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变化分析

2021-11-17雪,张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进口额畜产品出口额

王 雪,张 娟

(南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

0 引 言

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蔓延,全球各国严格防疫管控,全球贸易秩序也因此受到一定干扰。目前,学界对疫情影响经济[1]的机制、效应及趋势预测[2],外贸企业所受影响与面临的挑战[3]等均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关于疫情对农业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4]、粮食安全[5]及农产品价格波动[6]等方面,且大都基于宏观层面,而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所受影响的分析较缺乏。为此,本文以2017—2019 年的数据为参照,着重分析2020 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及月度贸易额的变化,研究疫情对进出口农业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突发事件冲击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建议。

1 疫情下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之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各国出于防疫要求,对货物进出口贸易管制和港口进出境检验检疫纷纷出台相关规定,防控管制措施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也影响了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国自古就是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随着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量日渐庞大,进口需求逐年增加,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此次疫情对我国农产品贸易产生了一定影响。

1.1 农产品总出口额减少,总进口额增长

2017—2019 年我国农产品年均出口、进口额分别为 776.8 亿美元、1 372.2 亿美元,2020 年分别为745 亿美元、1 622 亿美元,出、进口额较前三年年均水平分别增长-4.1 %与18.2 %。2020 年农历新年后,我国经济运行短期停滞,国外因疫情防控需要出台的相关政策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致使当年的农产品出口额未达到2019 年同期水平,进口额虽增长,但较前几年增速明显放缓。

1.2 各类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变化情况

本文采用中国海关统计贸易商品的HS 编码体系,将农产品范围定为HS 编码下前24 章。为便于描述,下文将 02、03、07、08、12、15、16、20 章产品分别简称为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油籽、油类产品、鱼肉制品和果蔬制品。

(1)各类农产品进口情况

a. 水产品进口额负增长

受新冠病毒影响,进口海鲜外包装阳性事件频发,消费者减少或拒绝消费海鲜产品,国内消费市场低迷,水产品进口额大幅下降,2020 年水产品进口额仅为123.7 亿美元,较2019 年下降两成;而2017—2019 年水产品进口额年均增速超三成。

b. 畜产品进口额大幅正增长

2020 年,畜产品进口额高达302.7 亿美元,较2019 年增长了60.7 %,约为2018 年的3 倍。畜产品需求爆发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居民消费升级,对高蛋白肉类需求旺盛,而中国人又偏好猪肉;二是对水产品的替代需求,此消彼长能有效地稳定消费市场;三是2019 年暴发的非洲猪瘟虽已得到控制,但生猪生产周期较长,国内市场供给仍低于正常年份,需进口补充市场需求。

c. 油籽、水果及植物油进口额平稳增长

2020 年全年油籽、水果及植物油进口呈正增长,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2 %、3 %和13.3 %,与2017—2019 年增速基本一致。这与此类产品和新冠病毒关联度较低相关。近年,中国的粮食价格高,刺激了生产者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挤占了油料种植面积,因此需要进口油料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水果进口以反季类与品类互补为主,居民收入的提升伴随着更强的进口消费偏好,因此水果进口额逐年增长。

(2)各类农产品出口情况

a. 水产品出口受影响最显著

2020 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为107.1 亿美元,较2019 年同比下降14.1 %,较近几年下降幅度明显加快。疫情暴发后,各国为防疫需要,加大水产品的进口检疫,致使我国水产品出口订单骤减;2017 年以来,中国沿海地区大力实施湿地保护政策,禁养区内水产养殖业逐渐有序退出,水产品的生产量不断下降。双重原因导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受影响较大。

b. 蔬菜出口轻微下降

2020 年,我国蔬菜出口额为96.7 亿美元,较2019 年同比下降6.3 %。蔬菜属于日常必需品,在此次疫情中受轻微影响。疫情初期的国际物流中断致使出口贸易无法正常进行,而蔬菜是强时令性农产品,如不能按时发出就会腐烂变质,不再具有商品性;出口目的国的防疫政策使其餐饮、旅游等社会性消费活动停滞数月,需求减少造成我国出口贸易量减少。

c. 水果、鱼肉及果蔬制品出口几乎未受影响

2020 年,水果出口同比上升13 %,鱼肉制品下降0.8 %,果蔬制品下降2.7 %,增速与2017—2019 年水平基本一致。鱼肉及果蔬制品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产品一般都经过严格的杀菌等操作,且易于运输储藏,所以几乎未受影响;中国出口的水果以苹果、梨等为主,多是东南亚国家鲜少生产的产品,市场弹性较小。

