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蓝绣 刺绣中的“青花瓷”
2021-11-17刘芷纳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3期
刘芷纳
清代的三蓝绣完美诠释了何为中国式的高级用蓝。它采用多种深浅不同的蓝色绣线来进行刺绣,其色彩过渡柔和,格调清新高雅,颇受人们的青睐。清代的顺治年间,清朝廷重建的以丝绸产品闻名的“江南三织造”分设在杭州、江宁和苏州,专门为清朝廷提供各类纺织品。从此,江南地区这种特有的、具有传统士人特点的苏绣便在宫廷中流行。
随着苏绣工艺日渐成熟,苏绣因其色泽多变和纹样生动的特点成为了宫廷服饰的主要装饰工艺。到了清代乾隆年间,一类用深、中、浅三种蓝色绣制出装饰纹样的技法出现在苏绣中,它被称为“三蓝绣”。三蓝绣流行的鼎盛时期是清晚期,此时的人们对三蓝绣的接受度逐渐提高。三蓝绣不仅成为了装饰领口、门襟、下摆和侧缝琵琶襟上的缘饰,甚至还出现除了深浅不一的蓝色系外别无他色的“全三蓝”的刺绣技法。
三蓝绣是受青花瓷影响而产生的刺绣类型,元代诞生的青花瓷到了明清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苏绣受到了青花瓷这种高雅素洁的青白配色的影响,开始大面积使用蓝色来进行晕色,还让绣品在色彩上呈现出渐变的深浅变化,从而逐渐诞生了三蓝绣。三蓝绣和青花瓷一样具有高雅、素洁、稳重的特点,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三蓝绣有常见的“三蓝打籽绣”“三蓝平金绣”“三蓝圈金打籽绣”等品种。三蓝打籽绣就是用三种或以上的色度不同的蓝色绣线,绣线以打结的形式固定在织物表面,无数个结由浅入深紧凑排列形成特殊的图案。这样绣出来的纹样既有三蓝色调的和谐优雅,又有打籽绣的立体感、肌理感,看起来更加精致。
平金绣是用捻金线、捻银线按照画稿的花纹,单根或雙根排满绣成,之后再用各种颜色的细线钉在面料上,华丽高贵是这种针法的特点。三蓝圈金打籽绣是圈金、打籽、平金三者结合的绣品。(摘自《收藏·拍卖》2021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