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桦伟——苏炳添心目中的“苏神”
2021-11-17
“大家都叫我‘苏神,在我心目中也有一个‘苏神!”2021年8月24日,田径运动员苏炳添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苏炳添心目中的“苏神”是苏桦伟,中国香港残疾人田径运动员。他参加过4届残奥会,夺得过6枚金牌,是目前男子100米、200米T36级残疾人世界纪录保持者,至今无人打破。
日前,以苏桦伟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宣布上映,影片除了再现苏桦伟在赛场上的精彩时刻外,讲述了他背后更深沉的情感故事,向观众诠释出一个更加立体的残奥会冠军。
出生不久后,苏桦伟便被查出了因黄疸病导致的先天性脑痉挛,表现为四肢不协调,无法正常站立行走,而弱听又让他口齿不清、说话困难,但是他的父母始终陪在他的身邊,尽最大的努力让他和正常孩子一样长大。
在想尽各种办法、做出无数次的尝试之后,苏桦伟终于在4岁那年,学会了走路。虽然他走得非常慢,但跑起来非常快。凭着过人的短跑天赋,他被教练挑选加入了中国香港伤残田径队。
专业训练的强度哪怕对于正常人都是需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何况是患有先天性痉挛的苏桦伟呢?但苏桦伟说:“我很喜欢跑步时,风吹过脸颊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让他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所以哪怕是面临着平衡、体能、速度等挑战,他也没有轻易言败。我知道我起步慢,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继续去冲、继续去追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样,我就是要从后面追上去!”从此,苏桦伟开始了他的“飞人”之旅。
苏桦伟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在比赛中将一块块奖牌收入囊中,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资料来源:光明网、澎湃新闻、新华网等)
适用主题:身残志坚;永不言败;感恩亲情;执着坚守;自尊自强……
文本解读: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 钟华江
角度一:身残志坚。
东京残奥会上,中国残奥健儿用残缺的身体诠释更高、更快、更强,尽展人性的光辉,奏响生命的旋律。他们找准自己人生的赛道,不断拼搏向前,不为打败对手,只为超越自我。
角度二:永不言败。
对于苏桦伟来说,进行专业训练,除了项目本身的难度以外,还需要克服先天障碍带来的巨大挑战,他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与艰辛。凭借用惊人的信念和意志力、永不言败的精神,他跨越身体的障碍,最终成为残奥冠军。
角度三:感恩亲情。
身有残疾的苏桦伟成长为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一位伟大的母亲功不可没,她“润物细无声”地引领孩子克服重重困难,走向人生的辉煌,可谓“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苏桦伟在重压之下迸发出惊人能量的背后,是家庭和母亲倾尽全力的支撑。
学生运用示例: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有的人选择颓废沮丧,沉沦一世,有的人选择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摸索着人生的藤蔓,双手一点一点地攀升,将命运的锁链尽数褪去,从此天光大亮,不惧向前。
正如苏炳添心目中的“苏神”——苏桦伟,克服身体障碍,参加4届残奥会,夺得6枚金牌,成为目前男子100米、200米T36级残疾人世界纪录保持者,至今无人打破。
苏桦伟的励志故事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坦然接受命运落下的玻璃罩,既然没有出口,那就自己打造一个。既然世界将我们藏入于尘土之中,那我们便轻拂衣袖抖落尘土。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像苏桦伟般的残疾人,他们坚持不懈,自强不息,身残志坚,对命运说“不”,向理想招手。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理想的结果,但总有一些坚持,能从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万朵怒放的蔷薇。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中学 钟梁丹《“苏神”,我心目中的英雄》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