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觉醒: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

2021-11-18孙宗良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于漪民族精神

孙宗良

“让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的人生铭言。这种教师身份的认识重构与深度觉醒,奠定了中国教师发展应有的精神底子与一切努力的出发点,也是于漪建立中国的教师学的核心基础。是的,大道至简,做教师首先是做人,“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是中国教师应该建立的最基本的底色。所以,于漪的这一价值意识,可以成为一切职业观的根本点。这也构成了于漪教师观的哲学基础。

一、使命意识:生命的自觉需求

于漪老师的使命意识,远远超越了职业道德的外在规范性,而成为一种生命的自觉需求,成为她永不停步、执著追求、一生奉献的内在驱动力。在于漪的眼中,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师是一个神圣的使命,是一个必须将整个生命融于其中的不朽追求,所以教师“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于漪常常引用汉朝《韩诗外传》里韩婴的那句话:“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她深有感触地说:“做老师应该是智慧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思想言行都可以做学生的榜样。我牢记住这句话,努力身体力行。”正是这样一种使命意识,使得于漪认定做教师必须始终奋进,不懈躬行,要执著地坚守作为一名教师的精神边界。于漪指出,教师要全面发展,让自己成为完整的人,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肩负的使命。她说:“为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我孜孜矻矻数十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道路艰辛,欢乐洋溢,意义非凡。希望达到一个合格的教师境界。”这朴素无华的“合格”二字,蕴涵着多么坚定的信念,呈现出多么崇高的境界!

无容置疑,于漪是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的,她复旦大学的教育学专业经历又给了她哲学的思辨能力与理性的价值判断,可以说,她正是以哲学的认知方法,站在时代的视角,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精髓,构建起教师的人格追求。对她来说,做人非常重要的是明白自我的边界,要追求心灵的崇高。她并不排斥物质,但她更追求精神,她喜欢引用泰戈尔的哲理性话语来阐述这种生命的价值意识:“泰戈尔曾说,鸟的翅膀一旦系上黄金,就永远也不能飞腾起来。”因此她的人生定位就很清楚了:“读书求知为什么?为明理,为明做人之理,明报效国家之理。教师是教圣贤书的人,当然,应是做人的表率。”

于漪老师的人生,有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一条是外在的经历,那是一条曲折的线,跌宕起伏,动人心魄;另一条是内在的坚守,那是一条直线,没有波澜,就这么直直地从起点走来,只是变得越来越宏大雄浑。这两条线重合在一起,是能够让我们看到很多有意义的东西的。她的贡献那么多那么大,而她所要求的却那么少那么微薄,“中学语文教师”是她一辈子惟一认同的头衔。因为她追求的是她的理想,她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她自身的生命需求。于漪说:“作为一名教师,能够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常青的、伟大的、辉煌的教育事业,我觉得此生有幸。”这正是今日教师应该建立的使命意识与生命写照。

二、中国立场:一切为民族

于漪这一辈子,曾无数次地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这一切她都挺了过来,而且看起来柔弱的于漪的生命之路竟走得如此强悍和璀璨,没有一种极为有力的精神支柱支撑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是什么支撑着她,她的使命意识来自何处,这可能是我们研究“于漪现象”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于漪教师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于漪在她的自传体著作《岁月如歌》中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一切为民族。这是她高中就学的镇江中学的校训,这校训深深铭刻在她的心中。曾经的苦难岁月和艰辛的成长历程使她深深懂得,国家繁荣是一切的根本,否则,就没有任何个人的幸福与快乐可言。那時的于漪就十分明白:“‘一切为民族这五个大字……镌刻在我心中,成为我铸造师魂的基因。”因此,“树中华教师魂,立民族教育根,成为我终生奋斗的目标,成为我始终不变的精神追求。”

于漪认为,教师必须成为民族的脊梁,因为教师代表着社会的良知,代表着社会的道德,肩负着民族的未来。她曾无数次提到西南联大的教师群体,并且给这一群体以极其崇高的评价。因为这一群体有着极高的道德操守与民族气节,有着高尚的人格魅力,因为在他们的心里就是忧国忧民,一辈子考虑的是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他们是把自己所从事的育人事业和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他们成为中国教师的道德标竿与行为楷模。于漪自己同样贯穿着这一不变的人生坚守。她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这种忧患意识与使命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也是一名炎黄子孙无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于漪的教育追求有着鲜明的民族传承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因为她是站在中华大地上坚守着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理想。她认为,做教师肩负育人的重任,其归根到底要培养学生有一颗中国心。她曾很深切地表达一种担忧:如果我们培养的人对自己的国家缺乏感情,对中国的文化缺乏认同,缺乏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心,那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也因为此,七十年来,于漪始终秉承着一个中国人的那颗中国心,培养拥有一颗中国心的中华接班人。