2 疫情下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之不变

受疫情影响,部分农产品贸易有了一定变化,但中国农产品整体的贸易格局、市场结构基本保持不变,这是由国内的资源及中国贸易环境决定的。

2.1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格局未变

据海关统计,2017—2019 年水产品、蔬菜、鱼肉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大军,出口额占农产品总出口额的60 %左右;进口以油籽、畜产品、油类、水果及谷物为主,进口额高达农产品总进口额的70 %。总体上看,我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园艺产品,大量进口的则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2020 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格局未发生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疫情无法改变资源禀赋。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耕地非农化现象比较明显,耕地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为保证粮食安全,采取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成为头等大事,非粮食等土地密集型产品需求依赖外部市场供给,进口增加。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升级,我国对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猪的料肉比达 5 ∶1~6 ∶1,因此,我国对畜产品及大豆、玉米的需求较大,依赖进口。水产品、蔬菜、水果的经济价值较粮食高,对农民增收带动明显,基于此,农户通过增加大棚钢架等设施技术投入,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大产量,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2.2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市场结构稳定

我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与南、北美洲,占总进口额的70%左右;出口市场主要在亚洲、欧洲与北美洲,约占总出口额的90%。2020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市场份额分布稳定,疫情未改变各市场主体的比较优势,且各国农产品供需在一定程度上与其贸易国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从农产品进口的市场结构来看,2017—2019年平均从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分别进口263.4亿美元、256.0 亿美元、417.9 亿美元,占农产品总进口额的19.1 %、18.9 %、30.3 %。我国约一半的农产品进口源于南、北美洲,是因为巴西、智利、美国等国盛产大豆、豆油、油籽等,这些农产品在中国具有较大优势。

从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来看,2017—2019年平均出口至亚、欧、北美洲分别为504.8 亿美元、113.8 亿美元、86.1 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额的65.0 %、14.6 %、11.1 %。亚洲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且一直保持较高市场份额,其销售半径是由生鲜类农产品易损耗、保鲜期短的特性决定的。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的农产品贸易越来越紧密。“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与CAFTA(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立,提升了相互间贸易的便捷性,降低了贸易成本。因2018 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我国被迫提高部分美国进口农产品关税,关税的提高转嫁至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一带一路”沿线国受价格吸引,进一步拓展我国进口农产品市场,呈现出中美贸易摩擦的替代性增长。

3 疫情下主要农产品月度进出口变化

受疫情影响,各国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防疫措施,根据农产品贸易月度数据,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进行分析。

3.1 2020 年2 月份贸易逆差最大

2019 年2 月进口、出口、贸易逆差分别为77亿美元、36.3 亿美元、40.7 亿美元;2020 年 2 月进口、出口、贸易逆差分别为101.1 亿美元、28.6 亿美元、72.4 亿美元。2019 年 2 月的农产品出口、进口额较2018 年同期下降25.9 %与0.5 %;2020年2 月农产品出口额较2019 年同期减少了21.4%,进口额增长28.8 %,与2020 年其他月份相比,贸易逆差最大(图1)。

图1 2019、2020 年月度进出口情况

疫情暴发后,国内大量出口订单被取消,且春节后出口企业因疫情停工停产,部分农产品因错失最佳收割时机而被白白废弃。农产品相关产业链因防疫暂时中断,出口额大幅下降。而2 月份正值中国春节前后的消费旺季,我国进口额会相应增加,且进口订单一般在春节前几个月就已签订。进口呈现与往年相同趋势、出口大幅下降,贸易逆差被拉大。

3.2 各类农产品进口月度情况

(1)畜产品月度进口额增长较大

2020 年畜产品进口额较2019 年全年同比正增长,3 月份达到增长峰值174.4%,3—5 月份同比增长率逐渐下降,5 月份后同比增长率缓慢上升,6 月份后持续小幅下降,12 月份畜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率又回升至19.8 %。总体计算,9 月份前同比增长率均在50 %以上。

