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盛泉矿业:勇作煤炭行业关退矿井转型标杆

2021-11-17文/刘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效矿业转型

文/刘 强 刘 环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盛泉矿业前身为泉沟煤矿,2018年11月12日,这座有着60多年开采历史的矿井因资源枯竭关井闭坑,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矿井关闭退出就意味着企业走到了终点?盛泉矿业的答案是否定的!盛泉矿业不等不靠,转变观念,主动作为,自力更生,在观念引领、机制保障、精细管理、人员优化、节流降耗、政策创效等方面不断探索,通过企业上下的共同努力,最终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浴火重生之路。

理念引领筑牢创新转型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深度。盛泉矿业坚持“想要转型首先就要转观念”思路,根据企业实际,牢树“以极简管理推动企业内涵提升、以升维跨界促进全员颠覆创新、打造‘小而美’新型运营企业”的理念,不断引领企业创新转型发展。

盛泉矿业按照“稳妥转型”的发展定位,构建了以《公司法》等为基础的企业治理体系,以目标考核、过程控制为前提的市场管理体系,以价值共享、严管厚爱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以政治坚定、朴素务实为目标的党建工作体系,以主动担当、互助专注为内涵的人本教育体系,以稳中转型、基业长青为方向的创新发展体系的“六大遵循”,打造了以“一流的团队、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绩效、一流的文化、一流的素质、一流的创新”的目标导向,并使其逐级融入企业管理,逐步成为职工工作标尺,夯实企业转型发展的思想基础。

节约创效激发治亏创效的内生动力

困境面前,盛泉人牢树“明精打、细算账”的勤俭节约意识,以治亏创效行动为引领,千方百计降本减亏,着力实现“降成本、提效率、增效益、广开源”。

盛泉矿业按照“组织推动、过程控制”的总体思路,着力强化领导带头、责任分解、考核激励三项机制建设,班子成员带头压减办公费用开支和非生产性开支,严格控制办公经费审批。2019年以来,办公、招待、会议等非生产性开支同比降低45%。

盛泉矿业常态化开展“节约创效”活动,推行以料抵工,零支出完成工业广场改造、废旧闲置厂房拆除等项目;实施“一岗一策”治亏举措,引导全员树立“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规划职工办公场所,对已停用楼房及办公区域、闲置房间停水、停电、停暖,据统计每年减少支出将近25万余元。此外,每季度开展“降本增效,创新创效”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近两年共征集到100余条建议,45条被采纳,其中16条成为重点跟进项目。

盘活资源实现治亏创效的有效途径

盛泉矿业拥有占地面积约1.21万平方米、矸石存量约30万立方米的矸石山,矸石山的存在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还占用土地致使其无法盘活。

2019年7月份,盛泉矿业为消除安全隐患、整治环境污染、盘活土地资产、增加公司收入,对矸石山采挖权面向社会公开进行了竞价招标。经过激烈竞价,最终新泰市宏飞能源有限公司以230万元中标,此外盛泉矿业收缴了100万元安全信访环保抵押金。矸石山采挖权成功竞价,保证了盛泉矿业本部留守人员一年的工资,更为重要的是,为公司其他资产盘活、实现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思路。比如,对矿区周边大部分闲置房屋、土地、商品房进行招租,每年可收取租金将近30余万元。

2020年,盛泉矿业将现有闲置资源原绿苑超市房屋及周边土地共3500平方米15年的使用权让渡给其他企业,预计能获得300余万元的固定收益和价值500万元的固定资产,还可优先安置盛泉矿业富余人员。

开源节流推动省外矿井持续稳定发展

老区节流,省外开源。盛泉矿业坚持“走出去、广开源”的发展战略,早在2010年便积极打造“没有资源的资源型企业”,当年11月组建项目公司并成功整体托管山西沈家峁煤矿,依托输出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团队,托管沈家峁煤矿十年。这期间,安置转移老区人员297人,每年返哺老区1800万元。2019年盛泉矿业新班子调整后,提出全新发展定位,在老区矿井退出收入减少1.2亿元/年的情况下,省外创业单位中阳盛泉作为主要造血点,支撑企业顺利渡过关井退出过渡期,保持了稳步发展。新矿集团在盛泉托管基础上,还以煤为介,与合作方探索开发钢材、矿建等领域合作。

2020年11月11日,成功与中钢煤业延续托管合同3年。2021年元月份,历经一年的协商,托管单价采取分煤种考核,6号煤由96元/吨上升为150元/吨,实现年增收千万元。

人员优化构建“极简高效”管理运营团队

2019年,盛泉矿业构建“极简系统”,推行“极简用人”,实行岗位“兼、并、代”机制,精用工、用好工,合理配置人员岗位。同时,推行岗位职务职能全面市场化考核机制,实施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工程,落实人才技能与职位薪酬相挂钩的制度,激发职工工作激情,有效降低工资成本。调配岗位轮换制度,促使员工在岗位练兵中进步,在创新中获得人力资本增值,节约降低培训费用。

截至目前,盛泉矿业在册人员1033人,其中本部在岗54人,劳务输出379人,在省外中阳盛泉创业287人,内养内退人员258人,清理辞退四长人员、办理退休减员300余人,为企业累计降低工资成本约102万余元。

依法合规用好政策“金钥匙”

抓政策创效是盛泉矿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从强化材料管控、用电管理、政策创效入手,打好节支“铁算盘”,常念创效“政策经”,在“节”与“降”上做文章,持续深化节支降耗工作,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充分借助疫情期间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做好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的减免审批工作,对养老、工伤、失业三项保险实现了阶段性的全免,医疗缴费比例降低2%,共计减免1000万元,申请拨付稳岗补贴103万元。

同时,在强化资金预算管理上狠下功夫。2019年以来,在处于现金资源紧缺条件下,优先保障中阳安全生产、税费缴纳和员工工资发放,大幅压缩非生产性支出,持续降低企业运行管理费用,累计审减各类预算资金320万元以上。在争取优惠税收政策、优先使用承兑汇票等举措上,累计完成节支降本1214万元。

为争取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减轻企业负担,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创效“能量”,盛泉矿业发扬“钉钉子、敲核桃”的专注精神,加强信息沟通,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实现政策手续办理创新创效。目前,企业已顺利通过审核省属矿难企业退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政策,累计政策创效352万余元;积极协调地方部门获得困难家庭帮扶救助、残疾人护理、生活补贴、政府民政低保帮扶金等累计金额63万余元;由政策利用型向业务融合型转变,实现了税收筹划政策创效贯穿业务全过程,充分利用国家为企业减负的各项政策创效共计1207万元,真正把政策红利变为真金白银。

大胆探索企业转型发展“谋出路”

盛泉矿业破除“靠山吃山,依赖省外矿井反哺”的思维定式,大胆探索转型之道,成立自营队,并给予人力、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自营队以“自挣自养、自主管理”为宗旨,以经营物业服务、矿区绿化、对外经营服务、零星工程、项目创收等为主要工作内容,实行“区队管理、市场化考核”运行模式,按照“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以量计分、以分计资”的考核方式,充分发挥职工经营潜能,全面打造“1+X”多身份复合型人才,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截至目前,自营队为企业累计创效50余万元。

“如今的盛泉矿业不但能够活下来,以后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不久的将来还会亮起来!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改目标,不换频道,保持战略定力,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任接着一任干,着力打造一个转型版、‘小而美’的盛泉。”盛泉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承刚对盛泉矿业的未来信心满满。

猜你喜欢

创效矿业转型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如何以巡察监督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和创效能力
企业创效压力大,我该怎么办?
中科炼化:创效要坚持三个下功夫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