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与控制技术要点
2021-11-18王展
王展
摘要: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是保证整个房屋建设工程正确、合理、安全施工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证房屋建设施工质量的有力保障,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的方法,决定了房屋建设工程的质量走向。文章主要分析了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与控制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引言:房屋建设施工需要的准确数据主要来源于测量和放线,测量放线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测量放线的工作人员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数据。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对测量放线中的每一个数据点进行测量,确保测量放线数据的准确性。
1 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的必要性
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测量放线施工在指导建筑工程施工的同时,也顺利的保证施工的进度与建筑物质量。房屋建筑的全过程离不开测量放线工作。按照整个房屋建筑施工对其进行划分,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总体可分为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以及主体施工测量放线三部分。其依次的定义为房屋建筑的第一次放线;在定位桩设定完之后,进行的放线测量复核;在房屋建筑施工正式开始之后直到房屋建筑竣工封顶这一段时间内的测量放线工作。这三部分的组合就组成了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它们是整个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必须做好测量放线施工工作。
2房屋建筑测量的准备工作
房屋建筑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对整个建筑测量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房屋建筑测量工作的准备阶段,需设置相关的测量机构,并确定实际的测量人员名单,构建一个房屋建筑测量团队。再针对测量工作团队里的每个队员的个体特色确认其具体职责,最终保障整个房屋建筑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房屋建筑测量准备工作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2.1设置房屋建筑测量机构
在房屋建筑测量工作中,由于各建筑小区的地形复杂程度不同、占地面积不同、单位工程不同,且房屋建筑普遍高大,因此,施工單位应该在项目技术部门下设置专职的测量团队。测量团队由1个测量工程师及每个区段的2个专职技术人员构成,当建筑场区内导线控制网的操作人手不够时,可由项目工程部门的其他人员配合工作。
2.2 划分房屋建设测量团队的具体职责
房屋建筑的项目负责人的具体工作是复核轴线控制网,而建筑项目的质量员负责复核施工员测量的梁柱边线及控制线。当每个房屋楼层的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完成后,项目工程部门要进行复核,复核工作完成后,再由测量工程师将施工测量的结果报验给监理工程师,只有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才能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建筑工程施工员应根据测量团队测量出的楼层控制轴线放出墙柱和墙体的控制线、房梁的位置线及预埋、预留位置线。此外,在房屋测量的准备工作中,还需进行详细的记录。工程测量人员将有出入的地方进行记录,再按流程进行上报,并严格保管有效的数据。
3房屋建筑工测量控制技术要点
3.1 测量仪器具的准备
按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在钢框架结构工程中使用的计量仪器具均应经过权威计量检测中心检验并校正合格,方可投入使用。测量仪器具计划配置表:全站仪、经纬仪、激光铅直仪、水准仪、经纬仪弯管目镜(垂直度校正)、对讲机、塔尺、水平尺、激光接收靶、磁铁线坠、钢卷尺、大盘尺、校正罗丝刀及拨针(仪器校正)、三脚架、激光反射贴片(测距和高程传递)。
3.2 平面控制网的垂直引测
分别架设激光铅直仪于首层油漆(一般采用油漆)标示的主轴线控制点上,将主轴线点逐一垂直引测至同一高度楼层,以便上一层的建筑轴线测放。尽管激光铅直仪的定位精度可达到1/100000,但高层结构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激光预留孔洞位置受到阻碍遮挡,因此选择50 米为一段,主轴线的垂直引测布置六个循环,但每次引测循环基准点都从±0 层向上投点,避免测量累积误差。中间各层可从循环基准点垂直向上投测轴线,投点得到的楼层轴线控制点需作闭合复测,正确无误后进行钢柱梁的测量定位和检测。
3.3 标高控制网的测放
应根据建筑工程工程施工的特点及现场的实际情况,但标高控制网的测放一般同样需要经过两次测放来完成对整个建筑工程工程安装与校正的高程测量控制。第一次测放(即地下室部分):当基础垫层浇筑完后即可在基坑护壁四周测放一个新闭合回路,以便预埋件和第一节柱的测量控制。要求闭合引测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以消除系统误差影响。第二次测放(即地上部份):当±0.000m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毕后应进行±0.000层标高基准点的测放。方法是根据工程原始标高控制点在四个角柱外侧+1.000m 处建立一个闭合回路并与第一次的闭合回路再次闭合,作为地上部份建筑工程的测控水准基点组。标高基准点的垂直引测。每安装一节柱后,位于±0.00米的标高基准均需向上引测。为克服超高层结构施工中用大盘尺垂直引测基准标高时的累积误差影响,工程中的标高基准最好采用先进的全站仪应用三角高程的原理垂直向上引测。每次引测到目标高度后的四个点均需再次闭合,且闭合差≤2mm,位置为其所在楼层结构面上1.000m处。闭合的四个点作为本层上一节钢柱及其它构件安装与校正的高程控制点。
3.4 钢柱的测量校正
建筑构件吊装临时固定后,校正即可进行,校正内容包括“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柱底就位、钢柱垂直度校正、钢柱标高测量、钢柱轴线偏差测量方法”等。同时架设全站仪于选定的测量观测点上,根据计算成果。结合当日气象值设置好坐标参数及气象改正,准确无误后分别照准仪粘贴于构件上的激光反射贴片,得出构件空间位置的实测三维坐标,比较每柱侧面两反射贴片的坐标,得出钢柱的轴线偏差和扭曲值,然后通过导链和千斤顶校正钢柱垂直度至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3.5 纵横断面测量
通过中线复测、边桩放线和水准点的布设,就可进行纵横断面的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土方量的计算,所以纵横断面测量结束以后,测量结果应与设计图纸核对。凡是与原来的成果在允许偏差之内时,一律以原有成果为准,只有当与原有成果有较大差异时,才能报监理工程师验证后改动。需要说明的是:该项工作,必须在施工前进行。如果实测土方量与设计不符报请监理核准时也应在施工前进行。有些工地路基开挖以后才向监理提出实际土方量与设计不符,要求增加签证,但最后监理拒签。所以一定要注意该项工作的时效性。
3.6 施工测量
应根据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的要求及时将中线、边线撒灰线放出,如果被破坏掉时要及时恢复,应使施工始终能有“线”可依。道路的结构层均为大放脚式,每层结构层的宽度、边线与中线的距离不同,放出线以后又很容易被施工的材料覆盖或被施工机械碾压破坏掉,所以每道工序施工前应放出,如果被破坏应及时恢复。每层结构层的标高在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推算出来,实践证明:这样做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有效避免测量出现错误。看图纸一定要细致,推算的结果要注意复核。
4 结束语
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因此,要想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就必须加强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保证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祁立柱,赵卫国.测量技术在质量指导和控制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11).
[2]林志婉.论工程测量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