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审美素养:何以必要与何以生成

2021-11-16何齐宗晏志伟

中国电化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

何齐宗 晏志伟

摘要: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教育,给未来教育带来高度不确定性的影响,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对教师的存在价值、角色定位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重新认识教师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教育美学的视角,指出审美是人类的特殊精神领域和人工智能所难以超越的特质,人工智能没有审美属性,人类教师的审美素养无可替代。审美素养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重要的职业素养,彰显着教育的本质属性,表征着教师职业的育人特征,激发教师不断追求美的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培育教师的审美素养需要转变观念,重视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意愿;完善体系,构建一体化的教师审美素养培养机制;强化保障,营造教师审美素养生成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审美素养;未来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教育学中国话语体系视域下当代美育学术的演进逻辑与发展路向”(课题编号:BAA200022)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人类迈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渐改变着现在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及教育评价模式等,改变着现在的师生关系中的角色与责任,改变着现代教育的生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教育正面临着发展范式的结构性变革[1]。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既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一系列复杂的挑战。自从传统学校教育诞生以来,教师的天职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对知识的占有是成为教师的首要条件,然而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强势介入,将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转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和权威地位正在不断被削弱[2]。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替代人类教师做很多教学工作,在不远的将来,人类教师是否会被人工智能教师取代?未来教师的职业是否会消亡?教师的存在价值、角色定位和职业素养也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3]。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人工智能对未来教师职业的挑战,应当思考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教师职业素养。审美是人类的特殊精神领域,是人之为人且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特质之一,审美素养将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重要的职业素养。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审美及教师审美素养

(一)审美的内涵

无论是农耕时代、工业时代还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对美都有着不懈的追求。作为美学的创始人,鲍姆嘉登认为美是事物的一种关系属性,美不仅需要体验,也需要发现,美是“感觉的完美性”和“存在的完美性”的统一,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审美是个体的一种感性活动。对于哲学家康德来说,审美是一种主观、非逻辑的判断与评价活动。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4]。从发生学的意义上来看,首先,审美活動是审美主体发现、欣赏和创造美的过程,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美感的把握,强调了审美主体对美的感受过程,凸显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对美的选择意向及美感的敏锐度,因而,感性体验是审美活动的一个主要特征。其次,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审美的主体是人,“美”之所以为“美”,本质上是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对审美客体的一种情感体验、认识、判断和评价,审美实际上是从审美主体进入到审美客体,最终再重新回到审美主体并使得其获得“美”的体验的过程。因而,审美绝不是一种能够完全脱离“人”的存在,如果没有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参与,审美便没有其存在的意义。从解释学的角度来看,审美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普通的认识活动,更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是人对自身力量对象化成果的欣赏,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确认,是人对生命意义的反观追寻。审美赋予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是人借助于一定的形式实现精神对物质的超越,使人超越生命的有限存在而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解放,摆脱实用功利和理性逻辑的束缚。从这个意义上讲,情感性、创造性和超越性是审美的极其重要的特征。因此,审美是人类所特有的,审美就是人工智能难以超越人类的特殊精神领域,也是人之为人且人工智能所难以超越的特质之一。对于教育学来说,审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实现个体提升自我、塑造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审美素养的内涵

教师审美素养是指教师在审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对事物之美的感知、想象、理解、体验、鉴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等基本过程、品质与能力[5],主要由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三要素组成[6]。首先,审美知识是教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美、审美的认识和创造等所持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教师对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进行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等审美活动所需要的美学知识和艺术知识。审美活动需要以一定的审美知识为基础,从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过程来看,掌握扎实的审美知识有利于教师发现并深刻地感知美,审美知识掌握越丰富,对美的理解也将更为深刻,教师的审美对象和领域也将更为广泛。教师如果缺乏必要的审美知识,审美活动就可能会陷入盲目或低水平,而具有较高审美素养的教师不仅可以敏锐地感知美的外在形式,而且能够领悟美的内在意蕴,并能够按照美的规律认识和改造自身及客观世界。

其次,审美能力是教师进行审美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审美能力具体包括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要素。审美感受力是教师感知、接受美的能力,是教师通过审美感知,获得对审美对象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直接把握和领悟,进而发生审美愉悦的能力。审美感受力是教师能够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的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和审美领悟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同时也是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感受力主要体现在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两个方面。在审美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感觉和知觉等审美器官的密切配合对审美对象的进行综合加工,以获得审美对象的整体感知印象。审美鉴赏力是教师对审美对象的欣赏、鉴别、判断和评价等能力。审美鉴赏力比审美感受力的层次更高,是把握事物审美特性和创造审美意象的前提条件。审美创造力是教师在感受和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能动表现与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是审美活动的高级阶段,也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审美能力,体现了教师创造的本质力量。

