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让律动贯穿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2021-11-18朱萍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1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意义教学方法

朱萍

摘要: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我们一直将学生们的快乐作为我们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感染喜欢上音乐课,给他们带来欢乐和对未来的希望,而律动的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不应该忽视,教师要指导学生去体会音乐所表达的真情实感,用身体来展现出音乐表现的节奏,让孩子们用心去感受音乐。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为载体,结合教师的亲身实践,对探究让律动贯穿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的这一论题进行一番详细的个人观点说明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律动贯穿;意义;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056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设计更高效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音乐的魅力,尤其要感受律动的变化,寻找其中的规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乐器,为学生提供有节奏的游戏,为学生进行多媒体的导入以及为学生构建演唱会的课堂,培养学生的乐感。

一、律动的含义以及掌握律动的意义

律动即音乐动作,即个体在音乐的伴奏下,依据音乐类型的不同,有规律的反复的做每一个动作或是一组动作,律动体现了音乐的类型、节拍、速度等性质。律动”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有效“动”的重要方法之一――“律动”教学可赋予学生活泼的个性、快活的心情和课堂活跃的气氛,小学生学习并掌握律动可以提升其乐感,感受韵律美,体会节奏的力度,学生在固定律动和即兴律动中可以增强自己的音乐素养,掌握相关的律动的心得体会,陶冶其情操,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致,活跃教学的氛围。

二、探究让律动贯穿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乐器,在演奏中提升律动感

小学音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乐器,让学生在亲自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感知律动和节奏。音乐课堂准备的乐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对于过难的乐器不好掌握,如果教师为学生准备比较难的乐器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增添心理负担。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如手鼓、手铃等简单的练习节奏的乐器,教师自身可以运用钢琴、吉他、手风琴等为学生进行伴奏,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多深入的体会。乐器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律动,律动即音乐动作,是指个体在音乐的伴奏下,依据音乐类型的不同,来有规律的反复的做每一个动作或是一组动作,律动体现了音乐的类型、节拍、速度等性质。律动”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有效“动”的重要方法之一――“律动”教学可赋予学生活泼的个性、快活的心情和课堂活跃的气氛,小学生学习并掌握律动可以提升其乐感,感受韵律美,体会节奏的力度,

(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节奏的游戏,在玩耍中提升律动感

节奏存在于很多环节中,我们要经常练习。音乐教师要打造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节奏感的游戏中提升自己的感知。游戏性音乐课堂更注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学生可以结成相关的学习小组进行游戏的完成,学生自由结组教师可以设计例如“歌词接龙”、“节奏练习”、“动手制作小乐器”的活动,学生在游戏的参与中提升了对于节奏的感知,培养了乐感。

(三)教师要为学生进行多媒体的导入,在感悟中提升律动感

运用多媒体、大屏幕,图片的展示、动画的播放还有影视剧的片段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小学音乐教师要在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设置教学情境,为学生播放律动很强的乐曲,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对律动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增强音乐鉴赏能力。 我们对教师是否成功的导入相关的知识,主要是看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如果说学生在导入知识之后感到好奇,表现非常热情和激动,并且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那么导入环节就起到了作用。

例如,在讲解朝鲜族《桔梗谣》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要为学生进行多媒体的导入。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大长今》主题曲,调动学生对朝鲜族的兴趣,然后播放《桔梗谣》的歌唱视频,我指导学生尝试学习朝鲜语“道拉基”,教师演奏乐器加以伴奏,然后教师播放朝鲜舞蹈《桔梗谣》,用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学生在视频中可以学跳几个简单动作,科技化的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有提升了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提升律动感。

(四)教师要为学生构建演唱化的课堂,在表演中提升律动感

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演唱会的课堂,只有将实践的趣味性活动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学生才会更好的感知歌曲的力量。小学音乐教师要构建合唱化的课堂,扩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在合唱的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节拍,为学生的演唱能力进行认真的指导,比如抢拍或者慢拍等行为都要避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音阶的练唱教学,即1-|2-|3-|4-|5-|6-|7-|1-||,完成整个发声的练习,提升律动感。教师范唱与方法指导就要教会学生演唱的技巧,指导学生保护好嗓子,科学练习唱歌,让学生感受到唱歌的快乐。

例如,在讲解《挂红灯》这一课的时候,笔者就要为学生构建演唱化的课堂。学生感受“二人台”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和民间说唱表演风格,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特色。教师运用欣赏、演唱、体验、律动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师要合理的构建课堂,从不同的方面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律动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更好的音樂素质和素养,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乐器,为学生提供有节奏的游戏,为学生进行多媒体的导入,为学生构建演唱化的课堂,发挥课堂的引导性,也要增强学生自身对于律动的感受和热爱。

参考文献

[1]陆蓉.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2(16):11-13.

[2]江帆. 让音乐律动心弦——探究小学音乐课堂中童声合唱教学的创新路径[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0:3.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意义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有意义的一天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