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的育苗技术
2021-11-18张军
张军
摘要:文冠果属于木本油料植物,并且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油料树种,其种子的含油率可高达36%,种仁含油率高达66%,因文冠果油质较好的特性,被广泛的应用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文冠果具有收益期长、结果早、材质坚硬、油料产量高等优点,同时也可绿化环境,为我国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文冠果;育苗技术;种子处理
0 引言
文冠果的生长特性较强,在我国广泛的应用在造林的工作中,同时其较强的生命力也与完善育苗技术密不可分,在育苗的过程中,为提高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对其选种繁殖、种子处理、播种技术的选择等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管理,保证文冠果木苗可健康生长。
1 文冠果生物学特征
文冠果天然分布主要呈丛生状,成年树木高度能超过8m,因各阶段的生长情况不同,树龄较高的文冠果树皮呈灰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紫红色。较特殊的是文冠果种子近球形,呈黑褐色,受自然条件、气候温度等因素影响,文冠果的花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属于强阳性树木,在各阶段生长的过程中还需注重病虫害防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角度分析,必须在此方面认真考虑,种植方式与管理措施要合理,才能保证整体效果。
此外,考虑各地区的基础条件不同,在种植工作开展前也需注重实地勘察工作效果,此阶段所产生的信息数据较多,为保证信息数据精确、完整,引进先进技术与配套设施,能一边勘察一边记录信息数据,只有对文冠果生物学特征全面掌握,才能为其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2 文冠果的繁殖方法与种子处理
2.1 文冠果的繁殖方法
文冠果具有易繁殖、生命力强等特点,因此可选择压条、嫁接、播种、插根等方式进行繁殖。文冠果的果实成熟期在8~9月之间,所以在采摘果实时,要选择生长健壮、枝条茂盛、无病虫害的文冠果树采摘,采摘时要注意采摘果实开裂的,需要在采摘结束后,首先要去除果皮,然后将其置于通风阴凉处,最后干燥储存[1]。
2.2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需要对文冠果进行处理,因其果皮较厚并含有一定的油量,会导致吸水困难的现象发生,所以可选择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第一,湿沙埋藏。其处理的时间应选在立冬前后,种子处理地点选择造背风阴凉、排水较好、地势高、干燥处,然后确定好處理位置后,在此处向下挖深60~70cm的深沟,宽度由种子多少而定,在其沟底要铺置5cm厚度的湿沙,将混拌2~3倍湿沙的种子放置于深沟内,埋至距离地面约10cm左右,在覆盖湿沙直至地面,同时地面覆盖层要铺设成屋脊形。若种子处理数量较少,可选择将种子与湿沙混合后装入容器中,然后将其埋入湿度变化不大的背阴处,在下一年化冻后,上下翻动种子,若极其干燥可以淋洒适当水量,待完全吸收后即可播种;第二,快速催芽,首先选择一些优质种子,在播种前15d左右将种子放置与45℃水中浸泡,在浸泡时要进行搅拌,温度降低后在浸泡3d,每天都要换水一次。待浸泡完成后将种子捞出,放入筐内,在种子表面铺设一层湿草帘,并置于室温为20~30℃空间内进行催芽,同时每天都要翻动1~2次,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在种子出现裂嘴后进行播种。
3 育苗技术
3.1 播种育苗
文冠果播种时间一般会选在每年的4月中旬,土地播种量为15~20kg/667m2。采用大垄双行或作畦的模式进行种植,其中大垄双行每株的点播距离为10cm;作畦每株株距为15cm,行距20cm,然后采用刨穴进行播种,每个穴位点播一粒种子,然后在其上覆盖2~3cm土壤,轻度压镇。在播种前也可对施种田地在前一年冬季施入农家肥,保证土地含有充足的养分;在播种种子的过程中,种脐要平放,有助于种子更好的扎根,在播种结束后,要进行浇灌,为幼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浇灌时要注意浇水频率,防治幼苗根茎损伤[2]。在幼苗生长至6月份时,应进行追肥,施加肥料可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基肥,另一种是根外追肥,施加合理的肥料可促进文冠果快速生长。
3.2 插根育苗
插根育苗技术一般在春季开展,主要是利用文冠果起苗后残留地下粗约0.4cm以上根茎或者挖取健康文冠果老树的根进行育苗,并对其长度截成为10~15cm的根段,以此作为插根。在插根过程中,要将苗圃翻耕,深耕至20~25cm,并且对土地施加基肥约3000kg/667m2,作为床或者垄。插根每株之间的行距设置为10cm*40cm,以此开缝,然后将插根置于缝中,同时要注意其顶端要低于地面2~3cm,插根结束后进行合缝、浇水、沉实,当地表晾干后,在对周围表土进行松动。在插根后20d左右就开始萌芽破土,当出现很多幼芽时,需选择一个最健壮的留下,然后将剩余全部摘除。
3.3 容器育苗
