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评价我做主

2021-11-18黄志杰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体系评价学校

黄志杰

当你走进安师附小校园,你会被孩子们驰骋在操场上的那股拼劲所吸引,你会被孩子们在学校音乐会上的翩翩起舞所着迷,你会被学生每周三下午多才多艺的拓展型课程所驻足,你会被学生课堂上渴求知识的眼神所感染……这所美丽的校园已经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已经成为他们梦想的“起航地”。这种乐学、善学的内驱力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要归功于学校“养正蕴秀”评价机制的驱动,但是一年前当学生评价体系刚建立时,景象却远非如此。

上海市安亭师范附属小学于2019年恢复办学,恢复办学伊始,学校通过研究《上海市学生综合评价指南》,明确了“等第制”评价是有效落实教育目标、促进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是为了改进学习的基本理念,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供能。学校成立了由老师组成的学生评价工作小组,构建了“养正蕴秀”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以此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教师们都认为这套“齐全”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教化”学生的行为与品行的发展,助力学生的成长。

一、我们的困惑

在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推行过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却接踵而至:

1.“数据+评语”的评价方式,学生的感知力较低

由于学校刚恢复办学2年,目前仅有1、2年级的学生,“数据+评语”的阶段报告常常使学生“不知所措”,原因在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数据缺乏量感,对于枯燥的文字所表达的含义缺乏必要的理解,这些都导致了评价对学生触动较少,不能很好地体现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另外,对于数据及文字的表达,学生感觉较为枯燥,对此兴趣度不高。

2.学生被评价,评价的激励性较弱

整个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在建立时是以老师的主观论断得来的。在实施中,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只是被评价的主体。所以,学生对于评价体系的构成缺乏必要的认同。学生很难把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也使得教师觉得评价起到的督促、引导作用较低,需要教师常常靠外在的力量去加以规范。另外,在实施中,很多学生表现出了畏难的情绪,对于自己的达成度缺乏必要的信心。

3.评价的指标不够丰富,很难反映学生的整体发展

尽管是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但是评价仅仅集中在国家课程中,而拓展型课程和学校的一些活动未能纳入此评价体系中,导致评价的结果不能全面、客观地反应学生的情况。另外,很多学生以评价为导向,对于评价体系之外的课程与活动缺乏内驱力,参与度较低。

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主观地想利用评价来教化学生,但是由于体系的不够完善、学生的认同度低等原因,评价体系没有真正实现激励性和诊断性作用,反而使学生对于评价体系内容产生了“抗拒”心理,评价没有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内心。从中,我们发现,如果缺乏认同感,通过“教化”试图推行评价是苍白的,很难实现既定的育人目标。

二、我們的思考

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中强调: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程度,创造空间和机会,扩大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生活中的参与。要积极推动教学与管理方式的改革,倡导教师与学生的民主平等、积极互动关系,鼓励学生参与班级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让学生在一种平等、民主关系的体验和实践中,增强民主、法治、人权意识。再次回顾此次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推行“受阻”,我们觉得要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赋予学校管理更多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师生“共管”彰显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增强规章制度等的实践性,从而激发教育的活力。

三、我们的实践

1.学生时时参与,发挥主体性

(1)建立学生工作组,为评价出谋划策

我们建立了安师附小“养正蕴秀”评价工作小组,由管理层、技术层、实践层组成,“三位一体”的工作小组能有效推进“等第制”评价的落实。在这个工作小组中,我们创造性地邀请了学生一起参与。通过班级选举,产生了28名学生代表,分别加入了三个层级的工作小组中,并且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学生代表工作职责,重点在于让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学校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实施过程,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更为重要的是赋予了他们“桥梁”的作用,能够做到上传下达。“上传”即能够在老师、同学和家长中收集关于评价体系的修改意见,反馈给工作小组;“下达”则是通过对于工作小组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做好解释和宣传工作。师生工作小组的建立,把学生推至了学校管理的前端,使得教育更加趋于公平化和民主化,他们参与其中既能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还能提高自身的学习热情。牢固树立了评价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总目标。

(2)午后大访谈,聆听学生的心声

在“养正蕴秀”评价的创建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面,工作小组的师生们深入学生中间,广泛征集学生们的意见。针对低年级学生,对于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较弱的特点,学校把问卷调查改为了访谈。我们开设了“午后大访谈活动”。在评价体系修改与完善的不同时期,开设不同主题的访谈,如,在评价维度的设立初期,工作小组的成员邀请学生聊聊心目中的优秀同学需要具备的特质,同学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等等。在宽松的访谈氛围中,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认为有兴趣爱好也是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参考指标;有的学生认为诚实守信是衡量同学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汇总了以上的意见与建议,修改完善了评价的内容。我们在原有向上、向善、向美维度的基础上,对向善、向上、向美进行了细化:向上包括爱学习、守规则、乐探索;向善包括有爱心、讲诚信、担责任;向美包括懂礼仪、会鉴赏、能创作。这与之前的评价相比,不仅更具操作性,而且降低了对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比例,更为突出地通过学校的一些活、拓展课考量学生的学习习惯、品德等,使得体系更为完善,评价学生更为全面与立体(如图1)。

猜你喜欢

体系评价学校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学校推介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