再次,审美意识是教师基于审美经验和审美判断基础之上所发展起来进行审美活动的选择、鉴赏与评价在内的意识能动性因素,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审美方面的具体体现。教师的审美意识主要包括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两种形式,审美趣味是教师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情感的心理倾向,它以教师主观的喜恶形式决定着对事物的审美认识、评价和判断,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审美偏爱。审美观念是对审美对象本质的集中反映,是关于审美价值的自觉意识,又是审美判断与评价的价值尺度和主观依据。相比审美趣味的个体化、感性化,审美观念具有社会化、理想化的特征,它始终影响着教师的审美情趣,指导着教师的审美实践活动。

二、人工智能的审美限度与人类教师的审美优势

审美是人工智能无法超越人类的特殊精神领域,是人之为人且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特质,虽然人工智能在行为或功能层次上体现了某些特定的审美,但人工智能本身不具备人类的审美属性,它无法全面地体验和理解人类审美活动,人工智能也没有审美素养。人工智能与人类在本体论层面有着本质的不同,人工智能无论如何发展都达不到人类的体验层次,都改变不了其非人类的属性,“人工智能之所求原本只是‘智,是‘缸中大脑,而非‘情非人”[7]。

(一)人工智能不具有审美素养

美是具体可感的,只有人类才能从事审美活动,审美是人工智能无法超越人类的特殊精神领域。审美是一种感性活动,是人的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是人类的精神领域,赋予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具有丰富的情感等非理性特征,审美是一个复杂的想象、感知和情感体验过程,审美活动是以情感为核心[8]。因为审美活动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感染性和自由性等特点,审美的过程需要感觉、情感、想象和创造等要素参与,伴随着个体的领悟、感受、体验和判断。尽管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但人工智能没有内心机制、情感和社会性,还不完全具备审美所必需的能力,不具有人类意义的审美属性。人工智能缺乏抽象思考的能力,无法替代人类的感知和思维的整体性;也不具备主动的社会交往能力,无法替代人的社会性。人工智能不具备情感感知能力,虽然有些人工智能在大数据的背景之下可以分析人的情绪并按指令模仿人类的情绪,但其本身没有灵魂。人工智能可以模拟对话,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模拟对话与人类的社会性交流有本质的区别[9]。“在当下很难设想那种兼具自主目的、情感、联想和想象力的人工智能如何能够产生出来”[10]。在本质上,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的思维和意识的一种仿真与模拟,是人的工具和手段,是以大数据、深度学习和算法为运行逻辑与技术基础一种技术的集成创新而已。

从审美感知的角度看,目前,人工智能还没有本体论层面的思考能力,无法进行真正的审美感知、欣赏和审美创造等审美活动。限于人工智能自身的构造与运行机理,即数据算法本身的局限,人工智能始终是以形式逻辑的方式把握世界。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其运行方式不过是数据算法,即使人工智能可以实现深度学习,但其本质上是基于数理符号的演绎和数据算法的信息整合实现对世界的抽象概括[11]。虽然有研究尝试运用神经科学的先进成果去“复制”大脑,例如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采取神经網络等手段对人的创作进行模拟,能够实现高水平的仿真效果,但是妄图把人类的情感、审美、道德集成在硅片中仍旧存在碳基与硅基难以逾越的巨大鸿沟。人工智能在审美上的困境,是难以达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全面化。人工智能可以模仿人类,但是不具有人类内在精神体验,缺乏真正地想象、理解和情感,人工智能不能真正理解人类的审美需要。例如,人类在面对美的事物时能够感受到精神的愉悦,但这种审美体验对于人工智能而言是无法感知、理解和实现的。

