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35例临床观察

2021-11-17赵春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9期
关键词:内啡肽睡眠质量三叉神经痛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芎芷愈风汤治疗,持续治疗20d。对比治疗前和治疗20d结束时两组血浆CGRP、β-EP水平及睡眠质量[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结果:治疗20d时,两组血浆CGRP水平较治疗前低,血浆β-EP水平较治疗前高,且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观察组,血浆β-EP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时,两组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对照组SRS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芎芷愈风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血浆CGRP、β-EP水平,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芎芷愈风汤;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β-内啡肽;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745.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8-0100-03

Abstract:

Keywords:

三叉神经痛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多见短暂性、阵发性且反复发作的剧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需积极治疗。目前,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1]。既往,临床上多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具有抗惊厥和抗外周神经痛的作用,但该药存在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2]。而中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属“头风”范畴,多为外感风邪或久居湿地,以致清阳不升,气血凝滞所引起,故治疗应以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为主。芎芷愈风汤有活血、镇痛、祛风的作用,且药性较为温和。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芎芷愈风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年龄45~62岁;病程2~6年。观察组年龄44~63岁;病程3~7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诊断标准西医依据《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3]中相关诊断标准:①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内存在占位或压迫;②发射电生理学检测显示脑神经损伤;③存在三叉神经感觉减退。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瘀阻脑络证以及气血亏虚证,主症:头痛反复,经久不愈,痛处固定,痛如锥刺;次症:神疲乏力,面色恍白,心悸少寐;舌脉:舌质紫暗,脉细涩。

1.3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近期内未服用其它药物;③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①试验药物过敏;②合并其它引发头痛的疾病;③合并脏器功能不全;④存在精神疾病。

1.4方法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802,规格:0.1g)治疗,口服,初始剂量0.8g·次-1,2次·d-1,而后每间隔1 d增加0.1~0.2 g,總剂量不得超过1.2 g·d-1,持续治疗20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芎芷愈风汤治疗,方药组成:川芎30 g,白芷15 g,羌活15 g,防风15 g,毛冬青30 g,当归12 g,全蝎6 g,甘草6g;随证加减:阴虚甚者加生地黄30g;痰湿甚者加陈皮30 g,苍术30g;淤血甚者加桃仁30 g,红花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于早晚分服。持续用药20 d。

1.5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和治疗20 d时,抽取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3000 r·min-1离心处理10 min后,取血浆,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水平,试剂盒均来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②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5]评估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0 d时的睡眠质量,该量表包含10个评分项,每个评分项由好至坏以1~5分表示,总分为各项得分相加共计50分,分值越低表示睡眠质量越高。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性别、疾病类型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年龄、病程、血浆CGRP、β-EP水平以及SRSS评分以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浆CGRP、β-EP水平治疗前,两组血浆CGRP、β-E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时,两组血浆CGRP水平较治疗前低,血浆β-EP水平较治疗前高,且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观察组,血浆β-EP水平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睡眠质量治疗前,两组SR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时,两组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对照组SRSS评分高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式较多,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而药物治疗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式,疗效较好。其中卡马西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药物,其属羟胺衍生物类药,可通过调控钙离子通道,阻滞神经兴奋的传导,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6]。但该药的副作用较大,以致患者不能持续接受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积极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改善三叉神经痛患者病情。而中医学中,将三叉神经痛纳入“头风”范畴,多为外感风邪,上犯于脑,或久居湿地,湿邪内阻,以致清阳不升,气血凝滞,静脉失养,发为头风,故治疗应以活血通络、祛风止痛为主。

β-EP具有镇痛作用,其应激时在机体内的含量会增加;而CGRP广泛分布在神经系统,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故而上述指标水平可反映患者治疗效果[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0d时,对照组血浆CGRP水平高于观察组,血浆β-EP水平低于观察组,表明在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芎芷愈风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血浆CGRP、β-EP水平。分析其原因在于,芎芷愈风汤方中以川芎为君药,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以白芷、防风为臣药,起解表散寒、祛风除湿的功效;以羌活、毛冬青、当归、全蝎为佐药,起息风镇痉、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甘草为使药,起益气定痛、调和诸药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的功效。同时经现代药理研究[8-10]证实,芎芷愈风汤方中当归、全蝎、羌活等药具有镇痛的作用,可通过激活机体内源性镇痛物质活性,增加其含量,使血浆CGRP水平降低,血浆β-EP水平升高,从而起到镇痛的效果。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0d时,对照组SRSS评分高于于观察组,表明芎芷愈风汤治疗三叉神经痛,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其原因在于,芎芷愈风汤方中白芍有中枢抑制作用,可通过阻滞神经兴奋的传导,起到镇静和催眠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11]。

综上所述,芎芷愈风汤联合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较好,可调节血浆CGRP、β-EP水平,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第15班,下册)[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2688.

[2]陶录岭.丹珍头痛胶囊联合卡马西平对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2):1397,1399.

[3]中華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等.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9):657-66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37.

[5]李建明.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简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2):1851-1851.

[6]李六水,刘宪军.临床常用传统抗癫痫药物及其药理作用特点[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3):65-70.

[7]于明,周倩文,徐宇浩.针刺对慢性偏头痛患者血浆CGRP、β-EP和5-HT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7,43(10):710-713.

[8]王雪梅.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9,22(11):50-51.

[9]张荒生,王进军.中药全蝎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7, 16(2):224-226.

[10]李云霞,高春华,沙明.中药羌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1):22-23.

[11]李岩.白芍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5,31(15):2153-2156.(收稿日期:2021-02-01编辑:徐雯)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赵春荣(1973-),女,汉族,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临床方向。E-mail:rsede087053951@163.com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内啡肽睡眠质量三叉神经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内啡肽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
温和灸对脾虚证大鼠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