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化瓷业文化景观研究

2021-11-18许宁婧

中国园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瓷业瓷厂德化县

许宁婧

张 杰*

1 研究背景

文化景观描述了人与自然长期互动而产生的景观对象,是从历史地理人文的整体环境认识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的方法。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将“文化景观”列入遗产范畴,并在《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将其定义为“代表自然与人联合作品的文化遗产”[1],强调文化景观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在2019年修订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文化景观被分为3类:1)人类有意设计及创造的景观(园林、花园等);2)有机演进的景观(包括持续性景观与残遗景观);3)关联性文化景观(强调与自然因素、宗教、艺术或文化的关联)。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进一步将文化景观的物质要素划分为行为、建筑、空间、结构和环境5类[3]。实证方面,在世界遗产区[4]、风景名胜区[5]、历史文化街区[6]、村落[7]的文化景观构成要素、保护框架、形成机制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德化县是我国三大瓷都①之一,是德化白瓷的发源地,亦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外销起点之一[8]219-224。自五代建制起,德化以民窑为主的窑业历经多种生产工艺、生产制度等的变化,一直发展延续至今。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22个遗产点即包括德化窑址。我国陶瓷业遗产中,景德镇御窑遗址也早在201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在我国陶瓷业文化景观整体层面,黄义军通过思考文化景观理论与古代瓷业的关联性,提出了建立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瓷业地理思考框架,对研究我国瓷业的文化景观具有重要启发意义[9];戴湘毅等从我国陶瓷业遗产在历史的延续性、价值上的组合特征出发,提出了多项联合捆绑申遗的建议,从而完整体现陶瓷业遗产的历史演变和区域特征[10]。

目前,大部分关于瓷业文化景观的研究聚焦于景德镇的瓷业,对其空间格局[11-12]、人地关系[13]、产业聚落[14]、民间信仰[15]等方面多有关注。同时,亦有少量文献关注陈炉古镇[16]等其他地区的瓷业文化景观。德化窑业的发展历程有其自身的突出特点,与景德镇等其他地区相比,德化瓷业的文化景观在地理、制度、技艺与信仰等方面呈现出特殊性。既有研究表明,尚未有文献从文化景观角度对德化瓷业展开探讨。完整地认识我国陶瓷文化脉络、陶瓷发展在不同层面的差异和特征,是本研究的主旨所在。

本文借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相关工程项目的契机,将对德化地理环境、劳作制度、生产技艺、信仰礼俗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3种类型基础上对德化瓷业的文化景观进行初步探索。

2 德化瓷业文化景观类型特征

2.1 水土宜陶的地理环境文化景观

地理环境文化景观反映了人类自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过程中形成的人居聚落景观,体现了持续性有机演进的文化景观特征。

德化县署早在唐贞观年间建制归德场时即已确立,但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始建德化城池。德化县城位于浐溪北侧,县城内并无瓷业生产,德化城关周边相对集中、成规模的陶瓷生产片区位于县城东南浐溪以南全寨山附近,其瓷业发展相对自由。对陶瓷生产而言,德化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物产禀赋。德化县处于多山多水之地,境内的溪流以戴云山为中心,向四周蜿蜒分流;山势变化造就的较大落差提供了丰沛的水力资源。群山多产高岭土与瓷石铁矿,如观音岐旧称“白泥岐”,即以盛产白色瓷土著称。丰富的林木资源为陶瓷业大规模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尤其是戴云山、九仙山等地易燃的马尾松,是烧制精细瓷器的主要燃料,粗瓷则用其松枝烧成。《德化县志·序》中描述为“地处万山之中,舟车商贾所不到。其民愿朴,安耕凿以自乐。其地山川匼匝,民朴而勤,物产足以自给,陶埴且以致远”[17](图1)。

图1 民国29年(1940年)德化县全图[19]

在多山地的地理环境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德化县重视兴修水利,在集镇周边筑阪池引水,极力发展农田灌溉[18]6。如丁溪陂,起于丁溪村双鱼山下,经南市坂至县东宝美村下董坂,全长约1km[19]。这些水利设施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同时具有加工瓷土等功能。位于全寨山的屈斗宫窑并不临溪,却与丁溪陂在地缘上更为密切,窑口与农业水利的紧密关联侧面反映了德化瓷业是从农耕生产中生长起来的(图2、3)。

