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经典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2021-11-18冯丽张莉丽吴海燕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1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语文素养

冯丽 张莉丽 吴海燕

摘要:国学经典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源头,人类文化的瑰宝,记录着民族基因中最高智慧。让小学生诵读经典不仅能陶冶孩子的情操,树立正确人生观还能增加他们的识字量,促进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校开展的诵读经典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将结合实际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诵读;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251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诵读国学经典则是依托“经典”,采用“诵读”方式,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内容和寓教于乐的形式,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组织和实施诵读经典活动,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意义

(1)诵读经典传承民族智慧,增强文化自信。

经典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读诵经典从儿童抓起,这对强大祖国、繁荣民族、造福人类而言,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

(2)国家对儿童诵读文化经典有明确要求。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明确指出:让少年儿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全国少工委、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国青少年服务中心等单位曾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小学、幼儿园开展儿童诵读经典活动。

(3)诵读经典是我国现行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性质与地位”时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首。《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些内容的出现,都说明引导学生大量诵读经典是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4)诵读经典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可见,加强古诗文的背诵是符合学生学习规律的。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5种感官学习中,视觉、听觉的学习最重要,而视、听觉组合对知识的记忆率远远高于视、听觉分别记忆之和,可见调动多感官学习意义很大。可见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将对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只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人的一生心灵最清澈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大量积累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汇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

三、小学生诵读经典与提升语文素养的联系

(1)对识字能力的提升。

识字教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的语文知识以及其他的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建立在识字的基础上。尤其是对小学低段组的学生而言,正是培养识字能力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学生记忆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孩子接触了大量汉字,这些汉字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出现,孩子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指书上对应的汉字,读了一段时间后渐渐就把汉字的音和形对应起来了,长此以往孩子的生字储备自然而然就增多了,识字能力自然而然增强。

(2)对写作能力的提升

诵读经典孩子们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阅读量自然会增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经典诵读的指导,学生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读中品味;就会达到强记博闻,厚积薄发,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品味,丰富底蕴的效果。开展多角度的、有创意的诵读,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把学生的诵读与写话、习作有效地结合起来,珍视孩子独特的阅读感受,当学生被文本内容感染之后,教师及时地进行煽情,激情欲溢之时,学生可说可写。学生通过诵读把经典的诗文篇章内化为自身的言语;把原文的思想融汇为自己的思想,达到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3、诵读经典可以提高记忆力、专注力

童年是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反复诵读,是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最为有效的手段。长期实践印证了,诵读经典古诗词可以让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显著提高。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指出儿童诵读经典能同时动用左右脑功能。根据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长2-5倍。如果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程度。记忆力、注意力的提高,也会相应地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如诺贝额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上初中的时候,利用两个暑假熟背《孟子》,当时诵读可谓是不求甚解,但是数年后,杨振宁不无感慨地说:“每过十年,我对《孟子》都会有新的理解。”按认知心理学家的观察:记忆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对提高,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孩子在课堂上的是否能集中注意力,能否持久维持,是决定孩子学习效率,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

4、诵读经典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

文以载道,经典美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读诵这些经典古诗文,對孩子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帮助很大。

在诵读经典中孩子们能接受“天下大同”的理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人不知而不愠”的雅量。“高山流水”般的友谊,“见贤思齐”、“无欲则刚”的人生哲理等等。“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古诗文中这些积极的人生理念和道德精神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诗文明志”,学生们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也必将会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发展国家经济的历史重任。正所谓“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四、小学生诵读经典的方法措施

(1)把诵读经典融入语文课堂

我每次上课前会让学生诵读三分钟,拉开一节课的序幕。诵读的内容有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古诗文,有课内外必背古诗文,也有《弟子规》。课前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诵读不仅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还有利于学生积累古诗词提升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经典诗文与课文的联系将它们适当的引入教学环节中可以作为课文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此外学习每单元的“日积月累”时开展一些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既学习了语文知识又积累了国学经典。

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引入经典,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就可以让诵读经典走进课堂。

(2)教会学生诵读方法

关于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所以诵读的基本原则是口齿清楚的大声的大声朗读。

坚持走心至上,把国学经典用声音的方式有技巧、艺术、走心地表达出来,重在还原作品的意境。此外为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还可以采用“游戏体验法”、“图画展现法”“歌唱表现法”“吟诵法”等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保持对古诗文的兴趣,又能朦胧的体会文意,达到在积累时既有量又有质。

(3)开发校本教材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教育体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为日后的写作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选择诵读文本时应遵循人文性、艺术性、生活性的原则让学生爱读、乐读、学以致用;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以采取多方参与的原则,可有由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整理一套最合适的小学生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4)建立诵读保障机制

我校为了更好地推进诵读工作,专门成立了诵读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总体指導安排诵读活动的各项工作。下设以语文教研组长为核心,各班语文老师为主要力量的年级活动小组,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在楼道走廊、墙壁悬挂以国学内容的画作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经典进课堂,把诵读国学经典渗透到各学科中,做到课程育人。保证诵读时间,我校开展“每日晨读十分钟、每周诵读一节课、每月养一好习惯”经典诵读道德长跑活动,以“读书、明理”为主线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此外我校每周五下午二三节课还开设“经典诵读社团”该培养了一批诵读经典的精英力量,在各种诵读活动中崭露头角,成为我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5)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诵读经典的目的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希望孩子们通过诵读经典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加文化自信,让孩子吸收更多的文化精髓。老师要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实实在在的活动让孩子们的文化素质充分展现。我校每年都会开展“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的活动,孩子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深挖经典内涵,形式多样地把经典的魅力展示的淋漓尽致。除此之外我校还开设的有“亲子诵读活动”、“我爱吟诵”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更让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诵读经典犹如一道活水注入了我校的语文课堂,它如同新时代文化传承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激发了学生的美好情怀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盛悦.经典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6):291-291

2翟艳秀.广阔渠道,提升学生识字能力J语文知识.2012.07

3沈维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价值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5(24):6-6

4张红霞.将经典诵读引入语文课堂G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语文素养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