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班级管理,创新道德教育

2021-11-18刘晓敏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1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刘晓敏

摘要:小学阶段是决定学生人格发展以及其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德育教育也是教学课程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有着直观的积极性联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班主任需重视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班级管理;道德教育;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269

引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每日接触时间最多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基于以上情况,班主任需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差异,找到最为符合学生特点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功能,重视自身的引导作用,扮演好传道者与解惑者的双重角色,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融入德育教育,优化班级管理工作。

1.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现状

1.1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随着社会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小学课堂的德育教育在管理体系、教育管理方式等多个方面都面临着全新的难点与挑战。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生迫于应试成绩的压力也会忽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忽略其强大的德育功能,长此以往,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容易造成小学课堂整体教学结构的“千篇一律”,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質水平的培养方案也逐渐暴露出不足与欠缺之处。

学生德育教育内容的缺乏必然会使学生在个人能力与道德品质方面有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之处,德育教育的边缘化也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极容易突出适应性与创造性差等方面缺点,在知识层面中的知识构成并不合理,不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与灵活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难以提升自学生的意志力,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方向。

1.2管理模式落后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课堂,一般来说只注重与学生相关知识的传授,管理模式较为落后,无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对学生评价的好坏也单纯取决于其所能掌握知识的丰富程度,忽视学生心理以及精神层次上获取知识的价值性,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视。

为此,小学课堂的德育教育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改革空间,班主任需打破单一模式的教学框架,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来改变其老旧的教学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转变学生的评价模式,开展技能实践训练,重视小学课堂的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优化教学管理模式,引导学生走向积极正确的道路。

1.3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学课堂的德育教育正逐步转化为教学理念,如注重学生心理素质与意志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的提升,有效完成这一系列转变的前提条件,是德育工作的教学理念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而做出的一系列调整措施,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确保课堂德育工作的教学成果,使德育工作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效益。

2.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2.1选择合适内容

班主任在小学课堂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应注重不同学生个人能力与思维特点以及学习基础的差异性,设定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做好每位学生的基础能力调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去设置较以往更符合其个人能力的德育教育方式,通过不同的课程锻炼学生不同的个人能力,争取为每个学生创造最适合自身的学习环境与教学计划,使其与德育工作的教学进度契合度较高,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德育教育中都学有所获。

同时,班主任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要与学校的整体德育教育课程互相配合,共同进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行为习惯,使学生的忍耐力与意志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做到有始有终,形成自身独特的优秀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

2.2强化实践教学

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小学课堂的德育教育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班主任需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找到德育教育的结合点,针对性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同时,班主任也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其有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德育工作的不断优化。

与此同时,学校应积极开设学科综合的德育教育实验研讨,使小学教学与德育教育观念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具有较高的思想性。

2.3渗透德育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德育教学成果,班主任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与步骤,按照不同的内容来制定教学大纲,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重视备课及相关设计,明确小学课程所含有的德育教育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德育教育更好的渗透进小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已成为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班主任对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性,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德育教育更加顺应时代发展,班主任需充分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在教学工作中融入德育因素,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从而保证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戎伟宾.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学周刊,2021(06):165-166.

[2]王世晓. 浅谈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 文学教育(下),2020(09):161-162.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