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古诗的“诗情画意”
2021-11-18尤晓岚
尤晓岚
中华经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诵读经典诗词,能够涵养小学生的纯净心灵,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高尚的人格,传承中国精神。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而且小学生随着年级的不断増长,所学诗词的数量、类型也日渐増多。基于此,我尝试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突破“读读”“讲讲”“背背”的傳统教学模式,还原古诗的“诗情画意”,提高学生的诗词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诗词内容与精神的理解。
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探究背景,进入诗境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因此,教师必须向学生详细介绍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经历,帮助学生从中获悉作者的性情特点及写作特色,这样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就更加全面且具体,对情感的把握也会更准确,也能为吟诵和理解诗歌打下良好基础。可以说,充分了解诗歌写作的历史背景,是进入诗歌意境的前提,也是进入诗歌意境的一把钥匙。
例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如果不对诗歌背景加以探究,这首诗会被当作一首典型的乡愁诗来教。其实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懒的王安石,在经历了罢相的坎坷后再次被起用,他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的赴任是勉强的、违心的。显而易见,他在这种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字里行间也就难免贮满忧郁、伤感、消沉之情,也不免表达出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的深深眷恋之意。
七分古诗三分读,抑扬顿挫悟诗情——诵读成韵,领悟感情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更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讲究节奏,音韵优美 一般来说,古诗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五言有“二三”节奏,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七言有“二二三”节奏,如“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清天/夜夜心”(《嫦娥》);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把握感情,找准基调 如描写慈母情深、游子至孝的《游子吟》一诗,我们只需简单疏通字词,在反复吟咏之间即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慈母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
借助想象,积淀修养 对于处在审美能力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通过吟咏古诗可以提高想象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古诗是作者由生活到文字、由面到点的结晶物,而通过驰骋想象,展开联想,将这“点”再次还原成“面”,甚至可以扩大,从而得到深刻的审美体验。例如,杜甫在《春夜喜雨》一诗中把春天的细雨人格化,即随着春风一起悄悄地飘落大地,滋润着花草树木,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为此,我引导学生在诵读时想象春雨飘落时烟雨迷离,而草木则在细雨中欣欣向荣的婉约景象,从而将作者对春夜下雨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炼句琢字剥数层,运思造境会诗意——精析词句,体验情感
创设胜境,感受诗情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融入诗歌的意境,设身处地感受诗歌的意境、情趣。例如,《山居秋暝》是一首“诗中有画”的佳作。诗中蕴含着构图之美:画面上有山有水,上部是晴空、朗月和隐约的山峰,中部是苍劲的松林和林间的清泉、山石,下部是山脚的竹林和林边的荷塘。其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诗人以“竹喧”“莲动”为引,带出浣女、莲舟,描绘了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面对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诗人仿佛觉得自己也被洗净了一般,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安静纯朴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既然诗人是那样的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吟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诗句。
品味哲理,感悟意境 古诗中不乏借景抒情、借景喻理、借物喻人的佳作。通过欣赏和回味,我们不仅能体会到诗人的雄浑气魄,也能感悟出许多做人的道理,并从中感悟到诗歌的意境美。例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提出“问渠那得清如许”的问题,并高兴地自答道“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题目为“观书的感想”,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活水与读书融合,更是将美的意境升华: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补充。
改写文字,领悟内涵 古诗短小精悍,内涵丰富,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材料。教师在开展古诗教学时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开拓学生思维,展开丰富联想,发展语言文字水平。对此,我尝试让学生改写诗歌中的某个字,再与原词进行比较。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有些字是很值得揣摩的。其中,“又”字要表达的是:无情之春风尚且知道一年一度“又”回江南,而作为对故乡情浓意切的诗人,却恰恰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里有自责,更有着人生的无奈,还有着对前途的担忧。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于是,我请学生对“又”字进行改写:有的学生改为“已”,有的学生改为“再”……然后,师生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最终认为“又”字融情于景,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乡愁的自然流露。把握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后,再来看诗的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一水间”和“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只隔”,显然在情感上与“又”一脉相承,写的都是家乡虽近在咫尺,却不能像春风一样,一年一次定时地又来相会,知何时再能相见的怅惘之情。所以,我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注重朗读,也要注重品味语言,赏析诗句,整体把握,在精讲中再现古诗的诗情。
美文描绘入诗情,乐声画笔展画意——创设情境,引入意境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诗情。
散文描述法 运用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式的语言再现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或形象。例如,在学习古诗《村夜》时,我为学生朗读了这样一段散文: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我独自来到门前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快被带入诗歌所营造的美妙意境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诗歌的兴趣。
音乐烘托法 “音乐和诗词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翠绿的叶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妙的音乐能引发学生无尽的想象。在古诗朗诵时配以音乐,让音乐走进古诗,用音乐来诠释古诗,能够充分烘托气氛,让学生在悦耳的音乐中展开联想,引入意境。小学古诗音乐欣赏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古诗音乐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教师要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认真聆听古诗音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天空中翱翔,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绘画激趣法 利用古代山水画、课文的插图或教师绘制的简笔画创设情境,演绎古诗。大凡名家高手,无不倾心于“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他们往往以精美的文字,勾画出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卷,给人以悠悠不尽的美感享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后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例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樹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荫、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课堂上,请学生跟着教师一起边吟诵诗句,边画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看到在自己的笔下诞生的“小池”图,学生怎会不对这首诗歌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总之,要将学生引入诗歌的意境,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进入课堂,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融诗人之情、教师之情于一体,以浓蕴炽热之情去熔炼学生之心,情到深处,诗人、教师、学生共鸣。果真如此,定能让学生真正走入“诗情画意”之中。长此以往,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潜移默化,陶冶性情。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城中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