图2 德化城市景观示意(杨若凡绘)

图3 全寨山南北剖面

德化陶瓷手工业兴盛,陶瓷贸易随之繁荣,相应的贸易场所、外销路径亦形成独特的瓷业文化景观。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缺乏便利的水路运输途径,德化瓷销往海外,需先经陆运后经水运到达泉州港口,“瓷帮古道”是德化陶瓷出口水陆转运的必经之路。“瓷帮古道”全长约27km,德化陶瓷产品要靠人工从本地生产点或集市经该驿道肩挑至附近的永春许港码头(图4)。德化窑口大多聚集在浔中镇、盖德乡、三班镇,多数沿“瓷帮古道”分布,如屈斗宫窑址、梅岭窑址、月记窑窑址等。其中,月记窑至今仍在采用传统方式生产,形成了活态文化景观。现今,从德化高阳村到虎豹关间仍保留有较完整的8km驿道原址,市镇内如程田寺格亦有小段驿道留存,是德化陶瓷集市的发源地。

图4 德化县与各港口间水陆转运示意

相较而言,景德镇瓷业呈现出围绕御窑厂“礼制化”的空间分布特点,且紧临昌江水源地,这反映了景德镇专事陶瓷生产的文化景观特征。景德镇的城市布局体现了从原料运输、窑作生产到销售等一系列陶瓷产业运作的完整产业链,包含了作为原料输入、成品贸易输出区的沿昌江分布的码头、渡口,作为瓷行集中区域与瓷器交易场所的商铺贸易集中区,以及民窑生产集中区域。在清代后期,景德镇窑房坯房民居的格局不复存在,但城区主要格局仍循迹发展,并且具有工商业都市依靠水路运输而自然形成的明显特征。

2.2 瓷农结合的劳作制度文化景观

劳作制度文化景观体现了持续性有机演进与关联性的文化景观特征。历史上,德化地区农业、手工业素来并存。唐代,中原地区纷争不断,而德化周边群山绵延,构筑起天然的屏障,为躲避战乱,中原地区人口大量迁居入闽。德化多山地,加上人口日益稠密,土地开垦接近极限,人地矛盾逐渐凸显。明代,由于统治阶级实行相对宽容的宗教保护政策,当地佛教、道教庙宇大量增加,占用田地,遂使德化原已地狭人稠的情况更趋恶化,靠耕地已不足以维持生计,所以更多的人加入瓷业生产。德化陶瓷生产兴衰起伏很大,因此,从事陶瓷生产的千家万户大部分兼务农业。以农为主、以制瓷作为副业的情况在当地较为普遍。《德化县志》对当地农田作如下描写:“邑无平原田,率依山塍岸,崎岖层梯叠级,冬夏贮水如池。[17]”即使是在普遍以瓷为主、以农为副的泗滨等瓷村,从事经营瓷器的盈利户也常以所得盈利的大部分用来添置田地,有的购田租可达万担[20]。

长期以来,德化窑业均以民窑生产为主。与景德镇宋元以来专务陶瓷生产不同,为皇家烧造瓷器的官办窑场即是景德镇绝对的产业核心,德化则因无官派的陶监、专职的工匠等,未形成大规模成体系的生产模式,处于典型的传统手工业状态,以家庭为单元的手工作坊是陶瓷的主要生产方式。

此外,景德镇作为单一的手工业城市,粮食要靠邻近地区供应。而在德化,农业生产仍然占有主要地位,当地有俗语云:“走窑种田,半年辛苦,半年清闲。②[8]207”瓷、农劳作长期交错在一起,在空间上也呈现出交错的状态。

2.3 因地制宜的陶瓷生产技艺文化景观

生产技艺文化景观体现了人类有意设计和持续性有机演进的文化景观特征,表现了生产技艺根据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特征不断确立与更替的过程,集中体现在窑炉变化等方面。

德化境内窑口众多,龙窑是烧制德化窑最常见的窑炉形式。由于其形态较圆包窑、马蹄形窑等灵活,可以根据地形做出坡度、长度等的调整,因此多见于南方多山地区。龙窑在战国时已有记载,有址可考的龙窑最早可以追溯至晚唐,即位于景德镇市乐平县的南窑遗址。德化典型的龙窑遗址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的碗坪仑窑,其形态与南窑已相去无几;而元代的屈斗宫窑,已发展出具有阶级窑的雏形,被称为“鸡笼窑”。

