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探析现代建筑如何继承营造智慧

2021-11-18撰文洪铁城供图洪铁城部分

中华民居 2021年4期
关键词:贝聿铭营造智慧

撰文洪铁城 供图洪铁城(部分)

中国建筑发展了几千年,其中蕴藏着诸多的营造智慧。在建筑设计界,我们经常提倡,要继承和发扬营造智慧,将其应用于现代建筑营造中。不过,现代建筑究竟如何继承传统营造智慧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就试图进行一些探析,以供大家参考。

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

江南古镇

现代建筑如何继承营造智慧?这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这个话题在我国建筑设计界已争论了几十年;说它“新鲜”,是因为当下提继承营造智慧,又有了新的指向—有选择性地继承和发扬。

几十年来,业内一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着争论: 现代派认为,要破旧立新,只有现代“方盒子”建筑才能满足时代需要,表现时代进步;而保守派则认为,要继承传统,只有守住传统才能守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在保守派中,又分“形似论”与“神似论”两派:前者认为,继承传统就应该原原本本地照搬传统,以求表里如一;后者则认为,继承传统时也应该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以求推陈出 新。

就继承传统而言,我更为赞成“神似论”的观点。毕竟照搬传统终究缺乏创造力,不能体现时代进步。我们写文章时,为何强调“文贵于新”?因为文章有新意—新的主题、新的语言、新的结构,才能讨人喜欢,才更有价值。作为“三大美术艺术”之一的建筑艺术亦然。照搬传统的建筑作品,严格地说,并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当然,此话也不能一概而论。退而言之,在古城区、古街区或古园林里照搬传统来建造一幢仿古建筑,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案。

用发展的观点来看,我们在继承营造智慧时,应承其精华并发扬光大。

戴念慈的『形似』之路实践

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戴念慈曾努力尝试走继承传统之路,并进行了诸多实践。

在山东曲阜阙里宾舍设计中,他采用了双坡顶、十字脊等传统设计手法,并利用灰砖、灰瓦等传统材料,将建筑的色调、质感做得极为精致到位;他娴熟地运用四合院、三合院等传统平面布局,将建筑的体量大小、空间比例、尺度、序列等都做得极为妥帖、恰到好处。正是他这一系列复古式设计使作品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戴念慈先生为事专注,为人低调。阙里宾舍亦如其人,静静地坐卧在孔庙旁边,不抢主角风头。其实,他走的正是“形似”之路:将继承传统的功夫努力体现在形式上,将推陈出新的功力悄无声息地发挥在内里及细节处。即便如此,依然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建筑作品缺少了新意。但笔者认为,紧挨曲阜孔庙建筑组群,他走“形似”之路是较为稳妥的选择。

当然,走“形似”之路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务必摸着石头过河,稳扎稳打。若因设计比例失调,建岀一个不伦不类的建筑来,就贻笑大方了。这就好比唱歌,若是把一首耳熟能详的歌唱跑了调,则十分尴尬。

朱熹有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我们只有先领悟了传统建筑的营造智慧精髓,才能更好地运用它去营造建筑之美。

山东曲阜阙里宾舍

徽州人善用黑白灰『三原色』

古徽州府衙

安徽黄山市歙县县城(鸟瞰图)

黄山市歙县人民政府行政中心

徽州现代徽派建筑

徽州人勤劳而充满智慧。他们一直以实际行动将徽派建筑文化发扬光大。他们从传统徽派建筑中发现和总结岀黑、白、灰“三原色”,并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赋之以传统徽派风韵。前几年去徽州古城考察,只见满眼的粉墙黛瓦,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得十分鲜明。

据说,徽地建筑师立了一个规矩:在传统村落、历史古镇或古街区中设计建筑,必须遵循传统来设计和建造;在近现代街区中设计建筑,则要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营造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建筑,以让“左邻右舍”相协调; 在一片崭新的现代街区中设计建筑,则可进行大胆创新、大胆设计,将传统徽派建筑中黑、白、灰“三原色”等元素巧妙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推动徽派民居建筑设计向更加美好、宜居的方向发展。

在继承和发扬营造智慧的过程中,徽匠、徽地建筑师进行了许多的实践。其中,黄山市歙县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就是他们最重要的实践成果之一。此建筑作品主体以白色为主色调,黑、灰两色应用于圧顶、檐口等部位作点缀之用,使其徽派建筑文化气息非常鲜明。同时,大胆地舍弃坡顶,用八片高过屋面的片墙组合成形似于传统马头墙的屏风墙,赋予了该建筑传统美和时代美,堪称“超然之为”。这种“神似”手法完美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值得点赞。

