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学习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18刘杰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10期
关键词:婚姻观整本书驱动

刘杰

近年,随着统编版教材的实施,整本书阅读因其教学内容的复杂性,成为教学研究与实施的热点。缘于杜威“做中学”理论的项目化学习,在驱动性问题助推下,结合具体的学习任务,有助于促进学生真实阅读,深入讨论。考虑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复杂性,借助项目化学习,有助于推动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处。教学中,笔者结合项目化学习要求,开展了《简·爱》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并做了反思与改进。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的背景

(一)整本书阅读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的关联

一本书是一个项目,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次完整的项目化学习过程。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需围绕驱动性问题展开,学生自主完成探究过程,教师辅之以评价。如开展《简·爱》项目化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关注核心问题的基础上,依据个人兴趣,自主设计驱动性问题,而后深入探究,实现深度学习。

(二)教改背景下践行“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具体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经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品读鉴赏能力。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探索

(一)项目准备

1.项目化学习规划

本次《简·爱》“项目化学习规划”考虑到了以下三因素:一是“这一本”文字量与阅读难度的大小,二是教材“名著导读”中提出的学习目标與内容,三是我校学生阅读的现实基础。基于上述三因素,本次项目化学习任务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要完成阶段性学习任务,四周内完成,每周课内安排一课时,其他学习活动,学生自我安排时间完成。表1是《简·爱》的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规划。

2.名著导读

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1846年创作了《简·爱》。小说刻画了勇敢倔强、自尊自爱的简·爱形象。导读课安排一课时为学生讲解简·爱的五个阶段,从盖茨黑德府、洛伍德学校到桑菲尔德庄园、莫尔顿、芬丁庄园的生活经历,感知简·爱面对不公平的命运所做的一系列抗争。

3.项目小组建立与指导

在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项目化学习关键知识与流程。随后,教师与学生开展交流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项目化学习的态度和认知程度,为后续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的参与者由我校九(二)班同学与任课教师组成,其中教师负责指导、督促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依据驱动性问题的数量,本次项目化学习,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二)项目实施

1.确立项目主题与学习目标

《简·爱》是统编版教材九年级第六单元要求阅读的名著,作者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发表于1847年。当时正处英国大工业革命蓬勃发展阶段,是典型的男权社会,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庸,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做一名好妻子、好母亲。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描写女主人公自尊自爱、追求自由独立的《简·爱》横空出世,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课前,在班级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看过电影版《简·爱》,却无一人读过此书。基于课程标准和学情,我们将本次项目化学习活动的主题定为:感受女性独特的人格魅力。目标定为:

(1)学会运用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外国长篇小说,梳理简·爱的五段生活经历及关键事件,理解简·爱坚强不屈、勇于反抗、追求自由、独立平等的性格特征。

(2)通过阅读此书,明晰书中其他人物与简·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不同之处,感悟作者对追求财富、地位的婚恋观的批判,以及对自由、平等的婚姻观的歌颂,加深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

(3)在自主学习与同伴互助中,提高小组合作探究与自我表达的能力。

2.创设情境与构建核心知识

创设情境:2021年3月31日,《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逝世155周年,师生举办读书会,以此向这位优秀作家致敬。

构建核心知识:“核心知识”指的是语文学科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和能力,或者是与学生所处的生活世界、人生有关的概念,即“概念性知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读懂《简·爱》这部小说,厘清简·爱的生活经历,分析简·爱及其他人物的婚姻观,推断作者的价值追求,笔者为学生梳理了读小说的一些核心知识:厘清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分析小说叙述视角的作用,把握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评价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等等。希望通过这些核心知识的炼制,能帮助学生思考解决核心问题,即作者为什么要塑造简·爱这个人物,尝试概括小说主题,推断作者的价值取向。

3.设计问题链与驱动性问题

(1)设计问题链

教学实践表明,符合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链为教学主线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与日常课堂教学一样,整本书阅读教学依然离不开“问题链”的支持。“问题链”中的问题之间要有逻辑关系,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具有普遍的知识性和方法论的意义,通过一串问题的层层推进,搭建解决问题的阶梯。本次项目化学习教学实践,教师共设计了四个主问题:简·爱有哪些生活经历?当时人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是怎样的?简·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是怎样的呢?作者为什么要塑造简·爱这个人物?

