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021-11-17张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0期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故事激励

张玉

摘要:生物学是21世纪一门重要的生物科学工程,初中生物则生物科学工程的基础学科,在初中生物课的学习中,部分学生往往学习不进去,则是缺乏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为了提高学生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与培养。

关键词:生物;现状;非智力因素(理论;故事;精神;激励)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295

初中生物是一门生物学科的基础学习。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把生物科学工程列入21世纪人类最重要,最急迫的科学工程。全世界各个国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以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与运用。现在,开放中国也十分重视生物基础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作为一线初中生物教师责任更大,肩负着培养好学生学好生物的重任。在生物教学中,我发现:有一部份学生一直对学习生物很感兴趣,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好。但有些学生智力也不错,但是这部份学生对学习生物不感兴趣,学习成绩也较差。我经过反复观察,反复思考。我认为:这部份学生身上主要是缺乏非智力因素。当务之急,就是要在在初中学生的身上,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品质)的培养。

其一,认识非智力因素的原理及其作用。

人的智力由两个部份组成。第一种是先天的,生下来就具有的智力,叫先天性智力;第二种智力,是经过后天教育学习培养起来的智力——叫着非智力因素,或者又叫着非智力因素品质。这两种智力相比较,那一种智力更为重要呢?经过心理学,教育学有关专家研究测定: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远远大于先天的智力因素。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发挥的作用更大。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因素是那些呢?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精神因素,主要包括:学习的毅力,坚强不屈服的性格,吃苦耐劳的品质,虚心好学,努力向上的学习态度等等。

其二,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不好生物学科,不是智力差的问题,主要是这部分学习身上缺乏非智力因素。生物学科本身就有些枯燥,而且需要长期观察,并且需要开展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要学习好生物,困难很多,只有我们广大学生身上树立了非智力因素的品质,那么学习生物过程之中的困难就完全可以克服,可以战胜的。当务之急,就是开展生物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品质。

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创建好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环境。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好学生身上的非智力因素品质,首先第一条就要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情感和谐的基础。在这个环境中,师爱生,生敬师,互教互学,老师尊重学生,视学生为学习生物的主人公,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师生形成一种合作教学,共同探究生物。只有在这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环境中,学生才会服从教师的教育,培养好学生身上的非智力因素品质。

2、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学生心理强大的优秀品质。我们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培养广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学生心理强大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广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树立。心理是学生心理倾向的一个重要机能,凡是在生物学科上,或者其它学科研究上有重大发明创造的人,都是心理素质好,心理十分强大的,我教育学生,你的心理坚强,强大,则你的学习效果就好。你的心理弱,那么你的心理就弱,则你的学习效果必然差。学生应该说:“我心理强大,一定能够学习好生物!”

3、以科学家奋不顾身,不屈不挠刻苦学习,不断探究的精神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培养廣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常常以科学家崇高的精神品质作为学习的榜样,启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品质。例如:我讲述大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故事。达尔文为了研究物种起源,不怕风险,冒着海上有生命危险,搭乘小帆船游历几十个国家,几乎跑遍世界各地,才终于收集了几千种物种标本,前苏联植物学家米丘林,有一次正在果园里开展果树嫁接工作。突然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有一个外国著名的巴蕾舞剧团正在莫斯科晚上演出,请米丘林今晚去观看,票已买好了!”米丘林婉言拒绝说:“今晚我不能去看演出。今晚我要审查明天果树嫁接的方案呀!”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从小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但是他,却有战胜疾病的精神,有顽强不息的自学精神,最后成为了世界著名大数学家。这些科学家主要身上树立了非智力因素的品质,最终才会取得非凡的成绩。科学家的事迹,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品质的树立起到了很大的榜样作用。

4、坚持开展激励教育,不断鼓励学生积极上进。在初中生物教学之中,我们面对是一些小青年学生,他们学习生物也需要有人常常表扬他们,鼓励他们,满足心理上的荣誉感,成就感。作为生物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坚持开展激励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我一旦发现学生学习生物有进步,或者在生物观察中,实验中有进步,我就表扬,鼓励,让学生深受鼓励。每一个学期,都要召开一次生物学习成绩表彰会议,对学习生物有进步的学生加以表彰。对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发给获奖荣誉证书,和发给一些物质奖品。

利用“罗塔尔森效应”原理,激励学生学习好生物。开展激励教育,对培养初中学生增强非智力因素很有帮助的。在生物教学中,我以心理学上的“罗塔尔森效应”原理激励学生,增强非智力因素,效果就很不错的。罗塔尔森原本是西方一个国家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实验之中开展了一种赞许式的,美好期待式的激励方式。因为这种激励方式很好,被心理学上称之“罗塔尔森效应”。比如说,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今天在这里学习生物,我预测一下,在座的学生学习生物都很有出息。今后来,你们在学习研究生物科学这个领域中。将后来,有些学生成为了世界生物科学方面的领军人物,有些学生成了大学里的知名生物教授,有些成了农业专家,有些成为兽防动物学方面的专家。大家都有出息。我曾经是你们的生物教师。我为同学们今后具有伟大的成绩而骄傲!自豪!“罗塔尔森效应”式的激励为增加学生身上的非智力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

总之,通过开展教育,培养学生身上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生物,对学习其它学科也都有较大的效果。

参考文献

刘学良、万永勤、叶志强《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好生物学科》2018年《中学生物教研》。

猜你喜欢

非智力因素故事激励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