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地关系看《航拍中国》的媒介呈现
2021-11-17梁轩
【内容提要】文章以《航拍中国(第三季)》为研究对象,从人地关系的视角分析其媒介呈现的意义。《航拍中国》通过超越日常生活的“上帝之眼”,展现了农业生活的“人地协同”、工程建设的“人定胜天”和生态建设的“人地共生”三种人地关系。画面、背景乐和解说词的协同效应,增强了纪录片的感召力,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美学体验。研究认为,《航拍中国》突破了“城市中心主义”,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拟态环境”的纠偏,为打破地域刻板印象提供了可能。纪录片不仅是对人地关系的“再现”,而且“拟仿”建构了人地关系的“异托邦”,进而完成了家国情怀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叙事。
【关键词】《航拍中国》 异托邦 人地关系 拟仿 地域形象
“异托邦”是与乌托邦相关的概念。在福柯看来,乌托邦是完美社会本身或是社会的反面,是没有真实场所的地方,而“异托邦”则是在真实空间中,经由文化创造出来但同时又是虚幻的空间,并且这种空间与正常的社会秩序和规则相异。①《航拍中国(第三季)》(以下简称《航拍中国》)这一中国所有航拍纪录片作品中航拍规模最大、制作成本最高的纪录片,②正是通过“上帝之眼”的媒介呈现,构建了一个不同于日常生活、存在于赛博空间的“异托邦”,从而“再现”,甚至“拟仿”了全新的人地关系。
一、重回土地:转向农业的“权力之眼”
“从时间视角看,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人地关系发展史,亦是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③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土地,进入工厂,工业成为现代化的代名词,与之相对的农业则成为传统、落后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通过“剪刀差”对于城市进行资源倾斜,进一步加剧了人与土地的背离。而今,“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分化,加上城市化迅速推进、城乡人口流动加剧、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社会背景,土地代表的乡村文化在城市文化下受到全方位冲击。”④土地和农业对于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而言逐渐陌生,而媒介对于农村长期边缘化的呈现,以及对于农村“环境、传统的民俗风情等具有深度文化价值和思想、真正属于农村特色的主题内容”的遮蔽,⑤使得漫长农耕时代所形成的人对土地的依恋淡化,民族的文化心理逐渐与土地背离。
而《航拍中国》使用无人机和直升机等新技术所塑造的“上帝之眼”,却在人与土地日渐疏离的当下,将大量镜头转向了农民与土地的连结,对于城市的展现却显得极其克制。一方面,这与农业景观能够契合航拍需要宏大“奇观”的诉求相关;另一方面,航拍的高空俯视,以“近乎全知式的视角暗示了拥有权力的身份”⑥,镜头转向农村、农业、农民,也体现了国家对于乡村的重视。这种权力视角,也通过《航拍中国》的传播让渡给广大受众,引导受众对于乡村的关注。
山东寿光规模庞大的蔬菜大棚、河北塞北管理区如“麦田怪圈”一样的土豆农场、银川稻渔空间生态观光园的“三英战吕布”,以及河北宣化一个个如巨大漏斗般的葡萄架,这些在地面上平平无奇的农业用地,却在高空俯视下形成了难得一见的“奇观”,熟悉场景在视角变换中实现了陌生化。正如《航拍中国》片头解说词所描述的那样:“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这种视角的变化,形成了自反性的社会空间,航拍镜头延伸了人的感官,形成了对人类体验的“技术性置换”,从而创造出虚实互嵌的农业景观,构建了亦真亦幻的“异托邦”。在这种媒介呈现中,农业、农村、农民不再是“土”、条件差、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而是成为让人惊叹的、美丽的、富有创造力的象征,某种程度实现了对于农村多元文化价值的解蔽。中国社会文化心理长期与土地的背离,在这种影像呈现中被重新拉近。
当然,航拍并不意味着只有“非人”性场景的选择与呈现,只是“冷峻的、旁观的,以抽离人的主体性来实现客观,最终带来远离个体体验的距离感”⑦。在低空聚焦章丘葱王争霸赛中和葱比身高的农民,透过窗口拍摄西江苗寨普通人家入夜后的日常生活,纪录哈尼梯田农民插秧的欢笑,《航拍中国》通过低空航拍呈现农业生产生活场景,最大程度地为纪录片增加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儿”,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并且增强了纪录片的“烟火气”和“真实感”。