德化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矿产等环境要素,在中原人迁居入闽后,陶瓷的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变革。而德化陶瓷在国内、国际上影响力的提升,又客观上进一步推进了窑炉的改造升级、德化白瓷的成型。

德化县的屈斗宫窑址是我国目前发现有址可考的最早的鸡笼窑窑址。鸡笼窑是龙窑向阶级窑过渡发展中的一种窑炉结构,对窑室的火候和气氛进行更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将原来纵式空间变为横式空间,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这是对传统龙窑的重大改革与创新[18]70(图5)。鸡笼窑出现在德化制瓷业蓬勃发展的宋元之际,其装烧量远远大于龙窑,而且更适应德化以家庭为单位“个体制坯,合作烧窑”的历史状况,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5 德化屈斗宫窑址

虽然景德镇拥有目前有址可考的最早的龙窑遗址,即晚唐时期的乐平县南窑,却未在宋元时德化窑炉发展的同时期改进生产方式、烧制出白瓷,通过两地龙窑的比较(表1),其原因可从四方面来考量。

表1 景德镇、德化两地龙窑比较

其一,宋元时期,德化窑以民窑为主,虽有“民窑官用”的情形,但生产很少受到官方的制约,其贸易多为市场主导,特别是德化窑的生产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明显。德化县临近泉州港,便利交通使德化白瓷成为我国宋元时期外销瓷重要品种,通往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而景德镇窑作为官窑,产量、器型等生产要求均有明确规定,绝大部分产品流向为朝廷,很少有自主产销的压力。景德镇窑虽也通过丝绸之路外销,但并不以其为主要生产目的,且其出海的交通便利性也相对不足。

其二,由于海上丝绸之路对陶瓷等产品有大量外销要求,现有龙窑结构已不能满足大量生产的需求[18]70,需要对龙窑加以改造以提升生产能力。宋代鼓励陶瓷出口,陶瓷需求量大增,亟须兴建大窑,但当下拱形的窑炉无法支撑起更大的结构。民间有传,德化人林炳在经多次“拱大窑”的尝试后,最终改造形成分室龙窑。分室龙窑相当于多个底部连通的馒头窑串联在一起,窑室之间的隔墙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固结构的作用。

其三,由于闽地多山,德化县位于戴云山麓,难以推广馒头窑等需要一定面积平整土地的窑炉形态。分室龙窑的窑室相对独立的状态可通过阶梯的形式建于坡度更高的山坡上,与德化的地理条件更为契合。因此,德化县虽有龙图宫后窑、宋厝山窑、灯盏坑窑等马蹄形窑遗存,但龙窑却是德化县陶瓷生产最主要的窑炉形态。

其四,分室龙窑的形成,在客观上改变了炉内火焰的状态,进而影响了烧结陶瓷的特性。随坡度的升高,热气平流改成上升流,形成类似烟囱的效果,瓷质更好[21];分室的形成,由原来的平焰变为倒焰,窑炉内火焰温度提高,温度分布均匀、氛围稳定,使瓷器具有较高的烧结温度。加之德化瓷土比北方白瓷、景德镇白瓷K2O含量高,在高温阶段可形成半透明的“玻璃感”[22]118。分室龙窑,乃至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阶级窑,适于烧制德化窑白釉瓷器等K2O含量较高、釉在高温下黏度较大的瓷器[23]。

综上,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分室龙窑既满足了体量更大的窑炉的结构要求,又增加了窑炉坡度的灵活性,成为陶瓷生产适应德化本土地理、人文环境的集中体现,是城市性历史景观在生产技艺与历史环境长期互动中的表达。

2.4 泛神思想的信仰礼俗文化景观

对信仰礼俗文化景观的分析,主要借鉴了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分类中的关联性文化景观的概念。闽台地区信仰的特殊性及其与农业社会相应的民间信仰空间,是社会自我维护与自我组织的景观体现。

作为重要的中外交通枢纽和沿海贸易中心,来自世界各地、信仰不同宗教的商人云集于泉州。汉人与蕃商胡贾杂处,使城市成为多元宗教共存的空间。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纷纷从海路和陆路进入泉州,加上本土的儒教和道教,泉州成了世界各种宗教的交汇之地[30]。同时,泉州还广泛分布着复杂多样的民间信仰。德化县是泉州重要的文化辐射区域,深受泉州地区礼俗文化的影响,窑神庙香火旺盛。