畜产品需求量变化的原因,一是我国本身对畜产品需求量增加。二是每年的1—3 月份正值元旦和春节“双节”,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决定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春节后猪肉等畜产品消费量下降,过节时囤积的肉类产品替代性消费明显,符合节前上涨节后回落的一贯特征。进入夏季,因天气炎热,消费者偏好清淡类而非肉类等油腻产品,历年的市场需求量都表现为下降趋势。同时,国内生猪养殖企业疫情防控意识提高、生猪养殖场管理加强,非洲猪瘟逐步得到控制;部分生猪养殖企业扩大规模,迅速补栏,2020 年下半年国内市场供给逐步回升,替代了部分畜产品的进口。

(2)水产品进口各月同比增速基本为负

2020 年,水产品进口除6 月份外,其他各月同比均呈负增长。其中,2—6 月份同比下降幅度放缓,7、8 月份同比下降幅度又有所增加,随后几个月同比下降稳中有降。其原因是我国水产品主要从美国、加拿大及新西兰等国进口,这些国家疫情形势一直不容乐观,一些高端水产品进口几乎中断,加之消费需求明显降低,导致水产品各月进口增速基本为负(图2)。

图2 2020 年各类进口农产品月度同比增长情况

3.3 各类农产品出口月度情况

(1)水产品月度出口全年为负增长

2020 年,水产品各月度出口额较2019 年均下降,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下降趋势逐渐放缓。其中,2月、4 月下降幅度比较大(如图3)。原因是全球疫情较为严重,对水产品出口产生了直接的冲击。5 月份水产品出口贸易开始回温,降幅逐渐缩小,9 月份降幅开始趋于平稳。整体来看,消费者对疫情的恐惧致使水产品出口额下降。虽然我国疫情率先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秩序逐渐恢复,水产品出口贸易有向好的趋势,但国外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国内水产品出口仍受抑制。

图3 2020 年各类出口农产品月度同比增长情况

(2)水果出口全年大增

2020 年1—4 月,水果出口额增速大幅提高,4月较2019 年同期增加75%,5 月开始逐步放缓,但月平均增速仍达24%左右,且全年均为正增长,出口形势大好。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疫情及时得到控制;二是出口水果主要是秋冬季成熟的苹果、梨,消费季较长,一直持续到来年的早春;三是我国水果出口市场基本在东南亚,与其热带水果品类互补,水果在各自的出口市场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其他农产品出口总体波动不大,且波动趋势较一致,均在6 月份前波动稍明显,之后趋于平稳。

4 推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当前,世界各国正多措并举,合作共抗疫情,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贸易环境也将得到显著改善。在此背景下,为促进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继续夯实农业基础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农产品的正常生产、运输、贸易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我国是农产品贸易大国,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且随着三胎政策的放开及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的状态。所以,务必要夯实农业基础,“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方针不能动摇。作为一个农产品消费大国也要增强粮食储备与调运能力,做到田里、库里、碗里均有粮,以防突发事件造成的“卡脖子”。

(2)促进农业现代化、科学化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趋于老龄化,生产方式多为传统的依靠大量劳动力的以小农户式种植为主的家庭经营,生产效率低下。因此,应当进一步推进股份制、农村合作社或经营权承包的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经营组织化程度。除此以外,要因地制宜地引进新型职业农民,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精准种植、养殖,以此应对农村老龄化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推动稀缺土地资源的整合。

(3)打造国际粮源基地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进口规模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高端农产品需求愈加旺盛。所以,我国农产品贸易对外开放要一以贯之,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秉承“两资源、两市场”理念,遵从“双循环”战略思路,提高农产品品质,扩大农产品消费的“内循环”,重塑竞争新优势的“外循环”,拓宽农产品贸易来源国与目的国,避免出现对某国或某地区农产品的过度依赖。

(4)完善出口帮扶机制

完善出口帮扶机制,落实农产品出口帮扶体系。农业部门要掌握外部市场需求、商品价格等准确信息,并及时传达给农产品关联企业;同时,要及时向企业宣传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便于企业及时做出相应调整。

(5)提高出口农产品附加值

农产品加工品不仅能延伸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链条,还能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且相较于初级农产品具有储存时间较长、损失风险小及便于运输的特点,尤其是在疫情下,鱼肉制品等出口贸易所受影响远低于水产品。所以,我国应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猜你喜欢

进口额畜产品出口额
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控制措施
统计信息
1-2月份我国进口炼焦煤635万t 同比下降58.1%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玩具出口额逆势增长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
2012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2013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