从审美创造的角度来看,即使人工智能可以创造一些符合人类审美需要的所谓艺术作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欣赏者的审美感受,但这种所谓的审美创造只不过是借助深度学习功能完成的形式符号自动生成,是在一定程度上生成符合现有审美标准的形式符号,不构成与人类共通的情感性内容关联,其实质是对人类现有美感体验的机械复制,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审美创造,创作依据是特定的数理逻辑和程序运算,仍然是由设计者赋予的,而并不是因为人工智能本身具有审美创造性。人类的审美创作是形象与抽象、直觉与客观、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潜意识等相互影响的结果,需要创作者个人的内在体验、想象、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积极参与,而人工智能的创作依赖是数据和算法,之所以人工智能的某些创作能够引发人类的审美体验,是因为人工智能所生成的形式符号是建立在人类的审美知识的模仿基础之上,只是一种对人类复杂精神活动的模仿,是一种技术思维而并非人工智能真正的审美创造。

审美作为关乎个体心灵与精神的生命特质的核心之一,是人工智能无法超越人类的特殊精神领域。审美素养是永远与人类生命同行同在的素养。审美素养虽然包括美学知识和艺术知识等审美知识,但又不仅仅是审美知识,更关涉人的感性直觉一种生命的体验,它是超越功利、超越理性、超越逻辑,与一般的知识技能有着重要的区别。人工智能不具有审美属性,人工智能教师可以储存获得大量的审美知识,但是这不足以使得人工智能教师拥有审美素养。人工智能教师不具有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缺乏想象、对话及情感交流,其运行的基础是一堆冰冷无情的数据和程序,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正确感知学生的情感,无法通过情感的交流,无法表达和体验人的情感。

(二)人类教师的审美素养无可替代

具有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的人工智能教师在知识教学和技能传授的效率方面全面超越人类教师,人类教师的知识教学、技能传授已经并非绝对必要,人类教师的职业特质何在?从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的现状及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教师的存在已成为可能,并且人工智能教师的出现必将代替人类教师的知识传授等部分职责和功能。但在语言、思维和文化层级上等高阶认知层级上,人工智能教师都远逊于人类教师[12],人工智能无法代替教师的全部职能,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人类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审美等精神世界方面的作用无法替代[13]。教育并非是单向度,教育的对象是人,不是技术,更不是机器,需要在师生互动中生成的。人类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活动[14],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想象、感性、情感的体验性和参与性高度融合的活动,教育过程往往伴随着各种非预设、非逻辑、非线性的情况发生,需要人类教师基于情感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积极应对。想象、情感都是人类所独有,而人工智能虽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程序性,但是缺乏想象和情感,远远达不到充分理解人类审美活动的层次,不能理解教育的情境性。教育需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实现,人工智能教师难以充分理解学生的想象、情感等充满个体化的心灵活动,必将导致教育过程发生难以“交互”的局限性。教育过程不仅是冰冷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想象的激发、感知的开拓、情感的熏陶,品质的培植,这个过程是交互活动,是充满想象、富有情感的师生互动。

教师的审美素养在培育学生人性与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在感性的、自由的精神活动中体验人生的趣味,在直接参与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追求人生的审美化和人性的完满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教师具有的感官敏锐的想象、情感、洞察力、创造力等审美能力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教师与人工智能教师相比较的天然优势,人类教师应发挥其作为人类所拥有的独特审美素养,促进学生人性的完满和生命的完善发展。虽然人工智能教师可以传授一定知识和技能,但是人工智能教师缺乏审美素养,因而无法理解体验教书育人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情感,无法揭示教育所代表的真正的生命自由本性和价值意义。人工智能教师审美素养的缺失决定了其无法对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生命的关怀,表面是“以学生为中心”,而实质是人工智能教师智能进行冰冷、僵化、呆板和程序化的教学,本质上是单向度的知识传输。只有人类教师才能理解他人精神和客观化物的意义、目的和价值等,才能产生新的认识。人类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关注学生生命成长,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声音、眼神、动作和神态,用心感受他们内心的情感世界,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给予学生的理解、关怀与呵护,触动学生心灵深处。教育是生命创造的活动[15],如果把教育局限于知识传授和技能习得等方面,那么在理性认知领域已远远超过人类人工智能教师就完全可以代替人类教师,这就降低了教育本真的意义。因为“人只有通过人,通过同样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16]。

三、教师审美素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价值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形态之变,构成了重新认识教师审美素养的基本前提。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介入师生教育情境中的背景之下,面对人工智能以“智能”和“算法”为中心的强大技术理性,教师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培养人才,守护人性,提升生命意义和价值,教师如何践行关注人性和关切个体生命完整发展的教育本质追求?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审美素养的价值愈加凸显,要成功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教师在审美领域具有很高的素养十分关键[17]。