贝聿铭的『神似』手法落笔不凡

笔者特别欣赏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与苏州博物馆。概括地说,缘由有四个:一是他从江南传统建筑中提炼出了白、灰“二原色”为主色调; 二是他从江南传统建筑中发现了“寓建筑于园林,寓园林于建筑”的艺术手法;三是他从江南传统建筑中发掘了“密不通风,疏可走马”的空间布局模式;四是他从江南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对历史文化和艺术进行二度创作的乐趣。

北京香山饭店或苏州博物馆,走进去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很中国、很江南、很传统,第二个感觉是很历史、很文化、很艺术,第三个感觉是很大气、很新潮、很现代。这两个建筑作品就是贝聿铭运用“神似”手法设计出来的杰作。

1982年10月15日,贝聿铭与陈从周在北京谈北京香山饭店的设计。贝聿铭说:“中国大地最妙的地方在于花园和建筑是分不开的,融为一体的。”说完,他又强调了一句:“中国传统建筑最特殊的地方在于房屋和庭院是分不开的,融为一体的。”陈从周对贝聿铭的发言表示非常赞同,并称赞香山饭店是“‘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之作”。

贝聿铭说:『中国大地最妙的地方在于花园和建筑是分不开的,融为一体的。中国传统建筑最特殊的地方在于房屋和庭院是分不开的,融为一体的。』

江苏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水广场假山一角

北京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都是贝聿铭充分消化吸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后创作出来的精品。就拿北京香山饭店入口处的一片构筑物来说,行内人一看就知道它的设计创意来源于江南古牌坊—是类似于三间一楼式的牌坊。不过,它既没有江南古牌坊常见的挺拔粗壮的两柱或四柱,也没有江南古牌坊常见的一楼、三楼或五楼的飞檐顶盖以及大小额枋、斗栱与雀替之类的构件,就连建造的石材也不是江南古牌坊的常用石材。因此说,他走的是“神似”之路,运用的正是“神似”手法。

再比如,在苏州博物馆水广场后面设计的假山,又以“奇”制胜。贝聿铭当初在设计假山时就感觉遇到了困难。他认为,江南传统假山艺术以“瘦、透、漏、丑、奇”闻名天下,今人已无法超过,只能另辟蹊径。他首先在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 · 掇山篇 · 峭壁山》中找到了创意设计依据:“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但是,究竟如何呈现?当时已八十多岁高龄的他苦思冥想,最后,在米芾的一幅山水画中找到了灵感。他立马派人前往山东一家采石场,挑选了三十多块大石头,按自己的构思切割加工后进行布置,从而构筑成一幅精彩的立体山水长卷,成就了一件假山艺术经典之作。

尤其要说明的是,苏州博物馆紧邻拙政园、忠王府等古建筑群,在此采取“神似”手法做建筑设计是不容易的,甚至是有点冒险的。但是,贝聿铭成功了—一幢现代建筑与一片传统古建筑群和谐共荣,而且亲密无间。因此说,苏州博物馆堪称“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之大作”。坦言之,笔者从中读到的不仅仅是建筑美,更宝贵的是贝聿铭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维与创作方法。

这就是贝聿铭先生的“神似”手法,堪称“神来之笔”。可以说,北京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不仅可以作为中国营造智慧在现代建筑中得以传承的经典案例,同时也可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融入时代、走向现代化的成功案例。

北京香山饭店大门

北京香山饭店

传统建筑中深藏哪些营造智慧

2019年1月,笔者出版了《中国婺派建筑》一书,其中为婺派建筑归纳了“六大营造智慧”。

第一表现在风水八卦方面: (1)基址座位讲究“四灵俱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可护佑宅院,祛邪、避灾)。不过,婺派建筑在朝向上并不严格苛求正南正北,稍有偏离也不要紧,只要“四灵俱全”就是好风水。(2) 讲究中轴对称,即整个房屋布局间数与开间尺寸对等、均衡。其设计理念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尚中”思想:“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颐文集》)(3) 讲究八卦齐全,宅院多方方正正。《太白阴经》有云: “天圆地方,本乎阴阳。阴阳既形,逆之则败,顺之则成。”传统思想认为,房屋只有方方正正的才能八卦齐全,平衡阴阳。(4) 讲究门不骑卦(门不能设在两卦交界线处),特别是宅院的总门、大门、主门和房门不能骑卦。我们的传统风水学认为,骑卦的门不吉利。

