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剑士
2021-11-18莉莉陈
莉莉陈
我决定把自己逼到绝路上。随机从一副牌里抽出一张,写篇文字。我会抽到哪张呢?是司令,红桃K,还是什么也不能代表的数字牌,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逼自己。天气阴沉,窗外弥漫牛奶状的空气,我脑袋里一片空白。我没有想生,没有想死,没有想天空,也没有想大地,就是一种空。我想如果抽到一张梅花六该写什么,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写梅花六,像梅花六这样的牌有40张吧,如果不算老A就是36张,这样36张雷同的牌该怎么写,我真的没有办法。我开始找牌,我从卧房找到客厅,再找了家里其他两个人的卧房,都没有,餐厅与书房也没有,我们家没有这种集体游戏的玩具。我晚上一般看书冥想,大他埋头在电脑中,小他做作业。我在小他的房间里看到了一叠牌,是游戏牌,画着花花绿绿的图案。
一件事情既然决定做了,那就必须去做。一件事的做与不做与意志有关,虽然结果还不能预料。拿着那副游戏牌时,我仍然在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或许是,如果牌可以写的话,就没有什么不可以写了。什么都可以是世界的中心,什么都有寓意。谁都可以是故事的核。当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我站在窗前,其时窗外弥漫着浓稠的空气,它像白色浓汤一样,几乎可以用杯子盛起来喝。但阳光仍从其间透出来,有点无力,但确实是阳光。我极其慎重地洗了洗牌,然后左手平端,右手从中抽出一张。我几乎是屏着气,抽出了那张牌。
亚马逊剑士,那上面写道。看上去像个男人,肌肉发达,二头肌鼓鼓囊囊,满头火焰般的长发怒放,但他同时又长着高耸的乳房,乳房上罩着个蓝色的类似胸衣的东西。脸辨不出男女,鼓而突的大眼,隆鼻小嘴,男性征与女性征同样显著。图片下面有行小字:这张卡进行战斗时,这张卡的控制者所受的战斗伤害由对方承受,攻1500,守1600。我不由得去看了看这张卡的前一张与后一张,从概率来说,抽到这两张也完全可能。前一张是二重魔法,后一张是奇迹的复活,更看不懂是啥。至少亚马逊剑士还是个人。
我知道南美有条亚马逊河,图片上看像一条回旋的丝带,那儿有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热带雨林气候,植物茂盛、人烟稀少;网上还有个亚马逊书店,书目很多,我去买过;其他关于亚马逊三个字,我了解得就很少了。那么亚马逊剑士到底是个什么鬼呢。
我只能上网搜索,输入关键词后,左边跳出来一列推荐文章,右边有张跟我的卡片一模一样的亚马逊剑士图片,上面解释道:亚马逊剑士(4星/阶),《游戏王》漫画中孔雀舞使用的怪兽,擅长用剑战斗的女战士,即使是很重的剑也能单手挥动。我概括一下,就是“能挥动很重的剑的女战士”。原来是女的。仔细看看,胸大腰细,小脸大眼,英姿飒爽,还不就是个女人嘛。她手上的剑在画面中只有一个剑柄,但从剑柄的粗壮程度,可以判断这是一把身形巨大的重剑。我有点儿对她肃然起敬。
不过除此之外,没有了其他文字介绍。我将目光转回到左边的推荐文章上,这儿推荐了这么一些文章:
演员“潘金蓮”因戏生情,与“武松”在一起,如今47岁生活太滋润
1992年平远事件:3000多武警剿匪81天,缴获的武器够装备一个团
江姐儿子定居美国,记者问他为何不回国,他拿出了一张老照片
清兵怎么处置太平女战士的“骑驴”,只是最简单的,其二难以接受
孟晚舟顺利回到祖国
李时珍称它为“男人回春宝”,效果让人脸红,50岁以后要多吃
是因为我搜了“亚马逊骑士”,大数据判断我的欣赏趣味而推荐的这几篇文章,或是这几则新闻跟“亚马逊剑士”有点儿隐秘的联系,又或者网上本充斥着这样的东西,只是我凑巧搜索了下被我点到了?
