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音乐旋律形态分析
2021-11-17龚培琳丁星方
龚培琳 丁星方
摘要:《在中亚西亚草原上》是一部以俄罗斯生活景象为题材的交响音画,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和情调,这是一首含有两个音乐主题并交替变奏的双主题变奏曲。通过两个不同民族风格的旋律所形成的对比,描绘了景物化的形象。鲍罗丁用各种形态的音乐旋律描画了一幅生动的场景,本文从用特定的音高、音域音型进行环境描写,用不同的旋律形态表现不同的音乐角色,用特有的旋律与调性及旋律半音化进行表现特有的民族特色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其旋律形态特点。
关键词:鲍罗丁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旋律 音画 民族性旋律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0-0078-03
对一部作品进行音乐旋律形态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掌握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发掘更加细微的表情,这种分析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对作品进行赏析,提升学生的美学审美观念,以此指导学生的实践,也是教师在学生乐器的演奏指导、舞蹈动作编排、声势设计的基础。《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鲍罗丁作品中的一部交响音画作品。作品用旋律描、配器及音乐形态述了一副:在广阔无边、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支骆驼商队由军队保护着,由远至近祥和安逸地前行着,直至他们缓慢的走出作者所为听众呈现的画面。作曲家通过旋律对画面进行阐释,关于其所表现的音乐旋律形态,本文有以下几点分析。
一、用特定的音高、音域进行环境描写
作者在作品中对所有细致画面的描述都是通过丰富的旋律变化来呈现的,对于不同的场景,作者使用不同的音高与音域进行了背景画面描绘。如作品开始时,作者用小提琴一直在极限音区拉用pp的力度走持续的泛音,用持续地泛音、带有混响感空灵的特定音高创造一种一望无垠的空旷感觉。随后作者又加入了新的音乐层次:使用中提琴与大提琴反复进行八度拨弦,使两个层次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五度的A和E交替的木管组连贯悠长的演奏。在作品的结尾处,作者也使用了同样的手法,刻画喧闹经过后恢复以往平静安宁的辽阔大草原的场景。作者运用不同层次音高的对比,营造草原的寂静辽阔氛围。
二、使用特定音型使音乐形态动态化
在作品中,作曲家还将三连音,八分音符跳音、顿音等特定的音型使用在对场景和动作的刻画中,特定音型跳动及对节奏的打破感使画面具有动态形象。如作曲家用中提琴和大提琴的交替拨奏表现驼队与商队成员交错的步伐。在227~283小节的尾声中,作者使用中提琴到大提琴过度的八分音符加空拍反复进行的pizz来表现骆驼的脚步声与驼铃摇动的声音,并配合以在不同的调之间转换及声部及乐器的逐渐减少,用其配合音量的减弱营造出一种减慢及减弱的效果,直到两条旋律声部也渐渐消失停止,只剩木管组两件乐器的长音音型加弦乐组的步伐音型。到尾声的最后,长笛在PP上缓慢地吹奏开头时的第一主题旋律形态,弦乐组小提琴继续回到了八度泛音,像是飘荡在上空轻柔的感觉,以此呼应开头,体现出队伍消失在画面远处的地平线上,慢慢地直到看不见,画面又回到了长音的静止感,再一次回到平静安谧的场景。
三、用不同的旋律形态表现不同的音乐角色
作品中,作曲家除了对场景的细微刻画,也用不同形态的旋律塑造了不同的鲜活的音乐形象,一个形象是作品一开始俄罗斯曲调,这段旋律的色彩性非常鲜明,如谱例1中所示旋律的开头段,用单簧管由弱至强的形式结合缓慢的速度与均匀的速度进行四度和五度旋律的跳进进行,并进行五小节后加入顿音符号,使每个音更加均匀有力,以此刻画出商队中商人们统一而又均匀的步伐。作者巧妙的将乐器、旋律形态与表情记号完美结合,刻画出鲜明生动的角色。
谱例1
第二个形象是保护商队的军队,这个音乐形象进入的时候由圆号和法国管吹奏持续的八度长音来表现,作者用铜管和木管组的结合并配以长音的出现,刻画出了军队坚定而又肃穆的气势,长音的持续与第一主题中对商人步伐顿音的描述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两个形象用音乐相态进行了鲜明划分。
