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1-11-18刘善品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1期
关键词:低段学生学习习惯计算能力

刘善品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低段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教师重点培养方向。小学生刚刚接触系统的数学学习,需要教师按部就班,先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打好基础,熟记公式,多做练习,养成验算习惯。本文将就小学数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方略进行讨论,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学习习惯;培养方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041

要想有效提高低段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味的枯燥式计算势必会令低年级小学生失去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练习形式上动动脑筋,提高数学运算的趣味性。针对不同学生,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用差异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和兴趣养成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教育,而应重视兴趣培养和习惯培养。待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起学习兴趣后,再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必将事半功倍。

1.1丰富习题形式,提升小学生的计算兴趣

小学生通常喜欢新鲜的习题形式,对枯燥的数学运算容易失去学习兴致。因此,教师应结合低年级学生兴趣特点,在习题形式设计上多动脑筋,维持学生的计算兴趣。比如,在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即可灵活设计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做比较数字大小的习题时,教师可以做一个彩色的>,由于这个符号可以掉转方向,因此,一个符号即能比较所有不等数字的大小。教师可以在不等号的底部贴上双面胶,让学生先比较黑板上两个数字的大小,然后选好不等号的方向,将其正确地贴在黑板上。小学生会觉得这是一种游戏,比在练习本上用笔写不等号有意思,会提升学习热情。再如,教师可以组织三人一组喊数游戏。三个学生走到前台,第一名学生喊出一个数,比如9,第二个学生要喊出一个比9小的数,比如6,第三个学生必须快速喊出两个数的差,即3,此组才算圆满地完成了当次学习任务。依次类推,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轮番喊数,然后计下总用时长。待各小组依次训练完成后,教师可以对比一下,看哪个小组总用时长最短,则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此种训练形式会提高课堂活跃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较长时间地集中在数学学习上。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提高训练效果。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以给每名学生发10元钱,然后用多媒体大屏幕呈现一些商品,并标出每种商品的售价。有的商品售价为5元8角,有的商品售价为3元4角。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10元钱买最多的商品,让学生设计出最佳方案。学生在完成此类问题时,不觉得是在学习数学,而觉得是在逛超市。此种训练形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渐渐爱上数学学习。同时,通过反复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会提到提高。

2让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还短,运算能力还不强,具体表现就是爱马虎。其实,爱马虎的本质就是计算能力差,只是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误以为计算错误是由于自己马虎,而不是不会做。为了克服这一弊病,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加减法互为验算关系。学生在做加法习题时,可以用减法来验证习题做得是否正确;同理,学生在做减法习题时,可以用加法来验证习题做得是否正确。比如,在计算24+61时,学生算得结果为85,不敢确定是否正确。此时,学生便可用85减去61,看是否得24。通过验算,学生可以确认85是正确答案。验算虽然会耽搁一些时间,不过,却相当于学生多算了一道题,还是值得的。

3训练学生口算

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种有效培养手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挑战,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比如,教师先让甲生口算10道数学题,计时为2分25秒。接下来,教师可以问其他学生:谁能用更短时间口算10道题?不服的学生会向甲生发起挑战。挑战如果失败了,下节课可以允许继续挑战。挑战如果成功了,该生升为擂主,可以接受后面同学的挑战。通过不断的挑战,擂主不断更换,会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率由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会提高上来。

4简便算法的探寻

许多数学习题不只具有一种算法,有的习题还可以借助简便算法提高运算速度。在每日的习题训练过程中,数学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简便算法,并鼓励学生不断探寻简便算法,提高解题的灵活度。比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有许多习题就可以用简便算法来计算。如,34-9-14,此题如果按顺序计算,先要算出34-9=25,再算25-14=11。由于第一步是退位减法,比较容易出错。如果运用简便算法,可以将原式变为34-14-9,这样,第一步很容易得出结果为20,再算20-9,就比较容易了。

总结: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需要多方施策。教师要活跃课堂氛围,让小学生树立起比、学、赶、超的意识。同时,教师还要提倡同学间互相帮助,讓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共同进步,提高全班的整体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结云.小学数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J].文渊(小学版),2019,(10):538.

[2] 张淑玲.小学数学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20,(23):71-72.

猜你喜欢

低段学生学习习惯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规范 合理 协同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