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是未来
2021-11-18丁海骜
丁海骜
2021年10月28日,扎克伯格宣布把Facebook母公司改名为Meta的消息,在网络世界引发了一轮“欢乐”的讨论和批评——中国的网友发现其新Logo居然长得像某本土社交平台视频号的Logo;海外网友则是把Meta和Meat(肉)联想在一起,不断推陈出新各种双关语笑话;也有严肃的分析人士批评扎克伯格之所以为Facebook改名,无非是要转移外界对脸书丑闻的注意力,重塑企业品牌形象……
笔者无意去讨论扎克伯格为Facebook更名的真实原因和意图,只是按照简单的商业逻辑看:作为一家商业机构,Facebook虽然成功,但是其市场规模和商业模式,正在无限接近业务发展的天花板。因此可以想象,Facebook一定是需要寻找到新的方向,实现某些方面的突破,从而持续保持自身的商业价值。因此,此刻对于扎克伯格和Facebook来讲,“变革”远要比“坚守”更有价值。
这些年,我们看过的那些厂商“转型”
与Facebook情况类似,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整个IT技术产业和互联网领域的企业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变革和自我转型:无论是从IT技术入手,还是从产品、服务、商业逻辑等各个方面,努力寻找各自在未来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当然有些是主动的变革,有些是被动的自救。
当时间进入到2021年,以往的这些变革的结果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使得整个IT产业内部的市场格局和业务趋势,越加清晰。
“传统”大厂的转型总是更引人注目,而且其所经历的转型也需要面临更多的困难:原始技术积累、成熟有效的商业模式,以及体量庞大的用户群……这些曾经主导整个IT产业走向的大厂,急需解决的问题更加繁杂和棘手。其中,IBM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如果要给IBM此次转型人为设定一个时间节点,那么应该是2020年4月Arvind Krishna出任IBM的CEO。
在此之前,IBM于2013年收购SoftLayer,建立了全球性的公有云平台。此后,从2014年开始,IBM陆续投资超过100亿美金,基于开源项目Cloud Foundry推出了PaaS层云平台Bluemix。到了2016年,时任CEO 罗睿兰重新定义IBM :云计算与AI一起,成为IBM与时俱进保持业界地位的两个重要支撑。
彼时,虽然IBM已经形成了跨越IaaS、PaaS、SaaS全部云计算应用模式的产品组合。但是,当时IBM的云计算业务依然存在较为明显的能力短板:从技术和产品逻辑上讲,IBM缺少一个能够贯穿IaaS、PaaS、SaaS三个层次,并且将三层技术、产品和应用进行深度融合的平台和机制。直到2019年7月10日,IBM宣布花费总计340亿美元收购红帽的交易正式完成。
至此,IBM整个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准备已经就绪。Arvind Krishna的到来,将IBM的转型重点放在了企业战略实施和架构重组上。
Arvind Krishna就职第一天,在给所有员工的公开信中,就明确了IBM未来的战略方向:基于红帽构建一个混合云平台,将是“IBM面向未来提出的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愿景”,并认为这一“混合云平台”将成为IBM历史上继主机、中间件和服务平台之后的“第四个平台”。继而,对公司的组织架构,Arvind Krishna也做出了重大改变:将公司业务分成IBM咨询和IBM科技两个部分,并且将原IT基础设施服务部门拆分出来,单独上市——这一系列坚决、果断的架构和策略调整,成为IBM整体业务转型的关键。
到了2021年底,IBM企业内部的架构调整已经完成。Arvind Krishna在拆分出来的Kyndryl(中文名称:勤达睿)公司成立的新闻稿中表示:“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增长时代。今天的宣布,对于IBM公司、IBM员工,和我们的股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Kyndryl拆分是IBM持续变革中的重要一步,我们将专注于将领先的混合云和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及能力,带给全球的企业”。
从技术准备,到架构调整,再到公司拆分,IBM的整体转型步骤终于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留给行业的是一个真正全力主攻云市场、“轻装前行”的IBM。
与IBM情况类似的,还有微软。
微软的颓势,从1999年底市值创下6000亿美元峰值后,就一路走低,直到2013年时的2200亿美元。产品更新和技术迭代的持续低迷,使得微软在行业内被嘲讽为就是一个专门给电脑打补丁的公司。这种情况,直到2014年2月微软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到任才得到解决。
纳德拉上任后的第一个重大变革,就是重新定位微软的战略部署:传统的Windows将被作为一种服务工具,帮助微软触达更多的客户;同时正式宣布“云为先”的核心战略,明确云业务在微软内部的优先地位,集中优势兵力加大对云业务的投入。于是从2015至2018财年,微软云业务收入以每季度90%以上的惊人速度增长,迅速超越谷歌,成为与亚马逊平起平坐的云服务巨头。这使得微软这个靠技术起家的公司,拥有了重新站回技术舞台中央的机会。
2021年10月的数据显示,微软公司已经凭借高达2.49万亿美元的市值,超过市值2.45万亿美元的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股。