当开头出现主题一再次出现,并由单簧管吹奏时,将旋律升高小三度进行,音乐的速度逐渐开始由缓慢变得快起来,以此承接后边第123小节所有乐器的大齐奏。作者将主和弦分配给铜管组的每件乐器,由铜管组来吹奏有力且为持续音的主和弦,并用坚定有力的定音鼓敲击配合在每一个长音的重拍处,弦乐组用分奏的形式演奏大和弦,丰富整段音乐的声部及和声效果,使整段旋律明亮坚定,给人带来非常震撼的视听感觉,仿佛喧闹繁荣的队伍已经到达了眼前。于此同时木管组配合大提琴的合奏,使旋律的低音感加强,表现了坚定有力的步伐,用来表现队伍步伐和骆驼铃声的声部也开始由弱变强,音乐到达高潮,以此刻画出商队和军队由远至近来到了听众眼前。作者在丰富声部的同时将两个不同的主题运用复调对位法的形式进行对位演奏,使两个主题在不同声部既独立又和谐的交织在一起,也使得两个音乐形象交融在一起,共同出现在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中,表现了军队和商队和谐友好的友谊关系。
四、用不同乐器及声部的加入增加其音乐形态效果
作者在对音乐形态与不同主题角色的塑造中,也将配器运用在其中,充分利用不同组别乐器的独有特点进行区别。如在两个主题旋律的配器中,作者就是使用木管组表现商队,而用铜管组表现俄罗斯军队,通过不同特色的乐器组特色突出不同的角色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运用对位法同时演奏两条旋律线,也可以清晰分辨出两者独立的特色。与此同时,在对音乐场景的塑造上作者也将配器运用其中,由小提琴八度的泛音开始,再加入木管組单簧管演奏第一个主题,显示出现在远处的队伍,之后音乐中逐渐加入弦乐组其它乐器与圆号同时演奏,并将每个声部进行双声部分奏处理,使和声变得饱满,烘托其形象,也开始慢慢清晰明显,直到123小节引出所有乐器的大合奏。大合奏中出现定音鼓烘托想象,加强震撼效果。大合奏结束后,又开始使用一点一点减少声部和乐器的办法营造一种渐行渐远逐渐安静的效果,直到最后回到回应开头的小提琴八度泛音。作者使用单一乐器音色、复合乐器音色及大齐奏混合乐器音色,赋予音乐不同的形态和描写效果。
五、用特有的旋律与调性及旋律半音化进行表现特有的民族特色
作者在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过程中,运用配器、特定音域和特定音型等音乐形态,用来突出具有民族调式调性来表现音乐形象。在开头第一主题出现后,第16小节作者又用英国管吹奏了一段具有东方色彩的旋律,并且加入独特的如顿音、三连音、装饰音等特定音型用级进,以此来刻画商队的形象,配合用圆号与持续进行的单簧管旋律,用旋律表現出的商队蹒跚的步伐已经缓慢行进的样子。并在19小节,运用第一与第二小提琴八度重奏具有东方调性的旋律,并将主题转入A自然大调。与此同时旋律由中提琴与大提琴对位穿插进行,并由双簧管独奏一段具有俄罗斯民歌特点的独奏旋律,意在描绘勇敢而坚定前进的队伍中,一个年轻的俄罗斯士兵唱起了自己家乡的民歌。对位法的使用,使东方旋律与俄罗斯民歌既独立又和谐的完美结合在一起,并在随后由双簧管继续演奏第一主题,随后再由弦乐组进行第一主题的演奏并配以对位法,直到再次出现中提琴与与大提琴的拨奏,第一主题又出现到了小提琴与长笛的重奏上,使具有民族调性的旋律流动起来,听众有一种独特的艺术欣赏感受。随后进入由铜管组乐器演奏的第二主题,并用对位的形式将由英国管配合中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第一旋律结合起来,第二主题又回到小提和长笛,乐段在保持独有特色又相互结合的基础上一共进行了53小节。
作者在对俄罗斯军队的刻画中,使用英国管加大提琴进行双声部对位进行,配以具有东方色彩的调性旋律,意在描述具有中亚细亚特色的神秘色彩。在这两个形象的对比及木管和弦乐的和声承托下,更显得军队的形象步伐坚定统一而又自信。第二主题的调性为a小调,与第一主题的大调形成鲜明对比,并带有浓郁的东方调性色彩。作者为了刻画军队的马蹄和商队的骆驼步伐声时,运用了小提琴主持续音持续演奏配合大提琴、低音提琴的八度交替弹奏的形式在呈现,并由此引出主题二。这个主题由1~10小节及11~15小节两个乐句构成,并配合两个主题的出现,使用对位法,表现出商队和军队虽不同,但又友好和谐的关系。与此同时,鲍罗丁也使用了独特的器乐构思、熟练的作曲技法以及他所要传达的和平声音。
作者在对乐曲和声方面的设计上,也有自己的独到指出,在体现民族调性方面,他在开头第一句就使用了四级与七级两个极为尖锐不稳定的带有倾向性的半音,并用他们构成不协和的增四度和减五度的和声进行,但整体上却还是保持了正格进,中间也加入了部分半音化的变格进行:第5小节处使用六级和弦逐渐向四级和弦的典型变格离调进行,但在11小节处,又进行到了a小调的平行大调C自然大调,并以正格进行为主,旋律开始变得明亮柔和,进行也更加平稳,与第一句有了鲜明对比。所以在乐句完整的前提下,又使得作者想要表现的色彩与情感更加多彩。但在离调进行完后,乐曲又再次回到了a小调,有助于音乐及气氛营造出一种回归感,也正好配合了作品中队伍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地平线的画面感。
