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公浦:做惊天动地事,当隐姓埋名人
2021-11-17司徒
司徒
2021年8月22日6时57分,87岁的原子弹“功勋工人”原公浦,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
“‘原是原子弹的‘原,公浦是人民的‘公仆。”原公浦生前總是喜欢这样自我介绍。在原公浦眼里,能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才是自己一辈子的骄傲。除了原公浦这个名字外,他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称呼——“原三刀”,该称呼的由来,要从一颗铀球说起。他曾为中国首颗原子弹的研制加工了核心部件——铀球。“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曾称他为“一颗非常重要的螺丝钉”。
精益求精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伴随着惊天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上溯五年前,担任中核404厂机械加工班班长的原公浦,作为上海市优秀技工代表被选中到西北参加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时年25岁的他并没想到自己的命运从此和中国的核工业进程紧紧连在了一起。“当时调我的时候,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说没什么要求。非常简单,当时我们有一种口号,叫做好青年志在四方。很简单,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1963年,经过数十万人的努力,核材料终于被研制出来,然而生产原子弹的核心部件——铀球的加工又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铀球作为原子弹的“心脏”,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必须由最出色的车工来加工完成。1963年,经过反复研究,组织最终决定由原公浦主刀铀核部件加工。
为了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原公浦花了整整半年时间,用模拟部件在球面车床上反复进行加工训练。加工区内是核沾染环境,人只能站在完全屏蔽的机床外侧,隔着厚厚的玻璃观察窗,戴着双层乳胶手套从两个小孔进行操作。原公浦有时会连续操作训练二十多个小时,他加工过的代用模拟部件都堆成了小山。经过苦练,即使在能见度低的窥视窗,且戴着口罩和双层乳胶手套的情况下,他也可以达到丝毫不差的程度。
祖国需要
作为给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核心零部件做最后加工,也就是切割最后三刀的人,他的位置至关重要。原公浦回忆说:“当时我们国家第一颗原子弹的原料就这么一颗,如果在我手里出问题,那么我们国家的核试验恐怕要推迟了。”
上级领导甚至对他说,任务成功与否,“宝”就押在你身上。“三刀”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像在针尖上跳舞,切割刀多进一分、少出一厘都可能导致失败。原公浦说:“我旁边有一个工程师给我们做计算,我进的时候进多少,表上多少,加工完以后,计算下来正好是我进到的数据才能够完整,要是有问题马上就要停下来,进刀的数据跟测量的数据不一样,所以要求非常严格。”
出现问题不仅任务无法完成,生命安全更无法保证,房间四个角落里都装着报警装置,一旦切割超过临界值就需要第一时间撤退。原公浦说:“响了以后在几秒钟之内必须要撤退,否则我受到大量的中子辐射,肯定就没有命了。完成这三刀以后我就瘫倒在椅子上了。”
1964年10月16日,中国顺利引爆第一颗原子弹。原公浦因为这关键的三刀,成为中国核工业发展史上有名的“原三刀”。原公浦自豪地说:“我经历了‘看不见的刀山火海。”
但是,这样的刀山火海、艰难困苦却只能默默藏在心里。原公浦说,让他们甘心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代价的原因,只有四个字——祖国需要。
2020年1月15日,原公浦被授予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
适用主题:淡泊名利;爱国;奉献;英雄无名;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坚守信念……
学生运用示例: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在新疆罗布泊地区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带来了响彻云霄的震响,也把原公浦这个名字带到了大众的面前。在看不到的“刀山火海”里,原公浦在原子弹核心零部件做最后的加工,切割下最后的三刀,成就了罗布泊上空的轰天巨响。在业内,“原三刀”这个称号早已如雷贯耳。今日的我们,在这个看似简单的绰号里,回顾那个从“刀山火海”里蹚过,最终仍将艰难困苦默默藏于心里的耄耋老人,回顾的其实是这位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光风霁月的一生。
为何?英雄无名,我们在这个彪炳史册的名字上看到的不仅是匠心与技艺的精湛,也不仅只是为国与牺牲的伟大,还有“做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高远人生境界,看到了年仅25岁的原公浦将自己的命运和中国的核工业进程紧紧联结,永葆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广东省汕头市晓升中学 黄传福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