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1-11-17曹钧
曹钧
摘要: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十分重要。针对当前小学感恩教育效果还不是很理想的问题,文章着重分析了小学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包括利用合理方法,提升学生感恩意识;利用节日契机,设置感恩活动;借助主题班会,传授学生感恩方法,希望能够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0-245
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绝不是短期可以见成效的,需要经历十分漫长的过程,所以老师应在思想上重视,还要在方法上持续优化与创新,并在行动中有效落实。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比较优越,平时享受着父母、祖父辈的无微不至照顾,并不了解劳动的辛苦,难以理解家人付出的意义。久而久之,学生便会缺乏感恩的意识和能力,很容易成长为一个只为自己考虑,而不在意他人想法的自私自利的人,这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以及对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在小学教育中,应加大感恩教育的力度,以更好达成德育教育目标,提升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效果。
一、利用合理方法,提升学生感恩意识
1、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优化校园文化
在对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如果能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感恩氛围,那么感恩意识的培养目的将会自然而然达成。而在感恩氛围的营造途径中,校园感恩文化的构建是十分有效的一种途径。比如利用学校的长廊、教室的墙壁等,张贴传统故事中搜集关于感恩的小故事,或者在小学生之中搜集他们做过的感恩小故事,以故事说明和人物照片的方式呈现,这样就可以达成对良好感恩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提升他们的感恩意识。
2、结合学科教育,提升学生感恩意识
在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仅靠校方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依靠各学科教师的积极作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这样可以在更为系统的德育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于感恩父母题材的课文,语文老师应在课文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去体会父母对孩子无私付出背后的情感,从而在实施中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政治是一门育人性较强的学科,教材中有隐性和显性感恩教育素材,老师应合理宣传与渗透,让学生越来越具有感恩的意识。班主任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多的教师,应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抓住一切可行的感恩教育契机,巧妙地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利用节日契机,设置感恩活动
1、抓住节日契机,引导学生表达内心情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节日的数量也比较多,其中有一部分传统节日与感恩有密切的关系。感恩,在词典中的意思是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激。在我国,感恩一词最早出自于三国志:““饷赐之日,可人人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这是骆统向孙权进言劝其“尊贤接士”,他认为用人贵在培养感化,懂得报效国家。感恩就像一颗埋在地下的种子,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感谢,更是一种负责、自强、自立、自尊的人生态度,未成年人正处于人格塑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在培育未成年人中,为孩子埋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培育他们对自然,对他人,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在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设置一些感恩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对节日文化和意义等有更多了解,并在良好节日氛围的感染下,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内心的情感,此过程中就可以达成对学生的有效感恩教育。比如在“教师节”来临之时,可以设置关于感恩主题的活动,如“感恩教师,回馈教师”,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选择合理的情感表达方法。在学生们的情感表达中,有学生制作了感恩手工作品、有學生写了情感真挚的书信,还有学生为老师带来了一段趣味的感恩小品......这些都是学生表达感恩情感的重要途径,老师在观看之中,应该及时将各个令人感动的瞬间拍摄下来,在学校中积极分享。
2、设置亲子活动,展开感恩回馈
在设置亲子活动时,可以采取两个分步骤,第一,学生在家庭中与妈妈交流生活中的幸福瞬间,并将妈妈的幸福照片等作为成果。第二,在班级内开展“幸福妈妈”亲子交流感受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说一说感恩回馈妈妈的方法有哪些,从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给出拥抱妈妈、帮助妈妈打扫家里的卫生、帮妈妈捶背等方法......通过在亲子活动之后设置感恩回馈讨论活动,学生对感恩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并且感恩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更为全面的提升。
三、借助主题班会,传授学生感恩方式
1、倾听感恩故事,珍惜当下生活
在小学课程设置之中,每周基本都会有一节班会课,班主任要把握好班会时间,设置“懂感恩,知方法”主题班会,在班会开展之前,不仅班主任要做到相关素材的准备工作,还要求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感恩事件,以拍摄、绘画等方式记录下来,也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 。课上,老师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素材,并围绕此积极讨论。之后,老师在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课前精心准备的故事素材,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学习和体会环境中,明确感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感恩的对象有很多,不仅包括他人、自己,还包括当下的生活。
2、观看感恩事迹,学习感恩想法
学生学习和掌握感恩方法,是学生感恩的重要前提。在学习感恩方法时,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取他们感兴趣的观看视频方式,或者其他趣味方式,不可以直接语言灌输,那样只会让学生反感。学生通过对各类感恩视频的观看,会主动从中学习感恩的方法,如列感恩表、从生活小事关心他人、替父母做更多家务、及时语言表达感恩......
结语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感恩能力与德育素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老师应从利用合理方法、感恩活动以及主题班会等方面出发,逐渐提升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能力,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庄永芳.让感恩之心,照亮前行之路——浅谈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作用与实施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21(09).
[2]马金花.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与对策[J]. 甘肃教育.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