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服装文化内涵研究

2021-11-17

纺织报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服装内涵

刘 媛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非遗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多。非遗服装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和人们对自然的哲学思考[1]。目前,人们对非遗服装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本研究主要介绍了非遗服装的文化内涵,希望能让人们感受到非遗服装的魅力。

1 非遗服装文化内涵概述

非遗服装文化是我国服装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古代劳动人民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产物,折射出一种文明发展历程。非遗服装无论是颜色的设计,还是材料的选用,都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和意义[2],反映了某个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意识。非遗服装文化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以服装承载人们对哲学的思考,这也是非遗服装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原因。非遗服装的文化内涵体现为形式和情感的统一,和服装设计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2 非遗服装文化内涵的体现

2.1 服装的颜色

非遗服装的颜色在不同的朝代各不相同,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颜色有不同的理解。最早的时候,非遗服装的颜色比较单调,主要有5种,这是因为早期人们将服装文化和阴阳五行说联系在一起,从这些颜色中人们能看到哲学思考,这也是最初的非遗服装文化内涵。在商代,不同颜色的服装代表不同的等级。据相关资料,青蓝色、黑色等颜色的服装只有贵族才可以穿,平民不能使用这些颜色[3]。商以金德王,因此,商王的服装以白色为主。后来,秦国崇尚黑色,主要是因为君主以水德王。由此可见,非遗服装的颜色选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对天地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思考。先秦时期,服装的颜色能反映政治地位,不同的阶层使用不同的颜色。后来,黄色成为皇室专属颜色。这些颜色用途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思想理念的改变,从最初的满足物质需要层面上升为一种政治象征。此时,服装的颜色除了反映人们对自然的思考,还成为一种等级标识,体现了人们追求色彩搭配和谐统一的思想。

2.2 设计上的和谐统一

非遗服装在设计上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一种适中和知足的概念,源于古人的中庸思想。在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思想对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到了宋代以后,儒家思想作为当时的主流思想,影响了服装的设计。除了注重等级划分,当时的服装还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4]。西式服装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对人体曲线的勾勒,旨在展现人体曲线之美,有遮体作用即可。我国古代对服装的设计十分讲究,每件衣服都有各自的文化内涵,这种设计理念展现了含蓄美,同时也是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

非遗服装在设计上尽显中国人的平和性情。在古代,人们崇尚君子之风,欣赏从容谦和的行事作风。因此,在非遗服装设计上,人们可以看到“和”的文化内涵。比如在中国原创设计品牌HUI“艺针忆绣”非遗服饰秀(图1)上,展示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非遗服装。设计师在设计这些服装时,主要追求服装的随意和闲适,没有特意展现人体美。旗袍作为我国的非遗服装,在设计时追求的也是一种和谐的理念,让女性穿着时展现一种神秘美感。无论是非遗服装秀场上出现的衣服,还是考古出土的非遗服装,设计师在设计时,总是带着一种适体的文化思想表达服装的设计理念,这种设计理念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情理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庸思想,给人们一种恬静之下蕴藏着神秘的感觉。

图1 苗绣主题作品

2.3 服装的图案

非遗服装的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效果,还承载了一定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不是直接向人们展示出来的,而是需要人们通过非遗服装上的图案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在设计时,将文化内涵藏于某些图案中,不刻意追求文化的表达,能让人在欣赏的时候感受到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比如在魏晋时期,人们崇尚道家思想,服装图案大多是和道家思想有关的动物或者植物。在“锦绣中华”非遗服装秀上,有一个名为“挑绣之韵”的服装系列绣上了不同的桃花。这种桃花的颜色并不十分艳丽,更多的是偏淡雅的颜色,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平和思想。此外,桃花在古代还有期盼美好生活、长寿以及爱情的寓意,诗经中对桃花就有这样的描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将桃花作为服装图案能展现女性之美。由此可见,非遗服装的图案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能反映时人的主流思想和某种美好祝愿。

2.4 蕴含丰富的文化故事和民族特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服装设计都不一样,但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希望,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我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流传于民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对其进行改编。在“锦绣中华”非遗服装秀上上演了《白蛇惊变》非遗跨界音乐剧,是根据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白蛇传”创作的。其中的非遗服装用色比较朴素,展现了神话人物的形象特色,尽显淡雅之美,让人们在欣赏音乐剧时感受到浓厚的中国风。此外,还有“采蓝之忆”“木真湘韵”“云想彝裳”“流光溢彩”“苎梦东方”等非遗服装,展现了二十四节气、苗绣(图1)、蜡染、亮布、挑花、手推绣、青瓷、京绣、荣昌夏布等多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与现代服饰设计的融合[5]。人们可以从这些非遗服装中看到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服装文化,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3 非遗服装的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的服装设计理念较为落后,整体服装设计未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随着外国服装品牌的不断引入,中国的服装设计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中国的非遗服装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服装设计师可以对这些文化内涵进行深度解析,了解其重要价值,尤其要将其中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良好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理念,提高本土服装设计的竞争力。现在,许多地方举办了各种各样的非遗服装秀活动,让人们了解非遗服装的文化内涵,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能实现对非遗服装文化的继承和保护,又能向世界宣扬非遗服装的文化价值。因此,要想让非遗服装在现代得到更好的发展,设计师需要不断地了解非遗服装的文化内涵,将情感和形式融合在一起,设计出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服装作品。

4 结语

本研究主要对非遗服装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非遗服装,让更多的国人产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当前,非遗服装逐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想发展非遗服装文化,设计师就要对传统的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在新时代的审美观念中加入非遗服装文化内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非遗服装文化,既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又能拓展非遗服装文化的发展空间,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服装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基于服装设计要素的气质分析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道具服装
内涵漫画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