而且,于漪的国家与民族立场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面对整个社会日益突出的西语东渐现象,她大声疾呼,呼唤广大语文教师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母语的精神家园。她十分担心“一切都是外国的好”的观念影响今日学子的健康成长。于漪是站在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立场上来认识这一问题的,她曾在许多场合强调:“母语,跟每个中国人应该有不解的情绪,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因而她明确指出,语文教师与语文教育就应该是为了传承和弘扬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而奉献一切的。于漪坚持不懈地大声疾呼,今日教师必须始终不渝牢固坚守这样一个重要的认识。

于漪的中国立场是明确的、坚定的。她曾经结合具体的事例饱含感情地对青年教师说:“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育话语系统发生了变化……铺天盖地是外来的教育概念、教育术语、教育做法,不仅‘言必称希腊,而且‘行也照希腊。”这决不是一种偏激或者狭隘,于漪老师有着博大的文化情怀,她认为:“欧美等西方国家有些教育思想确实比较先进,有些做法与经验也值得学习借鉴……因此中外教育进行比较,介绍与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做法是必要的、无可非议的。”她反对的是“中国人讲外国话”,她始终认为:“中国教育必须有中国人自己的灯火,走中国人自己的路。就专业而言,也不是只能任人说短长。”

面对教育教学领域的西语霸权,她反复强调,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史,积累了极有价值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因此我们必须传承、弘扬并发展。我们中国的教师是在教育中国的学生,当然应该给他们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中国教师当然应该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但是,这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理论必须是为我所用,而不能“矮化”了自己而成为西方理论的奴隶。因此,她呼吁,我们必须建立“中国的教育学”与“中国的教师学”;2017年,耄耋之年的于漪,在《人民教育》发表文章《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她指出:“教育从来是国家的、民族的事业,任何国家均如此,它的核心是价值塑造、价值追求。我们教育追求的价值观是培养我们的教育对象深刻领悟并身体力行。中国人就是中国人,要热爱中国,为中国服务奉献是天职,是自己的责任担当。这个价值丢失,教育就失魂落魄,丢了民族精神的根、爱国主义的魂,于国于民,都会发生危机。”该文章的结尾再次强调:“坚守中国立场,拥有世界视野,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走自己的路,我们的定力将更强大,我们的前途会更宽广。”这应成为所有中国教师的魂魄。

三、奉献精神:一辈子燃烧自己

使命意识与民族立场必然引发并构建起于漪“深度觉醒”的第三极,教师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她用“激情”来表达这种精神。但这“激情”和我们常常看到的阐述不同,她是站在学生生命成长和国家未来需要的角度来建立教师的这一精神的,因此,她说,做教师的心中就要有不尽的热情,教师要一辈子燃烧自己。

她是这样表达的:“激情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不热爱教育这多情的土地,没有工作的激情,就不能完成这世界上的伟业。教师只有倾注满腔热忱,才能对学生有感染力和辐射力;教师也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理想之火,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才能完成肩负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将伴随我生命的始终,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我无怨无悔。”

于漪认为,教师的牺牲与燃烧自我的精神,实际上是在坚守作为教师的应有职责与生命的境界。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灵性的动物,有灵魂有精神。教师也是如此,其实,所有优秀教师的事迹都昭示着我们,作为教师,他们首先是爱学生,而且是站在学生整个生命成长的角度,站在民族未来的大背景上,站在中国命运的高度,来爱学生和爱事业。在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身上出现着精神迷茫和职业信仰相对淡漠的今天,这种精神的建构尤为重要,它关系到中国教育的未来。