第二表现在资源利用方面: (1)利用地形高低差将溪流引进村庄,以供生产、生活使用。(2)回收屋顶雨水加以贮存,作为宅院消防用水。

第三表现在建筑设计方面: (1)空间序列设计方面,通过轴线将房屋和院落串联组合起来,使之交融共生,相得益彰。(2)空间结构设计方面,三间上房与左右各三间厢房围合成一个院落,左右两隅各两间洞头屋,两边均以走廊连接,使室内外空间及灰空间有机融合,结构合理。(3)使用功能设计方面,三间上房中,明间作为公用的堂屋,两次间为长辈的卧室;左右厢房则是孩子的居住小单元,洞头屋是厨房、厕所和贮藏室,走廊不仅供通行,也是供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由此可见,其使用功能十分齐全。

徽州古村

浙江东阳卢宅

浙江东阳卢宅大门

东阳卢宅肃雍堂

东阳卢宅肃雍堂内景

第四表现在专业配套方面: (1)消防设计方面,在大宅院两侧走廊端头各有3个门可作为消防出入口,而120平方米左右的大院落则作为消防作业区,可让整个院落都处在水源覆盖范围内。(2)通风设计方面,大院落为整个宅院提供了应天接地的通风换气口,两侧的6个走廊门则作为气流接纳和排放口,空气可以自由流通。(3)日照设计方面,十三间头的房子都可以直接采光,而且都不朝正南(偏东或偏西一点),如此夏天南屋可免遭暴晒,冬天北屋则可接受更多的日照,从而更加宜居。(4)排水设计方面,院落三边都设计了明沟,并最终将排水统一汇入阴沟进行外排,排水系统通畅。(5)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十三间头大宅院建筑密度高达60%~70%,容积率高达1.6~1.7,堪称节约用地的典范。

第五表现在材料应用方面: (1)有的建筑采用锡板做防水卷材,防水效果绝佳。比如,浙江东阳卢宅肃雍堂天沟采用锡板做防水卷材,500多年来都没有漏过水。(2)因地制宜,用最合适的墙体材料来筑墙。婺派建筑习惯用青砖筑外墙,用木材构筑内墙,外硬内软,方便适用。(3)就地取材,生态环保。婺派建筑中有诸多采用块石、片石、鹅卵石及生土筑外墙的案例,取材便捷,生态环保。

第六表现在聚落形成方面: (1)十三间头可算是一个建筑基本单元,再加一个建筑基本单元即可组合成二进院。(2)当数个二进院进行纵向、横向串联,即可形成大建筑群。(3)当数个大建筑群接连成片,便形成聚落。

十三间头的房子都不朝正南(偏东或偏西一点),如此夏天南屋可免遭暴晒,冬天北屋则可接受更多的日照,从而更加宜居。

营造智慧该如何继承

笔者在上文中就传统营造智慧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分析,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探讨“现代建筑究竟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营造智慧”这一问题。

当下,人们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方式是多元的。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继承和发扬传统营造智慧。

比如,古人利用地形高低差将天然之水引入村庄聚落乃至屋前屋后,就非常值得借鉴。当下在新型城镇建设中,我们同样可以考虑将附近的河流、湖泊等天然之水引入城市、引入小区。如此,可让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城市居民营造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再比如,许多传统村落建筑布局甚为紧密,用现代规划术语来说就是“低层高密度”。这种建筑布局有几大优点:一是户户人家可以占天占地,阴阳和谐; 二是你挨我、我挨你,促进邻里关系融洽;三是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可节约用地。这种建筑布局可以为城市郊区和小镇的民居小区建设提供很好的参考。

就建筑的朝向问题而言,当下人们常片面地讲坐北朝南。殊不知,古代建筑虽讲究坐北朝南,但多是偏东或偏西向的,并非正南正北。如此,夏天南向房屋不至于太热,冬天北向房间不至于太阴冷。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房子朝正南“火”太旺,一般人住在这样的宅子里怕是受不了的。所以,通常房屋的朝向要偏东或偏西一点为宜。这一点也可以供现代建筑设计师参考。

从微观层面来讲,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能保让东阳卢宅肃雍堂500多年不漏水的防水锡板,绝对是最佳的防水卷材。如果能借鉴先人经验,用现代科技手段仿制岀一种市场化新型高级防水产品,或将解决全世界的建筑防水难题。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全国各地的古村镇、古建筑中还深藏着众多营造智慧等待我们去挖掘、解读和认知,更需要我们去传承。笔者认为,对于这些营造智慧,我们如果能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必将为我们新时代人居环境建设做岀更大的贡献。

美丽新乡村社区

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玻璃房

猜你喜欢

贝聿铭营造智慧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谢翠菊 营造农村妇女“幸福站”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贝聿铭的灵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