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厂铁矿池填法筑坝工艺研究

2021-11-18

现代矿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尾砂旋流器沉淀池

李 刚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矿业公司水厂铁矿)

2018年,我国共有非油气矿山58 185个。矿山产生的尾矿大多堆存在尾矿库,因而我国尾矿库数量众多。受矿石性质的影响,多数矿山不得不面对用细粒尾矿筑坝的问题,这给尾矿库安全筑坝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在尾矿粒度较细的情况下,实现尾矿库的安全、经济、高效筑坝,首钢水厂铁矿探索出一系列经验和方法,为尾矿库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1 尾矿处置工艺与尾矿粒度

1.1 尾矿处置工艺

2017年以前,水厂铁矿尾矿处置方式为全尾输送到尾矿库,输送浓度在25%左右,年入库量566万t。2017年实施了尾矿一体化处置全流程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对生产流程中的尾矿按粒级分别提取粗粒级建筑砂、较粗粒级干排砂,细粒级入库。其中,建筑砂和干排砂占总尾矿量的76%,入库量占总尾矿量的24%,入库浓度在35%左右,年入库量135.84万t。改造后的尾矿处置工艺见图1。

1.2 尾矿粒级分析

(1)改造前入库尾矿粒度见表1,改造后入库尾矿粒度见表2。

由表1可看出,原入库尾矿-200目40.6%。

由表2可看出,改造后入库尾矿-200目80.47%。

2 细粒级尾矿筑坝方法研究

2.1 入库粒度变细对筑坝方法的影响

?

?

水厂铁矿在用尾矿库为二等库,在尾矿一体化处置全流程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实施前,入库尾矿粒度-200目占40.60%,尾矿库筑坝一直采用上游式分散冲积法放矿。尾矿一体化处置全流程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实施后,入库尾矿粒度-200目占80.47%。入库粒度变细之初仍采用分散冲积法放矿,但坝体参数低于设计标准。原沉积滩坡度在1.5%,一度降至0.6%~0.7%,低于1%的设计要求;同时,机械设备在滩面上出现下沉现象,无法进行子坝堆筑作业,子坝高度低于防洪标准,直接影响汛期坝体安全。

2.2 细粒级尾矿筑坝方法选择

我国尾矿库上游法筑坝方法主要有冲击法、池填法、水力旋流器沉砂法、水力旋流器联合筑坝法、一次性筑坝法、渠槽法,近年来又出现了模袋法[1-4]。

上游式尾矿筑坝,尾矿颗粒较粗可采用直接冲积法筑坝;尾矿颗粒较细宜采用分级冲积法筑坝[4]。一般认为+200目含量<10%为细粒尾矿,-200目含量<80%时可采用上游法筑坝。从粒径看,尾矿+200目含量为10%~20%时难以确定是否适宜采用上游法、一次性筑坝或其他方式堆存。由于上游法堆筑工艺简单、便于管理、经济合理,因而我国90%以上的尾矿库采用上游法筑坝[5]。

根据尾矿粒级组成,重点开展了池填法和旋流器分级法筑坝工艺比较,比较内容包括成本和优缺点比较。

(1)成本。①池填法筑坝年运行成本预测83.78万元,其中人工费45万元、设备费38.78万元,设备费包括柴油费37.34万元和维护费1.44万元。②旋流器分级筑坝年运行成本预测114万元,其中人工费60万元、设备费54万元,设备费包括柴油费52万元和维护费2万元;另外投资84万元,包括12台ϕ250 mm旋流器12万元和旋流器支架、给矿管、溢流管72万元。

(2)池填法筑坝和旋流器分级筑坝优缺点。池填法筑坝和旋流器分级筑坝优缺点见表3。

?

由表3可看出,池填法筑坝具有运行成本低、易操作、防洪能力强等优点。综合比较,确定采用池填法筑坝工艺。

3 池填法筑坝试验及参数改进

3.1 试验

试验池宽30 m,沿库内方向>70 m;沉淀池用人工结合机械挖尾砂筑围埝,埝高1 m、顶宽1.25 m;采用1根ϕ150 mm放矿管往池内放矿。试验期间池内排放尾砂2 300 m3,池内截留920 m3,约60%的尾砂通过溢流进入库内,造成库内滩面上升速度快。

从试验放矿的过程看,存在围埝窄,多次被冲毁,需要内燃设备频繁对沉淀池进行修复,内燃设备存在陷车隐患,且消耗增加;沉淀池小,需频繁构筑围埝,投入过大;溢流管排水方式不合理,流出尾砂量大等问题。

3.2 参数优化

根据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对沉淀池尺寸、围埝尺寸和溢流管排水方式等进行了改进。

(1)通过渗流分析,确定围埝能够承受的池内矿浆压力,以避免发生管涌拉毁围埝问题。对沉淀池尺寸进行加宽加高,宽度达100 m(二等库汛期最小控制干滩长度),沿坝轴线方向长度达150 m,围埝高2.5 m,埝顶宽5 m,见图2。

(2)溢流管排水方式改造。原溢流管采用钢管做成直角弯头,通过直角弯头上方进行泄水,当池内矿浆面高于溢流管时,溢流正常排出,约有60%的尾砂通过溢流管流走。根据尾砂的自由沉降,对池子进行分层泄水,即在溢流管立管上开孔,随着池内积水上升及时通过溢流管排出,当尾砂堆至溢流口时,对溢流孔进行封堵。溢流管改进样式及现场放置方式见图3、图4。

沉淀池改进后,池内放矿21.6万m3、截留尾砂14.4万m3,仅有20%的尾砂通过溢流口流走。

4 改进后池填法筑坝应用效果

池填法筑坝参数改进后,同步将子坝高度由原来的5 m调整到2.5 m,沉积滩坡比由1.5%调整到1%。对新水村尾矿库安全现状的评价表明,沉积滩坡比为1.1%。主坝区现状坝体在215 m标高及下一评价周期220 m标高正常运行、洪水运行、特殊运行工况下,坝坡最小抗滑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见表4。

?

5 结语

(1)水厂铁矿入库尾矿-200目含量由40.60%变为80.47%后,按原工艺筑坝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确定采用池填法筑坝工艺替代原冲击法放矿工艺。

(2)研究确定了沿坝轴线方向长150 m、高2.5 m,围捻宽5 m,沿库内方向宽100 m等沉淀池参数。

(3)改进了溢流管排水方式,采用分层进水使池内尾矿堆积量达到80%以上。

(4)池填法放矿后,沉积滩坡比达1.1%,有效解决了入库尾矿粒度变细带来的筑坝困难、调洪库容紧张、干滩长度不足等问题,提高了尾矿库防范安全风险能力。

猜你喜欢

尾砂旋流器沉淀池
污水处理沉淀池进水系统的改进运用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与应用
尾砂模袋充填试验研究
长兴水厂沉淀池反应区浮沫现象的探讨和解决方案
水厂沉淀池改造前后排泥水含固率研究
双级径向旋流器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烧嘴旋流器优化设计计算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固液分离旋流器壁面磨损的数值模拟
雅矿尾砂可选性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