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你的生命线
2021-11-18贾琦
贾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球,“发热、咽痛、咳嗽……”一时间都成为敏感词汇,绷紧公众的神经。呼吸系统疾病也随着疫情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不仅仅负责呼吸
吸气、呼气,一呼一吸,是你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每天都要用身体里的多块肌肉完成20000~30000次的呼吸。负责呼吸的呼吸系统,开始于鼻和口腔,经气管延伸至肺。
除了负责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呼吸系统还具有发音、嗅觉,协助静脉血回流,以及内分泌等功能。简简单单的呼吸系统,却是你我的生命线。
我们的呼吸系统分为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以喉的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注意:不少人以为环状软骨就是喉结,其实不是。环状软骨位于喉结的下方,从外面看是在颈部中间偏下的位置。
上呼吸道由鼻、鼻窦、咽和喉组成,是气体进入肺脏的门户。鼻腔的内面有一层血管丰富的黏膜,可对吸入的空气起到升温、加湿的作用。黏膜分泌的黏液和鼻毛可以清除吸入的灰尘颗粒,有助于清洁进入肺部的空气。我们平常打喷嚏,其实是鼻腔受刺激后的自主反射,有清洁鼻腔的功能。
咽是食物通过的必经之路,也是进入下呼吸道的门户。咽功能正常是食物及口腔分泌物不流入呼吸道的基本保障,避免呛咳和肺部感染的发生。鼻腔下方、口腔后方是我们的“发音盒”——喉腔。两侧声带位于喉腔,声带间的区域为声门。声门下黏膜如果出现组织疏松,炎症时易水肿,容易发生喉头水肿,引起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
声门也是肠胃和气管之间连接的重要过渡器官。一般进入气管的颗粒物被气管表面的黏液和绒毛清除后,会有一部分通过声门进入消化道进行处理。
下呼吸道指的是各级支气管。支气管反复分支形成小的气道,气道整体像一棵倒置的树,称为“支气管树”。人体的支气管通常分为23级,前16级为传导气道,除了传导气体,可进一步对空气升温、加湿。空气湿化有1/4是在下呼吸道完成的,其余3/4在上呼吸道完成。气管内黏膜层可分泌黏液,清除尘埃和异物,以保持呼吸道内的空气清洁。
肺由实质组织和间质组织组成。实质组织包括支气管树和肺泡,间质组织包括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等。肺泡是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每侧肺有3亿~4亿个肺泡,吸气时总表面积可达100平方米以上,为气体高效率地交换提供了保障。肺泡由肺泡上皮和肺泡隔组成。肺泡上皮的Ⅰ型肺泡细胞呈细长状,为气体交换提供稀薄的扩散表面;Ⅱ型肺泡细胞呈立方体状,可产生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止呼吸时肺泡塌陷。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构成肺泡隔,内含密集的毛细血管网,以及弹性纤维、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神经纤维等。
简简单单的呼吸系统,却是你我的生命线。
多个疾病的“重灾区”
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接触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疾病的“重災区”。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以及如今备受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普通感冒是一种轻度、自限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等。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首先黏附于鼻咽部的受体,并借鼻腔的黏液纤毛运动达到后鼻咽部。病毒迅速复制,48~72小时病毒滴度上升至最高峰,鼻黏膜上皮细胞不断脱落,但上皮的内层仍然保持完整,细胞边界的结构正常。感冒期间鼻分泌物中激肽、白介素-1、白介素-8水平升高,可引起呼吸道黏膜水肿、充血、渗液,表现为鼻塞、流涕的症状,我们称为“卡他症状”。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引起发热及严重并发症,通过多休息、多喝水、清淡饮食,以及服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一周左右即可恢复。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会首先吸附于含有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这种受体存在于支气管上皮组织和Ⅰ型肺泡细胞、Ⅱ型肺泡细胞、肺泡巨噬细胞上。病毒侵入细胞后会迅速复制、增殖,除破坏侵入的细胞外,还会侵袭免疫系统,进一步损害我们的组织和器官功能。患者临床表现比较重,甚至可能出现肺炎等并发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通过特定蛋白结合人体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2)受体进入细胞内。ACE2受体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细胞的表面。研究发现,人体的Ⅰ型肺泡细胞、Ⅱ型肺泡细胞、支气管上皮和血管内皮等多种细胞都会表达ACE2。病毒通过受体与细胞结合后,迅速复制、增殖。病毒少量复制时可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但大量复制的话,机体则难以清除。
此外,空气污染、吸烟、衰老等因素导致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气道疾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与此同时,肺间质性疾病也成为“时髦”疾病,肺癌更是位居恶性肿瘤的首位。不仅如此,各种新发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出现,正不断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挑战。 (编辑 王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