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免疫到参与:媒介素养教育范式嬗变及启示
2021-11-17左亚莉
左亚莉
【摘要】媒介素养教育从诞生起,经历了抵制范式、甄别范式、再现范式、参与范式等四次范式的转变,范式的嬗变意味着一定时期的民众对当时舆论环境的担忧。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理念也随之转变,立足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情境,需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自觉投入到这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范式;嬗变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94
20世纪30年代,随着电影逐渐普及,以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繁荣发展,给传统的精英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一些英国教育家、家长、社会学家都非常担心大众文化会腐蚀学生的价值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教育学家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的《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于1933年出版,他们主张保护传统文化,坚决反对大众文化中的流行价值观念,并首次提出“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通过媒介教育训练青年人抗拒大众媒介中提供的“最低水平的满足”。1997年,学者卜卫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探讨了媒介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媒介教育的意义和内容以及具体实施的方法,它标志着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开始。
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电影、电报、收音机等大众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进入大众传播时代。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对现代人生活的渗透和影响更为深入,现如今的媒介素养基础与传统媒体时代大不一样。“媒介对人的影响”的具体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变化,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也经历了几轮变迁。媒介素养教育肇始于英国,在加拿大、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展和实践,至今已走过了近90年的发展历程。
本文旨在梳理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经历哪几次的范式嬗变,并对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因素加以分析和总结,以期探求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媒介素养教育现实现实下,构建出适合我国的媒体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1. 四大媒介素养教育范式嬗变
1.1 抵制范式:“免疫式”媒体素养教育
20世纪初期左右,西方的主要资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迈入工业化阶段,电报、电影、无线电广播等大众媒体也相继问世。一时间,大众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1920年左右,作为近代影像媒介产物的电影的发展,引起学者、官方政府、教育家和家长们的注意,他们非常担心一系列的媒介产会对儿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教育被媒介包围的儿童抵制媒介产物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事实上,大众媒体的影响和渗透无孔不入,几乎所有的现代人都被卷入其中。
利维斯《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提到:科技与机械的力量极大地方便了生活,但同时它也打破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模式。除却物質的美好,那些媒介产物所带来的是人心的异化与心灵的腐败,对青少年的迫害更是如此。他们在书中呼吁,民众要有自己的意识,尤其是青少年,不应在没有支持与引导的状况下接触媒介,不能任由周遭环境形塑他们的心灵,应教导民众正确接触媒介,免于媒介的摧残。利维斯式的思想的核心观念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保护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从这种观念出发,媒介素养教育旨在鼓励学生去“甄辨与抵制”媒介内容,对抗当时主流的通俗流行文化,使得学生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观。这种教育、强化学生具备甄辨和批判意识的方法被后来的批判家称之为“免疫法”。
1.2 甄别范式:“流行艺术式”媒体素养教育
利维斯式的思想深深影响了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和方式,但1960年左右,媒介素养教育进入到第二阶段。1960年左右,发轫于英国的“流行艺术运动”,不断演变和发展,成为一场国际性的的艺术行动和文化思潮,“流行艺术”的宗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的生活化”。在多方力量的努力下,20世纪60年代左右,西方社会一改对大众文化“彻底否定”的态度。与第一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对流行文化的消极排斥与反对理念相比,媒介素养教育逐渐演变为另一种较为积极的做法,即用“思辨”的态度去看待流行文化的发展。
与此同时,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从抵制媒介内容转变为培养青少年对媒体批判思考和甄别能力,对各种文化”好“与”坏“评判与甄别,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
1.3 再现范式:“怯魅式”媒体素养教育
1970年左右,电视在西方社会普及并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大众媒体之一,与电影不同的是,电视的普及范围更广,西方社会的教育家、社会学家等将它视为“比电影更为低级的大众媒体”,他们十分警惕电视的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大众媒介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在与时俱进地发展。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的是,新时期的研究者们已经开始认识到媒介形态对于媒体内容表现的重要作用。除了重视媒体无文本内容的分析,媒体形态的研究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怯魅式”媒介素养教育的强调“再现”,是指在充分接触、分析媒体的基础上的对媒体传播内容、媒体背景的批判以及对自我解读媒体的再次审视,完全是一种“否定之否定”。从本质上来说,“怯魅式”媒介素养教育给予学生的再也不是诸如“对错”和“好坏”价值判断的现成答案;相反,它会运用“再现”的概念,向学生提出如下的重要问题并将评判的权利和机会留给学生自己。