值得注意的是,《航拍中国》所展现的真实是“再现”的真实,是经过拍摄者的主观选择和航拍视角的客观选择。双重过滤下,农业劳作本身的艰辛、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而言经济收入的低下,都在航拍田园牧歌般的“奇观”呈现和宏大叙事中被遮蔽了。因此,《航拍中国》对于农业生產生活和人地关系的呈现,实际上是艺术化的“再现”,从属于奇观消费的“异托邦”。但是,《航拍中国》对于农业大篇幅的关注和褒义取向的“再现”,仍起到让人重新关注农业与土地的作用,增强了乡村的“可见性”。这种注意力的牵引,为打破传播长期以来“城市中心主义”的倾向提供了可能。
二、工程建设:人定胜天的国家叙事
“在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中,‘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人地关系的核心组成要素,又是人地关系的创造和推动者,因而人及人类行为在人地关系演变中是重要且主动的角色。‘地在人地关系演变中的角色相对被动,主要发挥支撑和制约作用。”⑧如果说《航拍中国》对于农业的展现体现的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人地相称,那么其对于城市建设和超级工程的展现体现的则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人定胜天,乡村与城市,是两套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
“在地域形象的话语建构中,话语主体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建构中,完成了主体的定位,也奠定了地域形象影视传播的整体基调。”⑨《航拍中国》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纪录片,天然具有承载国家叙事的诉求。因此在纪录片中,国家的身影也处处可见,并通过“人类在自然身上打下的印记”⑩展现出来,彰显出人定胜天的价值取向。
城市中的摩天大楼,可谓人定胜天的杰出写照。在《航拍中国》天津篇中,春夏雨后云层之上显露身影的摩天大楼,被解读为是天津“最年轻,也最梦幻的模样”。这种冲破云霄、规模巨大的建筑,平视视角已无法容纳其纵向的延伸,而航拍所带来的俯视视角则成为能够重新容纳摩天大楼的认知和再现形式。这种媒介呈现,实质上形成了一种隐喻:摩天大楼是国家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的物质化呈现,是资本积累的结果。“摩天”本身,就是对“天”和自然的征服。而航拍的俯视视角,则暗示人对于摩天大楼的完全掌控,从而展现出“人定胜天”的叙事逻辑。受众借助航拍镜头,见证“楼在云上飘”的奇观,感受高耸入云的向上姿态,从而形成新的感知矩阵,惊叹之余,对于国家富强和经济发展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而这样的媒介呈现,也暗喻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成功。
对于超级工程,镜头则聚焦默默付出的普通人。山西雁淮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在高空检修的高压工人,东北长白山只身处在瞭望塔之上的护林员,山西挂壁公路上的蜘蛛人,都展现出成就取得的不易,超级工程的诞生归根到底是人民创造。解说词对于超级工程的国家叙事,也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将工程本身的“再现”视为第一重编码,解说词的出现则是对超级工程的第二重编码。如海上长虹般的胶州湾大桥,“将上合示范区这一国之大事融入青岛‘半小时生活圈”;安徽写着“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梅山水库及其相关水利工程,让“曾经的贫瘠之地,变身为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最大灌区”;红寺堡对于吴忠市生态移民的集中安置,则体现了“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画面与解说词的双重编码,使得超级工程震撼的航拍画面与家国情怀实现了水乳交融,人对自然改造所形成的“奇观”,成为国家强大力量的彰显。超级工程本身,也在航拍的镜头中成为符号,统摄于国家叙事之下,成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的隐喻。
但是也应当认识到,《航拍中国》对于国家叙事的体现也具有选择性,服务于欢快、感人的主基调,着重建国之后的国家叙事。航拍将青岛、天津的城市景观转变为符号,成为被建构的意象,并且定义这种符号。在《航拍中国》的叙事中,天津和青岛的殖民历史被隐去,殖民时代遗留的建筑,被编码为改革开放后繁荣、开放和欢乐活力的源泉,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产。这种呈现,一方面赋予城市“可见性”,增强其“可识别性”,另一方面也重新塑造了城市形象。通过对殖民建筑的再定义和创造性运用,《航拍中国》将这一媒介符号重新“收编”到国家的宏大叙事之中,成为改革开放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民幸福的注脚,从而实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与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中国跨越时空的融合。