(2)设计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不能天马行空,需围绕整本书的问题链展开。笔者与学生研讨后,共同确定了第一个驱动性问题:“你能为《简·爱》中的主人公制作一份个人档案吗?”此问题指向“问题链”设计中的问题“简·爱有哪些生活经历?在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上发生了哪些关键事件?”这个驱动性问题需要所有小组都要完成。

而后,笔者引导学生关注驱动问题间的逻辑关系,以及与问题链间的勾连。本次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三个驱动性问题的创设,如表2所示。这三大驱动性问题之间具有逻辑关系,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促进深度学习。

4.搭建学习支架,构建项目任务

(1)针对驱动性问题,转化为项目任务

为完成每个驱动性问题,教师会帮助学生对阅读任务进行相应的设计。本次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我们共设计了四个驱动性问题,相应也设置了四个项目任务,如表3所示。

(2)给予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的支架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每个驱动性问题,教师会对学生的阅读任务进行相应的设计,给予学生解决项目任务的支架。如:在解决“制作简·爱个人档案”这一项目化任务时,给予学生任务支架。表4是给予学生解决此项目任务的一个样表。此样表仅为学生参考,学生也可以依据自己的习惯,设计表格,制作人物小档案。此举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高效完成阅读任务,形成语文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三)成果展示与评价

1.共有任务成果展示与评价

依据驱动性问题“简·爱有哪些生活经历?”转化的学习任务“制作简·爱的个人档案”需要所有小组完成。学生在阅读小说的基础上,可以借助教师给的解决“项目任务”的支架,完成学习任务。而后,将成果展示到教室的后墙上,各小组之间用赠送贴纸的方式投票,进行集体互评。评价标准有三项:简·爱经历的主要事件梳理得是否全面,简·爱的表现概括得是否具体,简·爱的性格分析得是否恰当。

2.差异化任务汇报与评价

本次项目化学习有三项任务“介绍当时人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总结当时的社会背景”“介绍简·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和“给反对阅读《简·爱》的父母或将《简·爱》选入必读书目的统编版教材主编写信”,需要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并制作幻灯片进行汇报。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进行项目化学习活动之前,需要先将各组的“任务评价标准表”制作好,以终为始。先做“裁判员”,再做“运动员”,懂得做“裁判员”,才能更好地做“运动员”。答辩结束后,师生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依据“评价指标”和“等级评价参考指标”进行评分。

三、反思

(一)收获

1.本次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领下围绕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习过程,其间,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意志以及价值观全程参与。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就是进行深度学习的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在问题链的背景下,设计驱动性问题,转化学习任务,然后独立自主地进行深度学习,形成项目成果。

2.本次项目化学习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步提升

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整本书阅读,需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文化氛围,激发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步更新。整本书项目化学习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对名著了然于胸,构建好问题链,引导学生展开驱动性问题设计及项目的开展,并做好评价。

(二)改进

通过听取多组同学的成果汇报,教师对本次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了反思,并对实践课的设计思路、驱动性问题做出了改進和调整:

1.在项目设计思路上,增加名著阅读的学习资源

本次项目化学习过程,首先通过名著导读,引领学生了解《简·爱》相关背景与内容,进而引出驱动性问题,并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拆解,循序渐进,完成一个个项目。其中,在名著导读部分,除了教师课堂的一课时的导读外,考虑到《简·爱》外国文学表达方式与中文的不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喜马拉雅”上面关于本书的“名著导读”、中国知网文献解读、影视剧《简·爱》等。对文本内容吃透,再进入项目化任务的学习,效率会提升很多。

2.在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上,接纳更多驱动性问题进入本次项目化学习

一部《简·爱》,包罗万象,提出更多的驱动性问题,有利于学生从更多角度吃透本部名著。很多驱动性问题,如:简·爱三次出走的原因是什么?桑菲尔德庄园的秘密是什么?圣约翰对简·爱是否是真爱?男主人公罗切斯特先生有怎样的人生经历?有人认为小说美好的结局是败笔,对此你怎么看?等等,这些问题在符合整本书阅读问题链设计的背景下都可以纳入。

四、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化学习强调“以终为始”,在整本书阅读开始前,引导学生设计好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学生“裁判员”潜质,调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积极性,促进项目化学习的真实发生。同时,项目化学习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构建核心知识,在问题链背景下设计驱动性问题,并转换为项目任务,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婚姻观整本书驱动
《论语》整本书阅读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从电影《蓝色茉莉》和《赛末点》看两性的婚姻观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