1.4 参与范式:新媒体素媒介养教育
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把互联网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正在创造着一种全新的媒体传播模式。新媒体时代,媒介是人们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平台。前三个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一直强调受众在被动地接受媒介内容,新媒体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将教育的重点放到受众个人如何使用媒介健康地参与。新媒体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培养个体对媒介信息的读取和甄别之外,更关注媒介、个人与社会之间三者互动。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是鼓励社会公众成为大众文化的全面参与者,注重发展民众个人技能、知识和思考能力。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要完全舍弃前三个阶段的媒介素养,而是对传统的媒介素养的补充和升华。它强调的是受众媒介素养整体的提升,不是一味地防范和抵御媒介内容,受众可以批判思考媒介内容,发表自己观点,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
2. 我国媒体素养教育多路径的实践策略
2.1 加强政府统筹规划
媒介素养是现代人媒介化生存必不可少基本素养之一,纵观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的经验和实践成果,各国政府将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为国家教育战略,统筹各方力量,制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在具体实践方面,政府可以牵头制定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和推广计划,成立专门负责领导全国媒体素养教育的部分,统筹社会团体、学校、社区等媒介素养教育的试点和推广。此外,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和估计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社会的开展,并在人力、财力上对其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加以扶持。
2.2 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无论是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是中国的港台地区,媒介素养教育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社会各界力量的推广,包括学术团队、社会团体、非盈利组织。例如,2017年,美国国家媒体扫盲教育协会(NAMLE)举办了第三届年度美国媒体扫盲周,美国图书馆协会宣布与部分美国大学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媒体素养@你的图书馆",以“培训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帮助成年读者成为有鉴别力的新闻消费者。"
加拿大数字和媒介素养中心是一家加拿大非营利慈善组织,一直致力于数字和媒体知识的普及。组织的目标是希望青少年可以成为积极和理性的数字公民,对媒介内容有自己的批判能力和思考能力。2019年10月7日至11日,该组织和加拿大教师联合会主办的一项年度全国性“媒介素養周”宣传活动,在部分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和社区开展活动,旨在促进数字和媒介素养教育。
2.3 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媒介素养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媒介环境一直动态发展,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很快在加拿大、美国等国发展壮大,这些国家十分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之中,尤其澳大利亚的大学生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坚持顶层设计规划,政府监管运行、学校负责,教师实施的策略。
目前我国的高校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一直相对薄弱,媒介素养教育远远没有普及。因此,只有将新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从学生时代就抓好个人的媒介素养培养,才能促进新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事业健康、协调地发展。
2.4 媒体加强自律
西方社会早期对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视大都源于对大众传媒副作用的警觉,无论是媒体机构还是从业人员,应当自觉坚持“自律”。媒体需要做好“守门人”和“把关人”的职责,做好对新闻事实的核查;作为社会平台的媒介,在社会中起到“连接和沟通”的作用,连接和沟通政府和公众,媒体成为媒介素养教育平台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协同教育受众,与受众积极互动是媒体组织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又一途径。
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了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但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进程较中国大陆更成熟些,很多经验和实践案例可供参考。纵观媒介素养教育四大范式的嬗变,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采取“超越保护主义”的价值理念,既要“保护”受众,也要“赋权”给受众,让其参与其中,引导受众在和媒介打交道时可以自如分析、批判思考内容。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01):29-33.
[2]李廷军.从抵制到参与[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大卫·帕金翰,宋小卫.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02):73-79.
[4]谷生然,魏茂琳.国内外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