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具改变观念

2021-11-18刘春梅李艺楠鞠洪秀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多维度全过程

刘春梅 李艺楠 鞠洪秀

摘 要:教育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评价的一个核心环节。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对于课堂评价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最重要的是要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全过程;全主体;多维度

教育领域“评价”的缘起

在教育学领域,拉尔夫·泰勒(Tyler)最早使用评价这一概念,他指出:评价过程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学目标程度的过程。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认为评价应“有助于更好地执行和改进我们的方案”。比贝(Beeby.C.E.)把评价定义为“系统地收集信息和解释证据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价值判断,目的在于行动”。奥斯汀(Austin)则认为评价结果应该应用于多个方面。从以上可以看出,评价应强调过程性、多主体性以及应用性等。

国内外课堂教学的相关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美国学者史密斯(Michelle K Smith)及其团队研发了COPUS(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Protocol for Undergraduate STEM),通过对哥伦比亚大学(UBC)和缅因大学(UMaine)等高校的STEM(Science,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hematics,简称STEM)课堂进行观察,验证其信效度及科学性,现已在美国高校STEM课堂教学评价中广泛应用。骆祖莹等基于人工智能等最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基于人脸识别、注意力分析、文本情感识别、情感计算等定量分析的课堂教学自动评价理论。

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指出,“全面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建立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学院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国内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核心环节。要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教育、诊断和改进等功能,须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从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挖掘教学潜力,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前,国内高校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评价主体单一:国内大多数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领导和督导。二是缺乏过程性评价:国内高校采取最多的评价方式是学生的期末评价。三是对评价数据缺乏有效分析: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脱节,数据缺乏关联性,从而造成督导的精准度不高,缺乏对评价数据深度挖掘。四是评价反馈滞后:学生、专家等主体的反馈形式较单一,导致反馈后的改进程度和效果得不到有效监督。五是评价模式单一:课堂教学评价仍然主要采用传统的线下听课的评价模式。

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形式的出现倒逼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方法等做出改变,高校必须借助信息化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价。

第一,健全全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包含督导、领导、学生、同行、教师自评、教师评学的全主体的评价体系。其中,督导专家还应包含校外高校教师和企业督导。同时,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明确评价指标点和责任,增加课堂评价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构建全过程的课堂教学质量体系。健全过程性评价及结果性评价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北京化工大学完善从课前—课中—课后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从课前的教学资源检查(教学日历、教学大纲、教学视频、作业等),课中的学生日常反馈、专家评价、同行评价、随堂评价、期中评价,课后的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及评学,巡考、教学材料检查(试卷命题、评阅、归档等)等多方面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三,健全多维度课程评价指标。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学生收获和体验为出发点,健全多维度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北京化工大学将课程分为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外语课、实习实践等类型,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的首要标准,从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产出、毕业指标的达成贡献度等方面制定分类评价问卷,提升评价的精细化。

第四,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宽课堂教学评价模式。随着智慧教学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运用,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云督导。采用“传统线下听课+云督导”的模式,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课堂教学评价工作。

第五,分析评价数据,提出改进措施。对于课堂教学评价,重要的不是得到每门课程的一个等级或分数,而是将各主体评价数据关联,考察相互验证关系,分析和挖掘数据,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例如:将同一教师的近几年的评教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同时剔除不相关变量,如学生的评价随意性(去掉评价分数前后一定百分比学生的评价数据)、专业的差别(采用不同年级的相同专业的学生评价)等主观因素,让教师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让教学改进有据可依。

第六,即时反馈信息,形成良性循环。充分使用信息化技术,采用多维度、多方位、多主体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积极开展基于企业微信、微信、教学质量监测平台等多种反馈渠道,形成专家(学生)→任课教师、专家(学生)→学院→任课教师、专家(学生)→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学院→任课教师等多元化的反馈,同时对反馈信息的整改和落实情况持续跟踪,逐步形成教学评价→反馈→改进→提高的闭环系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鉴国际先进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创新高校课堂评价机制,做到“教学方法指导、教学过程监督、评价信息反馈、提供咨询决策”。把督导评价、领导评价等评价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建立教学质量档案,使授课教师掌握评教数据,持续改进,最终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和“以评促改”。

参考文献:

[1]曹慧,毛亞庆.美国UTOP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探索与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7(1):79-89.

[2]高巍,王莉娟.如何通过教学促进大学生主动学习?—美国大学STEM课堂教学评价系统PORTAAL研究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19(1):55-61.

[3]何光峰,顾瑾玉,秦晓文.基于证据的课堂教学评价框架的构建与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4):52-54.

[4]魏蔚.面向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智能巡课系统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6.

[5]牛连强,王鹍鹏,张胜男.学生自我诊断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关联评价模型构建[J].教学研究,2020, 43(2):26-31.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猜你喜欢

多维度全过程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
全过程公开确保民生大事顺利推进
多维度探究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360与龙芯中科宣布将加深多维度合作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装睡记
证券投资课程教学中多维度互动模式的研究
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