既然是推荐给我的,我总得打开来瞧瞧吧。避过“潘金莲”那篇,点开“1992年平远事件:3000多武警剿匪81天,缴获的武器够装备一个团”,里头写道:1992年8月31日,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的指示下,云南省正式对平远街开展大规模严打斗争。当时接近3000多名武警官兵在村内、村外都严防死守,设卡堵截,甚至连山间小路上都有巡逻兵,可以说为了打击贩毒分子,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激烈的武装镇压战斗直到1992年11月18日才结束,历时81天的“严打”行动最终以胜利告终。这便是震惊全国上下的平远事件,事后据统计这次突击禁毒行动共收缴海洛因896公斤,鸦片85公斤,非那西丁93公斤,枪支964支(其中军用枪353支),各种子弹4万发,手榴弹、手雷、地雷278枚。有个“女枪王”林红玉一人就交枪126支,可见这里的标准,当时缴获的东西早已可以装备一个团了。
有很多网络文章写得像松掉的皮筋一样,还带着一种奇怪的腔调,捏着鼻子才读得下去,这一篇的语言算是干净利落的了,事件也说得很清楚。网页里没说敌我双方死了多少人,我也没去查,查出来的数字也未必会正确。但想一想,对方有千把支枪,这样的杀伤力之下,死伤的人,肯定是个比较惊人的数字。小时候,我见过父亲从朋友那儿借来的猎枪,柚木色的细长枪身,黑铁的枪托,父亲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摸都不让我摸一下。父亲只捧出一小把子弹,让我摸了摸,圆圆的铁砂球,沉甸甸的,看上去好像杀伤力并不大。父亲却说这把枪厉害着呢,能把狗头熊打个半死。我猜父亲并没有开过枪,也没有真的拿着枪去打个猎物,也就是给我们开开眼。
那时候,大家好像挺崇尚武器,有时哥哥们会带一把刀回家,包在一张牛皮纸里,抽出来,刃口亮闪闪的。父亲一边责备不该玩刀,一边忍不住摸摸刀刃,试试是否锋利。
现在,我再没有见过与武器有关的东西,最多也是菜刀罢了。
在搜索引擎的检测中,大概这篇文章里的“女枪王”跟“亚马逊剑士”有点儿联系吧,接着往下看:“在这里的人们不必要办身份证,不执行当时的国家政策,种地不交粮,经商不纳税……是国家‘法外天地的存在。”
我大概有点儿明白,这个“女枪王”是为了她心目中的“自由”而战,为了“自由”买枪,为了买枪贩毒,或者反过来,为了贩毒买枪,为了买枪建立独立规则。或者她已经把小小的平远街看成一个独立自治的所在吧。但是,自由的边界是他人的自由,当平远人的自由侵犯了他人的自由之后,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不道德的。所以这种“自治”注定是要失败的。这是一个失败的敌方的“女战士”。我认为她代表不了正义的亚马逊剑士。
嗯,我意识到自己赋予了亚马逊女剑士一种意义,她应该是勇敢的、不畏死的,同时也是为正义而战的,那么正义是什么呢?柏拉图认为,各尽其职就是正义;乌尔比安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应有权利的稳定的永恒的意义;而凯尔森的观点是: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既然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一种行为、状态是否正义就涉及三个要素:人、社会和与人直接相关的事物。至于何种行为与状态是正义的,用不同的标准、角度和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其观察和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不同的。所以正义是一种维护某种秩序的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某人的思维,可以是某人的行动,也可是某种表述出来的评判标准。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越发地腐败,搜刮百姓,杨秀清、石达开、洪秀全等一干人组建兵力,太平天国应声而起。他们打起的口号是无论男女,凡有田地都可以分得,男女老少皆为兄弟姐妹,不分彼此。为此,就在1851年的时候设立了女营,之后就出现了许多女子开始参军的情况了。”在“清兵处置太平女战士”这篇文章里,可以看到当时提出的口号还是挺正义的——符合大多数人获得合理社会分配、得到平等地位的需求:有田同耕,是中国农民几千年的心愿,女子参军,更是把千百万妇女从灶台前拉到了跟男人平起平坐的地位,更别说洪秀全说女子也可以考状元了。这大概是洪秀全将基督教义本土化比较成功的地方。总之,不管动机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确实招了很多女兵——据说有十万人。十万个“花木兰”,可见这个口号的煽动力量还是蛮惊人的。