事实上,所谓“转型”,往往意味着企业已经感受到了成长的压力;而所有的转型成功——虽然没有人能真正预知未来——往往只能基于企业多年的积累和思考。但如果我们分析所有“成功转型”背后的底层逻辑时,不难发现,与以往单纯关注IT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和领先性不同,本轮IT行业转型往往遵循着:技术服务化、服务场景化、场景业务化的共性特征。也就是说,对于这些年我们看过的所有的IT企业转型的成功经验,最终都具有同样的特质:让IT技术最终落实到应用企业的现实业务当中,在此过程中,IT系统提供商的價值在于,通过场景化的方式,让企业用户了解IT技术的能力,并通过更贴近用户的服务模式,让企业用户真正获得IT技术所本应具有的能力。
无论如何,IT厂商自身的转型,意味着其在今天的时间点上,标注了一个未来的起点:过往的积累汇聚成此刻的转型,此刻的选择也决定了未来的模式。
应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蓝图
与IT厂商同样关注技术走向的,是企业级用户。只是与IT厂商关注技术趋势,目的在于抢先占据更好、更有力的竞争位置相比,企业级用户对于IT技术的关注,更多是处于自身业务需求: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技术中——如混合云、AI、物联网、数字双胞胎,甚至元宇宙等——找到可以主导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轴线”,也就是核心逻辑和目标需求。因此严格意义上说,企业对“技术趋势”和“技术对于业务价值”的关注,远大于对于技术本身。
“今年我们做的CEO调查显示,现在CEO们最关心三个关键词分别是:增长、数字化和效率。”高挺,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日前在解读Gartner发布的年度《2022年重要战略科技趋势》报告时强调,现在企业对于科技的期望,可以总结为:找到加速数字化的技术,赋能业务增长,和创建一个可扩展的技术底座来保证现金流和利润的实现。
根据企业管理者这三方面的需求,在Gartner的《2022年重要战略科技趋势》报告中,提出了“工程化信任”、“塑造变革”和“加速增长”三个主题及其对应的12项战略科技趋势。
高挺强调:所谓“工程化信任”,本质上是一组关于增强安全和数据处理效率的技术趋势,目的是帮助企业用户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也是企业实践数字经济的数据和技术基础;而“塑造变革”,则主要是回答“如何提高商业的韧性和效率”,以及如何创新地利用技术来加速数字化的问题;至于“加速增长”,则是通过数字化技术连接物理和虚拟世界,从而构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新的体验模式,或新的商业场景。
具体来看:“工程化信任”部分关注的技术趋势包括数据编织、网络安全网格、隐私增强计算和云原生平台;“塑造变革”所涵盖的技术趋势包括:组装式应用程序、决策智能、超级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工程化;“加速增长”所涵盖的技术趋势包括:分布式企业、全面体验、自治系统和生成式人工智能。
除了近年来曾被反复提及的技术性较强的概念——如数据编织、云原生平台等,高挺重点谈到了诸如“全面体验”所能给企业用户带来的新商业场景构建方面的思考:“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所谓体验经济的时代。本质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从传统的以营销为主的时代到了现在一个以产品为主的时代,也就是从营销时代转向了产品时代,因此产品力就成了企业赢得竞争力的关键。那么,产品力强这件事情该如何去界定呢?”
高挺以消费市场常见的手机为例,他认为虽然不同用户群对于手机的需求各不相同——有些人关注性能;有些人关注是否支持5G网络;有些关注拍照功能等——但是最终追求都是一样的:就是手机所能带来的体验,“这就是整个体验经济背后的逻辑。”高挺说,Gartner根据一个商品或服务在商业体系中所涉及到的不同人群,将“体验”本身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客户体验、用户体验、员工体验和多重体验。“而所谓全面体验,就是要求企业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借助一系列的数字化能力,为顾客、用户和员工进行数字化的赋能,从而通过产品和员工带给顾客更好的体验。”
显而易见的是,Gartner的年度《重要战略科技趋势》报告,实际上更像是按照企业一般的IT架构,从下向上,提供了一个从基础架构、应用开发与运维,直到企业整体数字化业务模型的完整框架和构建逻辑。其价值在于,能够帮助企业用户的管理者,迅速将IT技术与企业的现实经营需求进行链接,因此既是一个路线图,也是一套方法论。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12个趋势全部都是平行的,并不存在优先级。”高挺强调,对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和处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的企业而言,其需要保持一个统一的指导方针和转型思路,那就是首先要数字化、其次要开创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至于具体的执行步骤和方式,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量身定制。
写在最后
很多人说:未来已经到来。按照这个逻辑,我们的现在直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无论是对于IT厂商自身,还是对于更广大跋涉在数字化转型进阶道路上的应用企业,当下的一个决定就意味着未来能否有值得期待的收获。
过去的,也許是经验,也许是教训,或者是传奇;未来,也没有人能真正遇见。唯有当下,可以把握,也值得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