德化的窑神庙称祖龙宫,位于全寨山东侧,与西侧的屈斗宫窑址相靠。德化的瓷业活动也围绕着祖龙宫集中分布,过去有屈斗宫等窑口、程田寺古街陶瓷集市、运输陶瓷的古驿道等,这些瓷业文化景观延续至今,体现了以窑神信仰为核心的瓷业生产风貌(图6、7)。

图6 祖龙宫-屈斗宫片区鸟瞰(郑鑫、洪世铭摄)

图7 祖龙宫

与景德镇相比,德化窑业的信仰礼俗有如下特点。

其一,德化拥有唯一的窑神,且为人物神。宋代,因林炳最初改进了龙窑的形态,德化陶工供奉他为窑神,并建祖龙宫为窑神庙,主位即供奉窑坊公林炳。而景德镇窑神众多,各个细分行业几乎均有其保护神,自然神与人物神兼而有之。窑神庙也有风火仙庙、师主庙等多座庙宇[31]。

其二,德化窑神具有泛神化特征。德化窑神与民间泛神信仰深入融合,非从业者也会将窑神当成一般的神明祭拜。这与当地信仰环境有关:在泉州,一个人或一个家庭可以同时信仰多种神祇,一个乡村也可以有多个不同地方的保护神。而景德镇的众多窑神各司其职,是依照工序而区隔开的行业神,如做坯业的师主赵慨、匣钵业的钱大元帅、瓷商的天后娘娘、烧窑业的风火仙师童宾[31]等。

其三,开放的祭拜心态与形式。德化奉祀窑坊公的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每逢农历五月十六日窑坊公诞辰日,都会举行隆重的奉祀仪式。参与奉祀仪式的主要为陶瓷行业从业人士,他们奉祀的供品,或是陶瓷厂家新开发并获得订单的产品,或是陶瓷艺人新创作的艺术作品。此外,每当窑工新建瓷窑初次点火烧成的前夕,也要举行祭祀窑坊公的仪式。手工工场或手工作坊规模较小,烧窑频繁,因此,平日烧窑点火前则会在窑房内祭拜土地公,以求提高成品率。如今德化县各陶瓷工厂多仍供有土地神像,甚至在隧道窑进窑口处摆放香炉与拜神金纸(图8)。

图8 德化第二瓷厂内隧道窑口的拜神香炉与金纸

在这种环境下,德化的信仰礼俗延续至今且未有较大变化,历代以来的文化氛围仍得到保留,祖龙宫依旧香火旺盛。而景德镇的风火仙庙、师主庙等窑神庙则不再具有原来的奉祀功能,成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

此外,德化县的民间信仰与礼俗文化景观也反映了劳作方式的变迁。手工业时期,行业祖师崇拜兴起,由于柴窑生产火焰温度、空气湿度等不恒定,成品率有一定运气的因素存在,于是在开窑前和窑坊公(窑神)诞辰时,窑工们便去祖龙宫祭拜以祈求高成品率与高销量。工场手工业时期,由于生产工具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礼俗因之。机器工业时期,陶瓷生产逐渐转向新型能源的窑炉,如油窑、气窑、电窑等,并采用环形窑、隧道窑等新型窑炉形态,能源稳定、环境可控,因此烧窑周期变短、成品率高,窑工日常生产、开窑前便祭拜家中供奉的土地公,而只在窑坊公生辰时前去庙宇祭拜。

3 文化景观核心区域——以德化第二瓷厂为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德化陶瓷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机器工业为主的新式工厂逐渐成为生产陶瓷的主要场所(图9),但一些小型手工作坊仍得到保留,周边乡村仍有柴烧龙窑留存,如月记窑等。