这些女兵十分勇猛,她们不像普通汉女一样缠足,被清军称作“大脚蛮婆”,视之为洪水猛兽。网上说:“这些女兵在打仗的过程中,每战她们先一起拜天帝。淡妆出阵,挥双刀,锋凛凛落皓雪。乘绛马,鞍腰笼白氍毹,长身白皙,衣裙间青皓色。临风扬素腕,指挥女军,衫佩声杂沓,望之以为天人。”有些夸张了,但女兵负责防守、筑城、运输、建筑工作,在一些战役中参战并发挥巨大作用,是可以肯定的。
那个时候,常常是一家子参军,参了军还可以常常见到家人,大概是女子积极参军的原因之一。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还真开女科取士,取了位女状元傅善祥,中状元的那年才二十岁。在由唐至清1300多年的科举史中,有592个文状元,118个武状元,女状元却只有这么一位。确实是颠覆式的变革。
只可惜运动失败了,在取得局部胜利后,领导高层们马上就忘了初心,没有继续完善自己提出的精神纲领,提出合理的社会改革方案,不思进取、追求享受,在美女堆里滚得不亦乐乎,内部还要自己人斗自己人。据说天王洪秀全进入天京以后,为自己的后宫由上到下设置了“王后”“爱娘”“嬉娘”“妙女”“姣女”“姹女”和“元女”等一千余个名位,并且将之如数纳满;东王杨秀清一人就娶了66位妻妾……到这会儿一看,口号毕竟只是口号,只费了几张宣纸、几滴墨水而已,当不得真的。所谓的正义,只是一面猎猎作响的经不起深究的破旗帜罢了,那么,那些女兵怎么了呢?
“等到这些清兵玩腻了她们,就会被拉出去游行,安排她们‘骑驴,游行一圈下来呢直接就会被磨烂……”“在处决一些年轻的少女时,清军的刽子手特地将她们倒吊起来,剥去全部衣裳,随后用利刃剖开她们的肚子。他们剖开女兵的腹腔后,便将手伸进去将心脏取出。往往被杀害的女兵还没有断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脏被刽子手取走。”
一个字,惨。
有人说口号就是“利用庸众的无知,把自己的战略诉求口号化”,那些最终没有实现(甚至背道而行)初期纲领的起义,都可以归入这一范畴吧,口号一定要通俗易懂,没文化的瘪嘴老太太也能听懂;能唤起共鸣(主要是让占大多数的农民兄弟共鸣);能朗朗上口,最好还能编成歌曲传唱。如果带着些煽动性就更好了,如秦朝时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口号不能代表完整的纲领。回头再看洪秀全,他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考了很多年秀才,都没有考上——如果他考上了,可能就不會造反了,所以他似乎一直比较排斥知识分子,这可能也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后期他在思想意识形态斗争上,完全弄不过那些进士及第的老狐狸。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里说太平天国不仅是大清这个王朝的知识敌人,也是中国这个文化体的敌人,“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孔子、孟子知道了,也会在地下痛哭失声。“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在双方的洗脑比赛中,洪秀全完败。
太平天国的女战士们,是这场历史纷争中的泡沫,她们挥动着重剑,却不知道砍下的是自己的脑袋。为之扼腕长叹而已。
接着读“江姐儿子定居美国,记者问他为何不回国,他拿出了一张老照片”。照片里江姐的眉毛描得细细的,烫着时髦的波浪卷发——跟以前在宣传画里看到的干练形象完全不一样,看上去是个很温婉聪慧的女子。她的身边站着笑容灿烂的彭咏梧,一张小圆脸、戴着小警帽的彭云被他俩环在中间。在重庆时江姐跟彭咏梧扮作假夫妻,开展地下工作,后来两人正式结婚。彭牺牲后,她接手了《挺进报》的一部分工作。