(一)教师审美素养彰显教育的本质属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人工智能将使得学习更为个性化、精准化、灵活性、跨时空性[18],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无论人工智能如何深度介入教育领域,如何引起教育的广泛革新,教育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顾明远指出,教育的本质可概括为提高生命质量和提高生命价值[19],“人工智能+教育”正在使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革,但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不会变[20]。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完人”[21],是培养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个体,是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和促进人性的完善,是“教人达到善、光荣与幸福的极致”[22],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完整的人与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审美彰显人的价值和意义,促进人性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人类精神生命不断地自我超越的主体力量,是对人性异化的全面否定。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要更加关注人,更加关注人性,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情感,将学生的生命成长视为教育的价值旨归,而不能矮化和窄化为知识的获取及技能的习得。教师的角色和使命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不断挖掘学生内含的生命潜能,完善学生的生命特质,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23]。真正的教育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唤起学生的感知觉、情感、想象,让学生在审美体验和创造中增强对世界理解,通过审美化的教育丰富情感和提升精神而使学生成为整体,使学生的感性和精神达到完满与和谐。

人的主体性和个性是“我们的感觉所能感到的、世界上最高的美”[24]。在人工智能时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技术在社会结构中无处不在[25],由于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人们受到技术的钳制甚至成为技术的附庸,使人类复杂的意义世界化成为了冰冷简约的程序和数据,一切都符號化和程序化,人的尊严和价值被忽视[26],人的主体性受到压制,在这种背景之下,愈发凸显教师审美素养的重要性。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发展人性,把重心从工业时代的职业关切转向人自身的成长和完善[27]。叶澜曾说教育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28],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道德、情感、审美、心理等生命特质[29]。教师审美素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培养学生人之为人的生命特质。只有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世界,关切学生完整生命发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在情感、道德和行为上热爱美、追求美和创造美,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升华学生精神境界、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美化学生内在心灵,使学生冲破技术主义的束缚重新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本体意义,摆脱“技术人”和“工具理性”的桎梏,避免感性和理性的分裂,走向自由生命美感体验,以美的标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按照美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去规划美好生活,促进潜能的发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有意义的生存,在人工智能时代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和舒适,确认和提高在世界的地位、意义和价值,追求更加有智慧、有尊严的美好生活。在人工智能时代,具有较高审美素养的教师在引导个体追求人性的完满,提升个体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作用无比重要。

(二)教师审美素养表征教师职业的育人特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面对各种新要求和挑战,教育要不断调整和反思教师的使命和职业[30]。长远来看,尽管人类教师的知识性的教学将被人工智能教师取代,但是人类教师不会被人工智能教师取代[31],而未来人类教师的工作形态将发生实质性变革,其知识和技能传授者的角色将被取代,教师的育人角色将越来越重要,育人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工作的中心工作[32]。人工智能时代,尤其要防止学生成为一个只会被动接受知识而缺乏情感体验的片面发展“单向度”的人,防止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遮蔽了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在这种背景之下,人类教师的知识传授功能退居次要位置,育人角色凸显[33]。为成人、育人而存在是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职业最为重要的特质,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更需要教师突显智慧性、育人性等角色特征[34]。唯有如此,人工智能技术才不会使人和教育走向异化,才能成为学生生命发展和人格完善的美好存在。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教师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工作确实可由人工智能教师完成,人类教师已不再需要再亲自传授具体的知识内容,教师职责的重点会转向个体的道德发展、品格完善。换言之,具有知识技能内涵的教育可以由人工智能代替,人类教师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将是具有伦理、审美内涵的教育,人类教师的角色将由知识权威者和传授者逐渐转变为个体道德发展和品格完善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工作的重心将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及品德养成等等领域。展望未来教育,知识传递中的工具性部分势必逐步被技术取代,而文化传递和人格塑造将决定人类智能的未来[35]。在人工智能时代,除了教授掌握知识和技能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养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完满的人性。质言之,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关注的重心已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完满人性,使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体验感知生活的意义。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教师的审美素养是其实现其育人角色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将不可或缺,在唤醒、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智慧,促进学生人格独立、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寻求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性完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教师没有真正的情感,不能深入个体的内在精神世界,不可能具有人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只有真正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才能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构教育,塑造学生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和完满人性。审美以情为纽带,内蕴丰富的道德意味和人格陶冶价值,通过具体的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艺术美熏陶与陶冶,通过大量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把握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心智,塑造学生完美的品格,促使学生热爱生命,健全人格,成为学生精神发展、情感养成、道德实践、人格塑造的引路人,引导学生不断追求真善美,为学生追求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奠定基础。