三、生态景观:和谐共生的全新图景
“审美是以‘灿烂的感性呈现给人的感官的, 理性的因素是融合于其中的”。11《航拍中国》中泰山的日出、黄山的云海、贵州的溶洞等摄人心魄的自然之美,正是通过具有宏大叙事属性的航拍镜头完全承载,从而展现出异乎寻常的冲击力,直接作用于人的感性。而优美的解说词,则可视为融入其中的理性。《航拍中国》山东篇的结尾,画面展现的是“黄河入海流”的壮阔美景,背景乐增强画面的宏大感,解说词则为画面赋予了新的涵义:“在此回望山东,自有中华,它便在中心。脚沾泥土,手捧海水,行尊仁礼,心向苍穹”。寥寥数语,就将山东的辉煌历史和崇高地位、地理特征和人文精神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蕴含其中。画面、背景乐、解说词的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了对人视觉与听觉、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唤醒,从而形成美的感召,让人拥有了全新的美学体验。
长期以来,“大量的内地地区 (甚至是省会地区) 得到的关注十分少, 而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北京的周边地区获得中央媒体的报道数量就比较多, 前者一般只有在突发重大事件时会得到大量的关注, 当然是负面信息比较多”,这导致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媒介形象一直固着于以负面为主的“单一维度形象”,而东部发达地区则是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维度的以正面为主的形象。12而《航拍中国》每集展现一个省,时长均在50分钟以内,因此,东中西部省份的呈现时间基本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东中西部省份得到了“公平”的媒介呈现,这为展现一个多面、立体的东中西部提供了可能。《航拍中国》某种程度上重塑了中西部地域媒介形象,对于拟态环境进行了一次重构和纠偏,从而构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异托邦”。
“无人机航拍摄像则常用‘延时摄影(time-lapse photography)的技巧,试图通过压缩航拍影像的播放时间,在同一镜头内展现时间的变化,制造出上帝眼中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壮阔感。”13这种拍摄手法,也为“时间异托邦”的构建提供了可能。石家庄嶂石岩日出时刻的色彩变化,香格里拉雨季的纳帕海变为旱季伊拉草原的奇观,云南会泽大海草山由青草到初雪的梦幻,都是对四时变化、四季更迭的压缩,而贵州草海的退耕还湖,科尔沁草原的退牧还草,都辅之以解说词来补偿时间信息,实现了对更长时间段的压缩。这些通过压缩时间而形成的“时间异托邦”,在分秒之间实现了岁月的跨越,为叙事增添了历史的维度,从而使《航拍中国》更为厚重和宏大,也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放置于明确的时间坐標系之中,使之兼具时空感,进一步突出了图景之“新”。
此外,生态景观所呈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并不意味着对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复归,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是一种更高级的和谐。塞罕坝三代务林人接力所打造的生态样本、腾格里沙漠中辛苦铺设的草方格沙障、大同“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的熊猫电站、不时“戴顶小帽子,换换搭配”来吸引游客的玉龙雪山,都能够看到国家、市场和科技的力量蕴含其中。信息化时代的人地关系,呈现出一幅全新图景。
四、人地交融:重构人地关系的“异托邦”
综上所述,航拍的镜头,实际上呈现了人地关系的三个阶段:农业文明的人地相称,工业文明的人定胜天,以及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航拍中国》对于各个阶段镜头的拼接,体现出这三个阶段的人地关系并非是线性的,而是在今日中国同时并存的。随着技术、观念的发展,以及国家大政方针的调整,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自然与人类的鸿沟正在逐渐弥合,映射到媒介呈现上,则是如《航拍中国》之类的影像开始为乡村、中西部以及自然提供更多的“可见性”。