发在《挺进报》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里提出了八项基本政策,主要有: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倒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逮捕、审判和惩办内战罪犯;废除独裁制度,实行人民民主制度;废除腐败制度,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没收官僚资本,发展民族工商业;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否认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等等。句句深入人心。
有人说,正义是人类社会普遍承认的崇高的价值,是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活动、思想和制度等。但理性的人应当知道:这种绝对正义是不可能存在的,如同世界是可知的,人有无穷的认知能力,而世界永远不可能被完全认识,借用凯尔森的话:“正义是一个人的认识所不能接近的理想。”所以世界永远在不断探索与前行的过程中,此是后话了。
彭云三岁时,江姐被杀害。她在给谭竹安的信里写道:“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短短的一封信,多次涂改。在她的认知中,理想的意义高于生命的意义。一个人奉献生命即是最高奉献。那年(1949)她29岁,我去本地烈士纪念馆时,看到烈士的年龄大多在20与30岁之间,多是青春热血的年纪。江姐赴死的时候,唯一舍不下的,大概就是她那幼小可爱的儿子,在网上看她那封涂涂改改的竖版信时,很庆幸这样的手书还能留存下来,这封信让我觉得江姐更真实和饱满起来。
她死后,儿子彭云由其大妈抚养长大。照片里的彭云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他定居美国,是美国公立大学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记者问他“应出版社之约去美国出书之后为什么会一直留在那里”,彭云答:我这个人就是想做点学问,别的方面没什么太大的志向,一开始也没想留在美国。后来研究做得还算可以,就这么做下去了,回国的事也就拖下来了。从研究的内容来说,当时感觉国内比较看重两头,一头是纯理论,一头是完全应用,美国学校里大部分是做中间段,比较适合我。“我从小就不是特别爱说话。我这个人就是爱念书,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踏踏实实做点学问。在现在这个学校虽然也很忙碌,但是很安静,环境宽松,适合我。”对记者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问题,他解释着。
他说:总在想该不该回去。也曾经努力过,但想不好回国做什么,似乎找不到着力点。原来想做出大东西就回来,但还没等做出来就老了。问他“怎么看待母亲的遗愿”时,他答:母亲可能还是希望我能在国内发展好一点吧。但只要我不做坏事,没做对不起国家亲人朋友的事,我想她也不会责怪我,但遗憾是有的。360百科对这段问答的描述是:“对于江姐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遗愿问题,彭云坦言:母亲的遗愿我只做到了一半。”搜索网页,对这段问答的记述多多少少有些差别。我仔细看了彭云照片中的模样,笑容温和平静,他的脸型跟江姐的很像,只是江姐的圆圆的,显得可爱,而他的有一些棱角。
打开“孟晚舟顺利回到祖国”的新聞看了看,孟晚舟着一身红裙从舷舱出来,走过长长的红地毯,挥手致意。看来搜索引擎把她跟“亚马逊剑士”也对应了起来。机场上有许多人拉着横幅,挥舞着小红旗迎接,让人的情绪不由得跟着激动起来。有些文字与图片就是具有这样的魔力。
最后点开“男人回春宝”这篇,它说道,常吃男人三宝——鹿鞭膏,男人威猛精气十足,从根本上改善体质;用它炖肉炖汤,好处特别多!比如——从前软秧子,现在硬将军;以前等着硬,现在硬着等;以前毛毛虫,现在大巨人……通篇文字附着鹿鞭膏仙女的三妹的照片。文章中说三妹祖上,曾是朝廷钦点的东北鹿鞭丸贡品供应户,从清朝起,就给皇上采鹿鞭丸。三妹是弯眉大眼的典型美女长相,笑容娇美无辜,如今这世上,多的是这样的女子吧。毕竟练出一身肌肉挥动重剑太累了。
【责任编辑黄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