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2021-11-18王珍燕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1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王珍燕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成为广大教师所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品德修养的教育外,更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才会动脑,才能够善于探究问题,才能勇于投入到未知领域中探索,他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基于此,本文将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207

1 通过合适的问题启发科学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一个合适的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展开思考,使其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案设计时,合理设置问题,充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和训练。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能量流动的概念,弄清楚摄入量与同化量、粪便量的关系,同时也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植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是动物的同化量还是植物的同化量?”“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有哪些去路?”“暂时未被利用的能量,最终是否都将流向分解者?”……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深入学习,进而掌握本节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更加高效地吸收新知识,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 借助实验教学活跃科学思维

生物学科如同物理化学学科一样,都要通过实验教学来体验,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从抽象转化为直观想象,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联想,更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实验教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时代迅猛发展,多媒体已经步入了课堂教学,无疑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实验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从实物实验转化为多媒体实验教学了,这样一来,极大地节省了教学时间,也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能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观察事物。比如,在教《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课的时候,教师用多媒体对这节的内容——红细胞吸水和失水进行了实验,通过视频实验进行原理分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植物与动物它们的细胞在吸水与失水上有什么不同?它们的细胞内环境有什么区别?学生回憶所看到的视频实验,对问题脉络也比较清晰,当然对他们的回答也要进行肯定和点评,并且及时纠正误差。为了拓展知识及应用,采取了六环节教学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进行了讨论交流,再加上有序的训练,进而收获了非常好的效果。

3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而思则源于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出组织引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的开展互动交流,在思维碰撞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问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勤于思考,使学生在丰富的思维活动中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既能够增强高中生物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精神满足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学习“细胞器一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课时,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充满悬念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大胆质疑,积极的展开问题探究。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将萝卜放在水中重量有可能会减少吗?利题展开问题思考和探索,进而结合本节的知识内容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用问题来启发问题,是培养学生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来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展开思考和探究。同时,若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当学生有了错误的回答,也不能批评、挖苦和打击,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和联想,教师要尽全力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始终能够处于活跃的状态之中。

4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科学思维

分析综合能力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局部,并分别进行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与分析相反,是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例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析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和同事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后,让学生总结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再让学生分析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RNA也可以是遗传物质”,综合所有的实验结果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读书就是要经历把“薄书读厚,再把厚书读薄”的过程。“薄书读厚”就是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查证、补充;厚书读薄就是要将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理顺,对整个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由此可见,读书的过程首先是对部分或局部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之上再从整体上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为了高效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我们可以按照新课程理念来设计课堂教学——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来讲解分析。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便学生分析得不到位、总结得不够完整,但是学生的思维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训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作,也是广大教师时刻都要研究的教学问题。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从更广的范围去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善于思考,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及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使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使他们善于思考,善于动脑。

参考文献

[1]徐志远.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95-96.

[2]华秋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7):153-154.

[3]吴冬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36-37.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思维能力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