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馆的特殊群体服务

2021-11-17袁静

百花 2021年8期
关键词:安康市文化馆公益

袁静

根据我国2017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一章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群体的特点与需求,提供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可知特殊人群指的是: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为切实保障好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城市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各级文化馆应在设施建设、活动开展、队伍培训等方面把保障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权益放在重要位置。

一、文化馆对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社会价值与作用

安康市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速,从城市到乡村的一大批文化场馆成为服务群众的新载体。全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从2017年每千人拥有269.65平方米,到2019年底每千人拥有448.09平方米,增长达66.17%,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设施功能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各地市文化馆加大力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绝大部分群众切实地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惠民措施。文化馆提供的免费开放场地,建立的群众文艺团队让外来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融入城市生活当中,感受到温暖与尊严;文化馆的公益培训、展演服务让智障儿童、贫困少年得到学习艺术和展示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体现了自我价值;当前社会正步入老龄化的时代,文化馆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大大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安康市群众艺术馆成立于1950年3月,2011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一级文化馆。近年来,安康市群众艺术馆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逐步建立起了以群众需求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安康市群众艺术馆在设施改建、队伍培训等方面将保障特殊群体公共文化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在馆内设置残疾人专用无障碍通道,安装电梯设备,更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群。

二、安康市群艺馆少儿公益美术培训取得的成绩

全民艺术普及,重点在少年儿童,而让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培育起孩子们心中最初的艺术萌芽,艺术培训至关重要。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参与艺术培训所存在的诸如师资、设施、设备等困难,安康市群艺馆组织开展了全方位的公益艺术培训,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在其最重要的成长阶段接受最初的艺术启蒙。

安康市群艺馆少儿美术是纯公益性质的免费培训,在本馆阵地开展每年春夏秋冬四季的公益培训,主要面向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项工作是安康市群艺馆免费公益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安康市中心城市“文化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康市群艺馆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留守儿童,长期致力于少儿美术免费公益培训,开展了多项活动:举行了“公益文化春风行——关爱留守儿童·送活动进校园”活动,先后到百余所乡镇中小学,送去文艺演出、书画展览和艺术讲座;举办了多届“美丽中国·我的家”全国少儿美术大赛;组织培训学员参加全国、省、市少儿绘画比赛,取得多项成果;联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在我馆建立了艺术帮扶留守儿童暨教师少儿版画实验基地;与陕西省美协少儿艺委会联系成立了陕南少儿美术基地……系列少儿美术免费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广泛好评,形成了安康市群众艺术馆的重要文化品牌。

三、少儿公益美术培训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笔者作为一名群文干部,有幸参与了我馆少儿公益美术培训工作。结合这几年工作实践,针对儿童绘画培训的特点,有以下思考。

(一)尊重儿童天性,保护儿童思维创造力

对少年儿童进行美术学习的培养,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对孩子的感知能力、手脑协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在少儿美术培训中,要充分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不要一味机械地模仿。

我认为每个小孩子都是爱画画的,他们生来就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每个人的幼小时期都爱在纸上涂鸦,而且兴趣很浓。少儿美术的发展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涂鸦期(1.5~3.5岁)、象征期(3.5~5岁)、图式期(5~7岁)和视觉写实期(9~13岁)。我们上小学的时代,经常是老师在黑板上画一笔,孩子照着画一笔。单纯以像不像为临摹和重复标准的教学模式早已过时。因为儿童绘画是创造性思维的艺术,没有标准的模式,没有统一的要求。儿童画也不是画得像、画得整齐、色彩丰富,就一定是好作品,画面杂乱无序就不是好作品,而更要关注画面生动、有趣、创新和自我情感的表达。有时同一个课题不同的孩子所呈现的画面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少儿美术的目的不是培养第二个齐白石或徐悲鸿,而是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孩子打破传统美术的束缚,敢于尝试,展开想象,大胆表现内心的想法。

(二)绘画教学中,主要运用“引导为主、示范为辅”启发性思维方法

安康市群艺馆少儿公益美术培训通过网络平台,面向社会招收6至12岁儿童。每次报名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我一般将他们分为两组,大的小的各坐一边,有时教授内容也不同,作业标准要求也不相同。主要运用“引导为主、示范为辅”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时,一般选定主题后大概示范或者局部示范,给孩子们更大的发挥空间;作業为避免千篇一律,在辅导时多用启发性思维方法,让孩子们想象怎样让画面生动有趣、怎样让画面丰富多彩。大胆想象,放手创作,边画边想、边画边加,尽量将一张纸画满画完。

(三)在儿童绘画创作过程中,注重培养持之以恒、有始有终的良好品格

在绘画教学时,我给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的空间,对绘画内容、方法不做过多限制。但对完成作品却是有要求的:尽量不收半成品的绘画作品。因为很多小孩子喜欢画快,一张没画完就想取新纸画另一个,或者一点画错就想换纸,如果任其这样,他的每张作业都是不完整的半成品。这时我就会教他们用添画、改画的方法补救,一张没画完就不能取新纸。有的孩子画得快,有的画得慢,有的孩子嫌涂色太费力,我都鼓励他们,让他们知道做事要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尽自己的努力完成每一次绘画作业,一个学期要完成几张完整的作品。

(四)关注儿童情感,让绘画成为孩子减压、表达情感的一种方法

公益美术培训上课不像学校有严格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让孩子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绘画,以兴趣情感的表达为主,技能方法的培养为辅,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绘画。我们的时代在进步,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新时代的小孩子从小学习压力就大,应该让艺术兴趣爱好真正成为孩子放松自我、表达情绪的阵地。尊重儿童天性,保护儿童思维创造力,不带成人眼光看儿童画,激发孩子热爱绘画的兴趣,不设定条条框框,不带功利心完成作品,多关注孩子的情感表达,让孩子在快乐中绘画,享受绘画带来的成就感。让绘画成为孩子减压、表达情感的一种方法。

关注儿童画、引导儿童画、鼓励儿童画、繁荣儿童画是少儿美术免费公益培训的职责和使命。我们深信:今天的关注、重视和鼓励,给予孩子的,不仅仅是一张画,而是艺术的启蒙;不仅仅是一方艺术天地,而是多彩多姿的美丽人生。

让我们共同携手,走进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和他们一起放飞一个关于艺术的美丽明天!

(安康市群众艺术馆)

猜你喜欢

安康市文化馆公益
安康市群众艺术馆:召开申报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预审暨培训会
公益
公益
公益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安康市检察微电影《人在家就在》顺利杀青
陕西安康市长赵俊民:在新一轮开放中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