通过航拍的手法对其进行呈现,则是对于人地关系另一个层面的创造。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14无论是对农业景观和乡村生活的艺术化呈现,对生态景观的“时空解蔽”,还是将城市建设和超级工程转变为符号,统摄于国家叙事之中,《航拍中国》通过画面、背景乐和解说词的多重编码,使得影像本身不再仅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方法与工具”,而且还成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方式”15。这种人地关系的影像,实际上“完成了对真实的殖民, 即图像已经由表征转变为存在, 而现实却转变为图像的表征”16。从这个层面而言,《航拍中国》不仅是“再现”,而且是鲍德里亚意义上的“拟仿”,高空视角的影像,组成了真实的一部分,从而重塑了人地关系,形成了“异托邦”。
《航拍中国》的传播实践对于人地关系的塑造,正是潘忠党所言的“传播与空间相互依存,相互构成”17的体现。通过数字技术呈现直升机飞行的路线地图,空间移动和画面彼此间的位置关系得以更为具象地呈现;通过高空航拍与低空航拍相结合,山河壮丽得以与人间烟火相映成趣;通过外聚焦视点与内聚焦视点的结合,冷静客观的主陈述基调得以与偶尔的诙谐幽默相结合,使得纪录片既能够拥有“上帝之眼”的宏大,又能够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拍摄技术、表达视角与叙事方式三者间的结合,将人地相称、人定胜天和可持续发展三种人地关系相互勾连,形成中国河山壮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意义之网,激发受众的家国情怀。这种呈现的实质,是对人地关系演进的媒介呈现,从而倡导协调人地关系。镜头与土地的客观性与人的主体性相映成趣,沟通构建了一种美好的、高于生活的人地关系“异托邦”。
但也应当认识到,“异托邦”虽然构成真实的一部分,但却不是真实的全部。《航拍中国》将人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消解于对人地之间和谐共处的呈现之中,赋予其艺术化的、泛着光晕的美好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平视视角所能够发现的问题,在俯视视角中被遮蔽了。如果我们将俯视视角等同于现实本身,就会陷入麦奎尔所言的困境:“摄影假体将会在事实上取代它们本来只是打算补充的器官。换言之,媒体将有效地夺走我们的眼睛,夺走我们自己看東西的能力。”18
注释:
①【法】M.福柯.另类空间[J].世界哲学,2006(06).
②张淑玲.俯瞰与平视:《航拍中国》的技术视角与叙事视角[J].艺术评论,2009(05).
③刘毅.论中国人地关系演进的新时代特征——“中国人地关系研究”专辑序言[J].地理研究,2018,37(08):1477-1484.
④徐国良,黄贤金,周艳,徐玉婷,李建豹.土地依恋研究进展梳理[J].现代城市研究,2017(10):2-6.
⑤朱婧雯.“农村”:作为媒介场域的影像呈现与变迁——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综述[J].电影评介,2019(19):108-112.
⑥周诗岩.建筑物与像——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195).
⑦周海晏.在上帝与人之间:探索人性化的无人机航拍技巧[J].新闻记者,2019(03):18-19.
⑧李小云,杨宇,刘毅.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J].地理研究,2018,37(08):1495-1514.
⑨李晓彩,张晶.地域形象影视传播的叙事逻辑与话语建构[J].电影文学,2019(23):3-8.
⑩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26.
11张晶.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尺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3):14-21.
12江根源,季靖.地区媒介形象:传统、权威与刻板印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04).
13周海晏.在上帝与人之间:探索人性化的无人机航拍技巧[J].新闻记者,2019(03):18-19.
14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78.
15孙玮.镜中上海:传播方式与城市[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4):163-170.
16曾庆香.图像化生存:从迹象到拟像、从表征到存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9(05):19-24+109.
17潘忠党,於红梅.阈限性与城市空间的潜能——一个重新想象传播的维度[J].开放时代,2015(03):140-157+8-9.
18斯科特·麦奎尔.媒体城市:媒体、建筑与都市空间[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3.
作者简介:梁轩,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媒介与社会思想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