并且,教师的奉献与牺牲精神,并不是仅仅基于外显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的制约,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而应该是出自自身内在的生命需求,是他们的生命的崇高追求之所在。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甚至只是“饭碗”,更应该是一种理想的事业,是一个需要用整个人生去拥抱的不朽事业和生命价值。于漪老师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岁月中,在艰难跋涉的环境中,如此执著與坚韧,始终永不放弃地追求着人生的理想,那不仅仅是“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熬,而是她不断感受到付出同时的巨大获得,是因为付出而获得的内心的安宁,无愧于己心的满足与充实,是感觉生命价值的所在,也是获取生命快乐的源泉。

于漪说,选择了当教师,就选择了崇高。这就意味着,教师的生命不再只属于自己,只属于自己的家庭,因为教师是一种成就生命的事业,是服务国家与民族的大事业,因此,教师必须要有全局意识,奉献与牺牲精神必然成为教师必不可少的精神追求。从教70年,年过90的于漪,至今仍然全身心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一年365天,没有一天空闲的日子,为了教育的进步,为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了祖国的孩子更好发展。我们在于漪身上所看到的这种永远奋进、奉献牺牲的人格力量,正应该是中国教师精神的典型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与民族精神凝聚而成。于漪的这一教师观,必将构成未来中国教师学中的一根重要的思想支柱,引领中国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终身发展:放飞理想的事业

终身发展的观念是于漪教师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认为,教师要真正实现自己的使命,必须一辈子不停息地进步。因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培养终身发展的人。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与能力,又要实现学生品格与心理的全面健康,使他们既拥有丰富的学识,又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与积极的人生追求,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价值多元时代,教师的导引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只有以正确的思想去教育人,以积极的心态去熏陶人,才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与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正确地认识社会与融入社会。塑造大写的人,这是我们的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使命,也是教师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原因之所在,教师职业充满了神圣感和崇高感。

由此,于漪始终将教师这种职业看成是一种放飞理想的事业,它需要教师拥有一种自觉的人生追求。教育的事业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具有相当程度的职业敏感,教师一定要跟随着时代奋力前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教育素养,使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来思考问题,不断发展自我。于漪很喜欢引用朱熹的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天天学习、月月学习,哪里来的源头活水?

于漪自己正是这一观念的优秀实践者。在她7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不断求索,永不停步。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教了一辈子,一辈子在反思。”几十年来,如此优秀的于漪却仍然坚持不懈地严格要求自己,她说:“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正是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于漪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总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她谦虚地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字典里永远不能有一个‘满字。”因此,不断追求,自我超越,与时俱进,于漪不断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境界。

在求索过程中于漪主张教师对已有的理论和观念不能轻易盲从,而要有自己的分析与认识,要有科学精神与质疑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正确认识。她是这样倡导,也是这样实践的。例如教育界有一个比喻的说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她是不太同意的,“因为你这桶水是不是陈旧了,是否有污染,恐怕很值得研究。”

于漪曾经回顾自己的课堂追求与学生观念形成的历程,说她在不同年代的课堂教学中先后有过三个不同的追求——“一清如水”“目中有人”“激发生命的灵动与活力”,这是她在不同的时期提出来的。从这几个概念可以看出,她的课堂观与学生观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在变化着的,但“一切为了学生”的这份真爱是不变的。因此,她始终坚持着,求索着,奉献着,奋斗着。正是这样始终不懈的求索,于漪从“一清如水”的课堂讲授能力的要求,到“目中有人”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再到“激发生命的灵动与活力”这一课堂成就完整生命的理念的建构,一步一个脚印,她不断实现着对自己的超越。

也正是这种终身发展的意识,使她始终坚持改革,不断开拓创新,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而达于至善。她曾充满深情地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我花大气力进行变革,变革的核心是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根本理念。”她又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一名真正的教师,是用生命在实践,用生命在歌唱,为了我们辉煌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为了我们可爱的学生,生命和肩负的使命结伴同行。”

于漪老师作为《中国语文人》传主之一的自序体开场白曾说道:“教育是理想的事业,没有理想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教育是一项神圣的追求,它充满着伟大与圣洁,不容任何玷污与亵渎;教育是一个崇高的使命,它需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与完全的奉献;教育是民族发展的奠基者,它决定着民族的命运与未来。”从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人民教育家可贵的精神世界与生命境界,这也是国家以最隆重的方式授予她“人民教育家”称号的重要原因之所在,从而,这也为我们今天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杰出样本。

猜你喜欢

于漪民族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教育家”于漪学生就是我的天下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于漪:用一辈子学做教师
MINORITY REPORT
拿出精神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