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下经济种植模式及问题分析

2021-11-18杨学伟

新农民 2021年28期
关键词:种植模式喀斯特林下经济

杨学伟

摘要:喀斯特石漠化一直是世界环境问题中的重难点,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我国的一些南部地区,石漠化现象严重,这就导致了土地利用率低下,生态系统的循环能力变弱,人地矛盾尖锐,大大制约了南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恢复生态发展,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问题。林下经济种植作为因地制宜的环境战略,以绿色发展为前提,能够有效地改善荒漠化问题和经济结构模式,促进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下经济;种植模式;问题分析

1 前言

林下经济种植模式是立体复合林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这就能够使得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使农户在林业经济下实现“不砍树也能够致富”。在国家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下经济的发展有了依托和根据,并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卓越成效,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这就意味着在该模式的运行过程中依旧存有许多不足。为促进林下经济种植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将立足于该模式目前的应用现状,从其的实际发展价值出发,就林下经济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下经济的典型发展模式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的不断深入,近些年各类生态工程的推广和实施,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森林资源不断增加,石漠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其治理的过程依旧任重而道远。其经济类型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及森林旅游四种,典型的发展模式包括林粮、林药、林菜、林菌、林 草、林苗(花)、林经(果)、林茶八类。在相关单位的努力引导下,这“四种八类”发展策略在不同地区都相应地取得了一定成效,这表明林下经济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因此,有关部门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其发展模式,才能使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治理效果出现新的飞跃。

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下种植模式的主要问题

3.1 总体规模较小

当前,大部分的林下种植都为粗放经营,整体规模较小,这就使得该模式在现阶段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许多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的老农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低,这就导致了林下种植模式的推广受阻。另外,虽然也有一部分人加入到了林下种植的队伍中来,却只是将其看作是自己的一项副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缺少耐心和重视,实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相对较少,当出现问题时也没有想要及时将其解决,这就导致了田地中的问题堆积,这种情况下,林下种植的实施质量自然较差,相对于收入而言,更高的成本也难以让农户专心于林下种植的经营[1]。在看林下种植模式的作物本身,大部分农户只是按照相关部门的客观要求按部就班,因此,林下种植在创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所种植的品种也过于单一,缺少对原来作物的改良,也缺少外来优秀作物的引进,更缺少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这些都是导致林下种植的规模迟迟难以扩大的原因。

3.2 市场规模较小

林下经济种植模式的运行过程中,喀斯特地区多位于我国的西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这就导致了该模式相关信息的传递性较差,缺乏了一定的时效性,这对于当地的农户而言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意味有效的信息能够帮助农户找到更适合当下经济和生态发展需求的作物。虽然政府可以为农户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指导,但是政府办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果市场规模不足的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那么依旧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如果缺乏有效的信息,那么农户就难以得到准确科学的指导,盲目的种植不仅不能够提高自身的收益,而且还容易使当地对于林下经济种植模式失去信心。

3.3 缺乏相关的资金支持

现阶段我国和一些相关企业在林下经济种植中的补贴和资金投入都存在不足的情况,虽然目前的鼓励宣传,让许多农户都对林下经济种植模式抱有一定的信心,但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陷入了举步维艰的状況,这也导致了经营规模以及市场规模在现阶段迟迟难以扩大,许多老旧的设备也达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2]。另外,林下种植相对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农户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那么就需要独自承担实行该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当风险大于收益时,农户的积极性便会大大消减,林下经济种植模式的发展将会面临更多的困难。

4 解决林下种植模式中所出现问题的相关对策

受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在喀斯特的脆弱环境下,一些地区出现了大量基岩裸露的情况,这导致了土地生产能力降低退化,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采用多样式的林下经济种植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该农业模式不仅能够带领人民发家致富,还可以帮助合作社和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在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自然生态提供了一个实现良性循环的环境条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的不断探索和及时解决。以下将从四个方面分析解决林下种植模式中所出现问题的对应措施。

4.1 坚持一切发展以生态为前提

发展林下经济的目的在于,在恢复生态的同时,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并谋求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实行林下经济模式的同时,要对当地的各类因素进行综合性考量,防止二次伤害生态的情况发生。在实行过程中,要遵循适当原则,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导向,不能超出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做到“先求生态后求发展”。政府应当坚持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规划,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特色具有当地特色的林下种植模式,促使其成为本地农业发展的标签,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因地制宜的发展要求[3]。如当地需要根据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来选取特色作物,喀斯特地区与平原中的使用田地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在喀斯特地区采用林下种植模式时需要严格考虑作物的属性,以耐旱、耐贫瘠的为最佳。此外,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当地特色,积极进行林下种植的研究和探索,通过科学的预测手段进行反复测算以后,推广更高质量的林下种植模式,减少公害和污染,实现产品的绿色化。

4.2 提高林下种植模式的科技含量

现阶段正处于传统林下经济向现代化林下经济发展过渡的关键时期,虽然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稳居前列,但在林业经济方面的科技运用却相对薄弱,对口人才更是匮乏,这就导致了林下种植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设施和技术上落后的情况。虽然大部分农户在传统种植中都能够掌握基本的种植经验,但面对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时,时缺乏相关的经验和技术的。这就导致了农户在林下经济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的生产方式都较为传统和单一,各方面的效率也较低,这就使得劳动成本增大,种植养殖效益却难以提升。因此,打破传统技术的束缚、建立相对完整的技术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当下林下经济能够得以发展的迫切需要。政府应加大科技研究的投入,并积极进行实验调试,并搭建平台,促进地方和科研院校的合作,聘请专业人员向农民传授相关经验,正确且及时地解决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最后再将专业研究成果积极地运用到实际中。此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更应当要提高农户的对新型设备和技术的使用意识,使其能夠得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增产增收。

4.3 加强品牌发展意识

我国大部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都相对较差,因此在物流运输上存在着一定问题,再加上农户的品牌创新意识较差,林下经济模式下的农业产品分散性强,这就导致了运输成本的提高,这对于推广林下经济是很大的阻碍。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农户品牌创新的意识,并进行一定的培训和指导,打造具有林业经济特点的特色品牌,并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发展第三产业。如云南省虽作为我国石漠化治理最难的省份之一,但是有关部门结合“建设美丽云南”的理念,抓住云南森林资源丰富这一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在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促进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创下仅旅游业门票就达到了年收入17亿的佳绩。

4.4 加快市场化进程

在林下经济模式中,负责发展生产的农户大部分教育程度不高,其对产品的统筹销售和促进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意识较低。当前的林下种植业缺少完善的市场体系和龙头企业的带领,这就导致了效益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的情况。贵州省作为我国石漠化面积最大、危害最深的省份,在提高市场化程度的方面做了积极地探索,如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让龙头企业担负起相应责任,因地制宜,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对散户手中产品进行收集,集中式销售,如采取直播带货的方式,并为产品打上林下经济模式的标签,提高整体效益。此外,政府要对个体商户、小型企业等进行相应的鼓励补贴,推行优惠政策,从根本上促进林下经济模式的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实行林下经济模式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其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对生态恢复,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林下经济种植模式一项长期性的生态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圈。

参考文献

[1] 陈磊,熊康宁.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下经济种植模式及问题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9,32(3):85-90.

[2] 张俞,熊康宁,喻阳华,等.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3种经济林土壤呼吸日动态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39(1):98-105.

[3] 王欢.林业经济模式及发展对策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20(5):14.

猜你喜欢

种植模式喀斯特林下经济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中国南方喀斯特”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的研究
旱粮—黄秋葵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及保鲜技术规程
冀北山地果树下食用菌种植模式研究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穿越喀斯特
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等入选世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