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高产种植与施肥技术
2021-11-18
1向日葵生长需求
第一,对温度的需求。向日葵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较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其生长速度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出苗阶段的向日葵最佳生长温度为5℃,抽芽阶段的向日葵最佳生长温度为7℃,开花授粉阶段的向日葵最佳生长温度为20~26℃。第二,对水分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向日葵需水量较少,但在生长过程中仍然离不开水分,需根据向日葵生长速度、本地气温变化等供应充足的水分,确保向日葵顺利结实。第三,对光照的需求。向日葵对光照十分敏感,优质的光照条件能够加快向日葵植株生长速度、提高结实率,因此应为其提供充足的光照。
2向日葵高产种植技术
2.1整地选种
种植人员需根据向日葵的独特生长需求及本地区土壤特征,合理做好整地选种工作,确保向日葵的种植效果。首先,要尽快引入机械化作业模式,利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整地,保证土地酸碱度适中、降低含盐量。其次,做好向日葵选种工作,使用晾晒、浸泡、消毒等措施提升向日葵种子成活率。
2.2播种定苗
种植人员需采取措施加强播种定苗工作,提升向日葵播种质量,确保向日葵能够高效结实。首先,需严格控制种植穴深度,一般不应超出3~4 cm,每个种植穴放3粒种子即可保证出苗率。其次,应合理控制植株距离,避免密度过大或过小影响种植效果。
2.3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效果直接决定着向日葵种植质量,种植人员需根据向日葵生长周期,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例如根据向日葵植株生长情况,定期除草,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向日葵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肥料等。
2.4合理密植
向日葵植株高度可达到2.5~3.5 m,扎根深度较深、生长速度快,对其进行合理密植能够提升向日葵的生长速度,在保证每一株向日葵获取充足氧气的同时,促使向日葵群体生长效率得到提升。若种植密度过大,会出现光照、水分不足的情况;若种植密度过小,群体数量会大幅度下降,不但会造成土壤养分的浪费,还会导致整体产量的下降。因此,种植人员应根据个体生长需求,尽可能提升种植密度,确保养分光照等得到充分应用。根据花盘大小、结实率高低、不同位置的籽粒是否均匀饱满等判断个体生长质量,若个体生长情况不佳,可适当增加植株之间的距离;若个体生长情况良好但植株之间的距离明显过大,可适当减少植株距离,保证籽粒产量、降低向日葵皮壳率。
3向日葵施肥技术
为确保向日葵施肥技术的合理性,种植人员需对种植地块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在此基础上重视有机肥、尿素、硼酸、磷酸二铵等不同类型肥料的合理选择及使用,控制好施用比例,满足向日葵生长需求。
一般而言,就中国北方地区的向日葵施肥而言,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针对肥力不足的情况,每公顷施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4 989、4 467、1 875 kg;二是针对中肥力地区,每公顷施尿素、硼酸、磷酸二铵分别为4 690.5、43.5、3 652.5 kg;三是针对肥力较好的地区,每公顷施尿素、钙肥粉煤灰、硫酸锌分别为1 576.5、1.1万、15 kg。向日葵前期主要施加磷肥,而中后期则主要施加氨肥和钾肥,追肥以氨肥为主。
(河北省懷安县农业农村局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