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难求” 新能源车充电难如何破题
2021-11-17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3期
今年国庆假期前3天,国家电网充换电服务网络总充电量同比增长59%,高速公路充电设施充电量同比增长56.52%,创历史新高。
“服务区里充电一小时,充电桩前排队要四五个小时。对于大多数纯电动汽车来说,几百公里路程往往要中途充电数次。如此坎坷的旅途堪称‘车在囧途。”回想起“十一”假期自己苦苦寻找充电桩的经历,朱政依然心有余悸。事实上,像朱政一样经历焦虑与煎熬的新能源车主还有很多。尽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占有率在快速提升,但困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里程焦虑”等问题,似乎依旧没有得到完全解决,甚至一旦出现“十一”假期这样的出行高峰,“充电难”反而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了解,目前,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78万辆,今年以來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87万辆。除了数量上的失衡外,充电桩资源分布不均加剧了局部和特定时段的充电矛盾。“从布局来看,根据国新办对外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国高速公路充电桩保有量为10836个,这一数字仅占全国充电桩总数的0.5%。而从区域来看,当前充电桩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全国乘用车联系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由于选址不够精准,部分已建成的充电桩利用率偏低。
充电功率不统一、充电桩兼容性差也是导致纯电动车充电难的重要因素。
“由于汽车厂商所采用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不同品牌的纯电动车在充电功率上存在明显差距,再加上一些高速公路的充电桩兼容性差,个别纯电动车可能需要尝试多次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充电桩。”崔东树说。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