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基建背景下加快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2021-11-18邹雨桐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新基建对策建议

摘要:新型基础设施是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集成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系统。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计算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新基建背景下论述了新型数据中心的内涵,阐释了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基建;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对策建议

新型基础设施是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集成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系统,包括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计算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作为中国现代社会必不可缺的科技发展要素,同时作为新基建发展的根本,它涉及到教育、经济、科技、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在十四五规划中,许多章节均有对数据中心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与要求。

如今,数据中心已经和5G网络技术的一起,成为了我国新基建的重点发展领域,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明确指示加快新基建的建设速度。百度云、阿里云、腾讯等等很多互联网与高科技公司纷纷斥巨资加速建设数据中心。从数据中心的构成上看,它是一个安装了大量的计算机,硬盘和网络交换机,还有与之配套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数据的场所。其核心为大量计算机,根据模的不同,包含计算机数量不等,存放有巨额硬盘或者其他的存储单元。通过特定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并数据中心之外的网络进行互联和通信。可以说计算、存储、网络是数据中心最基本的三大要素。

數据中心用途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数据中心里的各种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都需要通过各种软件来进行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从而保证每个用户的服务都能顺畅地进行。伴随着芯片,技术,网络和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了处理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服务和应用的最强大脑,而数据中心本身也在向云端迁移。对于使用者来说,这省去了自己建设并维护数据中心的一大笔开销,还能从云服务提供者那边获取很多技术支持和软件服务。可以看到,这种业务模式对于买卖的双方都有好处。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进行分析,受当今新基建建设影响,传统的数据中心已然无法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所以寻求创新性的数据建设愈发重要。在这些政策下可以确保课题研究保持正确的方向外,还可以在实践基础上对这些理论进行深化,助力我国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数据中心目前仍存在纵向无法联动、横向难成合力,基础设施小散乱、低水平建设现象严重等等问题。我国算力资源存在分配不均、拓展空间有限的问题。今后,绿色数据中心必然会成为这个领域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而现有的数据中心能耗大,效率较低,如何在新基建背景下创建高效的数据中心创新体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更好地促进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针对我国现有数据中心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我国的数据中心应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建设:

1、统筹布局全国数据中心建设

在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要优化布局,集约化建设,实现算力结构全国范围内均衡化。现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小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数据中心集约化布局要考虑网络连通、能耗限制、用电成本三个方面因素。据预测,到“十四五”期末,我国数据中心总体将出现算力资源明显不足,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结构性算力需求导致比中西部地区增长更快,但受制于“双控”能耗指标等限制,东部算力资源增长几乎没有可能,未来算力资源将出现瓶颈。所以必须采取措施,在数据中心布局上进行顶层设计。统筹算力资源,实现算力资源东西部合理调配,实现算力资源能力的均衡分布。

2、以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义

坚持人与自然共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在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范围内大力发展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对于发展失衡的省市,政策上要不断加强引导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体系。同时,要不断探索进一步降低计算机计算芯片的能耗用来降低用电成本的方法。加快完善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相关政策,推动完善绿色数据中心标准体系。引导清洁能源开发使用,加快推广应用更清洁的节能技术。

3、加强对数据中心服务商扶持

鼓励地方政府引导构建以地方优势数据中心服务商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推进国内数据中心产业规模化,分工精细化进程。以经济水平,地理位置,人力资源等要素配置丰富的地区作为第一扶持对象,将重点扶持对象先行其他地区发展数据中心科技技术。

4、推动数据中心规模化、绿色化建设

鉴于国外的经验,未来数据中心建设的方向就是规模化、绿色化。大型化可以降低单位算力的建设成本,具有规模效益。避免低水平、小型化的数据中心重复建设,减少无效投资。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中,要采取绿色化建设方案,采用更加节能的计算技术和设备,降低设备能耗,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表率。

5、加大数据中心应用软件开发投入

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就是要强化数据中心对科技创新的贡献。首先,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实施数据的开放,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贡献基础数据。其次,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应用,加强数据的使用和处理能力,特别是支持数据应用在医疗、农业、气象、工程等领域,为这些领域协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6、加强数据应用的法律监管

滴滴在美国上市,引发了大家的思考。一个私有公司,拥有大量涉及国家安全的大量数据。未来国家要加强数据领域的法治建设,明确数据产权的法律属性,建立数据应用的法律体系。所有公司利用数据,创建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

参考文献:

[1]郭朝先等.“新基建”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3-21.

[2]张振.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J].中国经贸导刊,2021(6):24-25.

[3]史真真.新基建视域下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J].经营与管理,2020(12):145-149.

[4]易成岐、窦悦、陈东、郭明军、王建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总体框架和战略价值[J].电子政务,2021(6):12-13.

作者简介:

邹雨桐,女,2002 年12月,汉,籍贯辽宁营口,学历本科,学校辽宁大学,研究方向 会计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数字经济助力辽宁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DQN20200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基建对策建议
“新基建”优于“老基建”
发展“新基建”,中国底气何在(观察家)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
河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改革创新之我见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
天津市和平区民营科技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