图9 德化城关国营瓷厂及部分集体瓷厂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式工厂建设多占用农田,工厂周边仍有农田和农户留存,甚至存在相互蚕食的现象。位于德化城关宝美村的德化第二瓷厂(曾在1970年更名为红旗瓷厂,1981年后改为德化第二瓷厂)及其周边区域,是这种社会经济模式的一个代表性缩影。德化第二瓷厂位于全寨山上,其前身为长福堡,是闽中典型的用于抵御敌寇的堡寨式民居,作为集中的生活聚落。据记载,长福堡“建于全寨山农田之上,其地基便是用田土夯垒起来的”[32]。因此,在1951年建厂后,厂区范围内仍保留了部分农田。建厂初期,主要生产车间位于厂区东北部,生活区位于西南部,各类服务设施齐全,在当时属于自给自足的小社会,职工保留了农业生产的习惯,在职工宿舍片区开辟土地种植蔬菜。1996年,瓷厂改制,厂区变更为4个主体,单一生产车间也随之转变为综合生产车间,厂内遗存有梯田等多处农业景观,并作为附近居民的农业自留地(图10)。此外,德化第二瓷厂周边遍布以家庭为单位的陶瓷手工作坊。

图10 德化第二瓷厂工业景观与农业景观融合

德化第二瓷厂及其周边共70hm2的范围,集中体现了宋元以来延续至今不同阶段的混合文化景观。片区中有2片高地。北侧高地为国营德化第二瓷厂,其周边环绕着村落民居,有些兼作家庭陶瓷手工作坊,2片相对集中的农田位于山坡,形成独特的梯田景观。南侧高地保留了原始的山体,周边则分布有元代屈斗宫窑址、程田寺、祖龙宫、传统民居等,以及程田寺古街,即程田寺东侧遗存的部分“瓷帮古道”驿道遗址(图11)。

图11 德化第二瓷厂片区空间格局

相较而言,景德镇御窑厂与建国瓷厂片区多种陶瓷生产方式并存,集中体现了从手工业到工业、从官窑到国营瓷厂的发展历程。该片区的中偏西侧为御窑厂遗址,是明清时期官窑的所在地,东北侧为保留的为数不多的民窑之一徐家窑明清窑作群,东侧是国营瓷厂建国瓷厂的厂区[33]。德化第二瓷厂片区与景德镇御窑厂、建国瓷厂片均为瓷业景观众多要素的汇集地,也是历史城市空间兴替的重要见证地,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体现出独特的瓷业文化景观。

此外,工业建筑、构筑物等具有独特的在地性与时代性特点。如德化第二瓷厂(红旗瓷厂)砖砌隧道窑采用闽南特色红砖,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采用苏联风格等(图12)。完整的设备遗存体现工业生产记忆。德化第二瓷厂现状设备遗存大部分保存完整,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

图12 闽南红砖砌筑的隧道窑(12-1)、苏联风格建筑(12-2)

4 结语

德化地理环境、劳作制度、生产技艺、信仰礼俗等瓷业文化景观体现了人类有意设计的、持续有机演进的关联性文化景观特征,是不同于景德镇单一瓷业手工业城市的多元化景观。

时间序列上,德化县的农业与陶瓷生产经历了从农业时期到机器工业时期的变迁,形成了农业、手工业、工业并存的场景,这是生产方式叠加演替的结果,集中体现了瓷业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其中,生产资料从农业生产场所,到手工业的柴烧分室龙窑,再到当代的气烧隧道窑,记录了不同时期生产重心的改变,成为生产性景观的物质载体。生产关系则经历了私田、私营手工业、合股企业、合作社、公私合营、地方国营等多种所有制形态,构成了社会组织的生产性记忆。

空间序列上,德化瓷业文化景观体现在生产空间的共生。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变迁,不同的具有适应性的劳作方式逐渐发展,对于德化县而言,这并不意味着新兴的方式会完全替代旧有的方式,相反,新旧方式之间会呈现出相互叠加的状态,甚至产生相互作用。生产空间所呈现的景观在建成环境中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反映了生产场所作为生产性景观的完整性。

注: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由许宁婧拍摄或绘制。

致谢:感谢“德化红旗坊·文旅产业园特色空间城市设计”项目组、泉州文旅集团、德化县住建局对本文提供的帮助。

注释:

① 另两地为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

② “半年辛苦半年闲”一般指耕读,这里换成了“走窑”,全句意为“半年辛苦耕种,农闲时走窑”。

③ 景德镇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窑炉遗迹。

猜你喜欢

瓷业瓷厂德化县
景德镇“十大瓷厂”产品特色研究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 优秀少儿美术作品展
余效开藏品精选
五六七瓷 时代的印记
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
大国工匠与历史的“对话”
——走进景德镇 “皇家瓷厂”
福建省德化县丁溪幼儿园优秀美术作品展
明清瓷业宗教信仰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福建省德化县丁溪幼儿园美术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