此外乐曲中对“半音化”的应用也对乐曲的民族特性进行了阐述和加强。如中,作者使用多声部半音级进进行的方法,将声部的进行半音化,用半音化的进行刻画各种步伐交织在一起的声音。这样处理既对声部有了倾向性处理,使音乐有了前进的推动感,又为声部进行了半音化装饰。作品中分布在不同声部不起眼的半音化进行,为乐曲的色彩及民族调式调性特色提供了丰富的色彩性点缀。
整部作品通过运用特定音型、音域、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调式调性及独特的配器等各方面的音乐形态,完美刻画了一副在广阔无边的中亚细亚大草原上一支商队由俄罗斯军队保护缓慢而坚定的前行着。作者准确的使用各种音乐形态,使听众清晰的欣赏到对应的音乐旋律,并由此联想到一副动态画面,仿佛真的看到了一支商队从远处慢慢行来,又逐渐远去,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用旋律刻画音画环境。乐曲从始至终都将调性和和声的色彩贯穿着,独特的俄罗斯民歌旋律的加入让乐曲增添了民族化特色,但又并不显得突兀,将主题和发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巧妙的运用配器及多声部配合,使人有一种动态画面感的享受,仿佛身临其境。
六、《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音乐形态分析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主要为曲式与作品分析及舞蹈编创课程中的内容,并在创新融合课程体态律动课程中也进行了尝试教学,通过音乐形态的分析,做到以学生为课程主体,将作者要描述及表达的音画画面、学生用声势及形体舞蹈编创、教师对学生掌握基础乐理知识的引导这三个方面相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创造的能力。通过分析作品的音乐形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音乐形象、特殊节奏型、不同乐段的表现方式、特有旋律形态、配器及不同声部之间复调部分是如何进行的,当分析完这些音乐形态后,运用翻转课堂,学生分小组进行声势及形体舞蹈动作的编创,思考用什么样的声势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采取什么样的形体动作及步伐表现作品中的节奏型及特定音型。编创完成后由教师和其他小组对该组同学的编创进行欣赏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此深化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这种音乐形态的分析不仅可以将乐理、曲式、复调等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融入其中,也可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并以此指导学生的艺术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炳社.音乐隐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王卫东.音乐旋律形态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房亚雯.浅谈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色彩性和声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6(07).
[4]王驰.19世纪俄国音乐作品中的异国元素—以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为例[J].艺术品鉴,2015(07).
[5]武倩妮,赵婷.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艺术特色探析[J].音乐时空,2015(13).
[6]周梅梅.鲍罗丁的音乐创作[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7]陆家齐.鲍罗廷的两首名曲《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鞑靼舞曲》[J].世界文化,2006(03).
[8]张捷希.论管弦乐配器中持续音形态的多样化——以《在中亚西亚草原上》为例[J].歌海,2014(06).
[9]刘莹.鲍罗丁音乐中的地域性色彩[J].音乐天地,2011(12).
[10]李海洋,张晶莹.鲍罗丁和他的交响音画《在中亚西亚草原上》[J].艺术教育,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