身就是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现象用学术思维进行诠释,在我们的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物理教育工作者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积极发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将生涩的物理知识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进行诠释,可有效加深高中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利用相关的物理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是物理学科的基础。而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验课时,可以巧妙地借助物理实验去构建生态课堂,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更好的吸收相关知识。例如:在进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这一章节学习时,物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做“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去探究知识并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接下来需要学习的知识。若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注重相关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让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践,那么学生在面对那些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就会觉得难以理解,以至于最终的物理成绩并不理想。故高中物理教师在构建生态课堂时,一定要注意多开展相关实验。
(三)通过有效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高中物理不仅具有抽象性这一特点,同时它还具体科学性和探究性。故教师在构建高中物理生态课堂时,定要结合上述所述的三点去构建。教师可以根据相关课程内容让学生去进行合作探究,通过有效的、具有探究性的交流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展开积极的讨论,让学生对同一事物发表不同的看法,并在最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感情,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讨论这一过程,懂得应该如何进行独立思考、如何才能做到不被别人的意见影响以及如何尊重他人和参考他人的意见。总之,通过有效沟通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是教师在构建高中生态课堂时需注意的一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优质高效的物理课堂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是当前基础教育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精准设定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把握课堂教学效果,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为打造优质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指出理论探索和实践突破的方向和思路,打造具有特色的优质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瑞常.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6(19).
[2]黎国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
[3] 张鹏.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