在文冠果育苗过程中,其中容器育苗的成活率可高达94%,因其较高的成活率,也被广泛的应用。容器育苗容器主要以营养袋、营养砖、营养杯、营养钵等;同时也需要对培养的土壤进行配置,要选择自然土壤或者泥炭土加入有机肥料的营养土,其中营养土主要的配置成分为60%表土、30%粘土、10%有机肥等,然后将配置后的营养土混合均匀,并在每100kg营养土中假如0.25kg赛力散,对土壤消毒,最后在加入一些适量水分,保证营养土的湿度,在将其放置于营养袋或者其他容器中,进行压实。
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将选择好的良品种子放置在容器内,每个容器中放入1~2粒即可,如种子颗粒较小或者品质较差,则需点播2~5粒,确保种子可以正常发芽,在放入种子时,要避免将种子位置重放。播种后对种子表面覆盖厚度为0.5~1.0cm的营养土,然后在其上再次覆盖一层细沙,防治板结。容器中出现的间隙需使用细沙或者碎石进行填充,并对其喷洒一次清水;选择播种育苗的时间应与造林季节相符合。
在容器内种子播种后,应对其喷洒水分,确保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若喷洒水分的过程中,导致种子外漏,应使用营养土对其进行覆盖,然后对发出的幼苗要定期检查,是否存在病虫害,避免影响幼苗成活率的情况发生;待幼苗长至一定高度后,即可将其移栽出圃。
4 文冠果病虫害防治
因文冠果自身生长习性与规律等有一定特殊性,考虑苗木种植后的生长情况,还需在日常管理阶段对病虫害防治工作引起重视,各地方林业部门发挥工作职能,组建专业化的技术小组、监管小组等,把各项政策、防治措施等加大宣传力度,建议在实践中为种植户专业指导,强化种植户创新理念与技术能力,在各项工作开展阶段均能加大现代化技术应用力度,经种植理念优化后保证工作质量。
再加上文冠果在不同生长期时所面临的影响因素较多,建议在日常管控中强调病虫害防治,全面实施防控技术、治理措施等。本文从根结线虫病、刺蛾等防治方面展开探究,提出相应措施与方法,可对文冠果良好生长带来积极影响。
4.1 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又称“黄化病”,此病害一旦发生后就会大面积地扩散,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地危害着植物生命。为保证此病害防治效果,必须从根源处深度分析,掌握引发此病害的具体原因。一般情况下,是文冠果根颈存在线虫寄生,易发生在幼树、苗木中,肉眼无法清晰地分辨线虫。而患病后的果苗叶片颜色会逐渐变黄,地上部分不再生长,最终引发果苗死亡。
对此情况,需结合病害的危害程度与严重情况综合探究,采取适合的技术与措施有效治理。建议先控制苗木播种深度,在苗期阶段要注重日常除草、浇水、施肥等,种植后要对当地自然条件全面掌握,在雨季时期要做好排水工作、在干旱时期要定期、定量地灌溉,避免在此条件中发生病害问题。此外,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及时发现苗木异常情况,要对异常苗木细致分析,在必要条件下可拔除,并集中转移到规定的位置统一处理,考虑深埋后对土壤、水源等污染,为避免线虫影响周围生态环境,可选择焚烧的方式有效处理。并对林地进行统一地杀虫处理,建议使用克线丹颗粒剂,每次使用量可控制45~75kg/hm2,始终都遵循“因地适宜”治理原则,并最好前期防控工作,才能在根源上杜绝与解决病虫害问题。
4.2 刺蛾
刺蛾对文冠果樹叶片有极大的危害,也是北方地区发生率较高的害虫之一。害虫主要以树木的树叶为主,啃食后的叶片呈网状,因叶片被啃食后只剩叶柄、叶脉,树木无法自主完成光合作用,直接影响到树木生长健康。同时,在刺蛾爆发阶段还会把树木的叶片全部吃光,成为树木枯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最主要的基础条件就是对防治技术引进与应用,建议在不同季节中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与方法。例如:在冬季时期考虑温度下降后树木生长情况,是因刺蛾寄主叶片会脱落,在日常管理阶段能对已经受损的树叶及时处理,并在虫茧时期就全部摘除,主要方式是对树木修剪、整形等。再分析刺蛾成虫后的生长习性,因其对光线有一定的趋向性,建议在成虫期选择黑光灯进行诱杀,既不会对树木生长产生影响,又可大面积地防控病虫害,避免此类病虫害问题持续性发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冠果在我国得到广泛种植不仅因其较高的产油量,还因树种具有绿色环境的功能,对于推动我国绿化工作的持续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冠果还具有很多优势,也运用在我国多个领域中,所以积极开展文冠果的育苗技术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且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育苗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利于提高文冠果幼苗的成活率,加快我国经济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韩学会,霍金.文冠果育苗栽培技术[J].黑龙江科学,2020,11(18):102-103.
[2] 纪楠楠,晁龙军,王蒙蒙,等.文冠果工厂化育苗组织培养技术体系建立[J].分子植物育种,2020,18(8):2671-2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