(三)教师审美素养激发教师追求美的教育

人工智能使得知识的产生、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对教师职业素养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要求更为迫切,而教师的审美素养是教师不断构建和革新自身存在的不竭动力。对于教师而言,审美素养是教师创造教学艺术的基础,具有解放和升华感性,激发和陶养情感,丰富生活情趣,培植超越品格,塑造乐观豁达的性格等本体性价值[36]。教师的审美素养对教师的存在价值、自身生命质量、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及其专业智能、专业信念、专业伦理的提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工作是充满情感性、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工作,教师不是“教书匠”,必须善于涵养身心升华精神境界,具备丰富的内心情感、美好的生活理想、敏锐的感受美的能力和持久的情感创造力,在技术为王的人工智能时代尤为如此。教师要跳脱出传播客观知识经验的思维和行动逻辑的传统窠臼,更加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37]。教师审美素养有助于提升教育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使人类教师时刻保持的生命自觉。教师如果缺乏审美素养,可能会使自己的生活缺乏情趣,可能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陷入机械呆板、情感贫乏,缺乏创造和激情。只有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的教师,才能真正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更好地感知教育的美,才能视教育为一门灵魂陶冶的高尚事业,自觉地使自己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教书育人工作,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提高到艺术化的境界,常常以自己的生命历程代替学生的生命历程[38],始终以审美的态度对待教育,以审美的眼光观照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生命、价值,更好地发现教育领域的美,会积极地创造美的教育,实现教育的审美化,关注学生的生命变化,关怀学生的生命成长[39],面对生命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能够将美积极运用于教育实践之中,将自己的教育推向审美创造的智慧境界,通过自身的审美实践促进教育的创新與变革,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教育和人生,体会丰富的教育审美愉悦,享受教育事业之美。

四、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审美素养的生成路径

人工智能教师难以替代的职业素养是人类教师发展自身专业特质的努力方向[40]。审美作为难以被人工智能替代或超越的特质,在人工智能时代重视教师审美素养,既是人类教师捍卫自身职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教师自我存在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人工智能时代,应当特别重视培养教师的审美素养。

(一)转变观念,重视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意愿

教师审美素养生成的内在动力源自教师对审美价值的认知认同。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使得教师职业的特质受到挑战,教师的角色将要发生重要的转变。对审美价值认知的不足,将导致教师忽视自身审美素养的提升,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忽视审美。由于缺乏足够的审美素养为支撑,不重视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也就从根本上制约教师立德树人能动性的发挥。只有明晰审美素养的重要价值,才能激发教师自觉提升自我审美素养的内在动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审美素养对于教师职业发展和立德树人使命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审美的重要性,摒弃功利化教学目的,善于发掘和提炼教育活动中的审美因素,将美融入到教育之中,运用美的规律创建美的教育,以惊奇、想象、创造的智慧融入教育,以审美的视角来观照、审视和反思教育,以使教育的内容、形式、目的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审美素养是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与反思中提升,教师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自我的审美修养,自觉地抓住各种机会发展和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首先,学习美学理论、艺术理论是提高审美素养的较快途径,教师要主动学习美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掌握一定的美学或艺术理论等审美知识基础。其次,教师要在审美认知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具有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文艺、体育、游戏等审美欣赏活动和审美创造活动。只有教师直接感受美的事物,接受美的陶冶才能真正走进审美,领略审美的精妙。再次,教师还应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审美知识和思维来认识、思考、解决教育问题,不断地增进自身的审美智慧,在自我反思中感知审美、理解审美、体会审美,以培养教师的心灵和性情,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身的整体审美素养。

(二)完善体系,构建一体化的教师审美素养培养机制

应当以培养和提高教师审美素养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审美素养融入教师培养体系之中,建构一体化的教师审美素养培育机制。通过师范生教育和教师在职培训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注重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的有效衔接和互补,使教师掌握基础的审美知识,培养教师的审美能力,增强教师的审美意识。考察当前现有的教师培养体系,无论是师范院校和教师在职培训,往往较为重视对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养,审美素养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境遇。我国师范生教育除了一些音体美等学科专业之外少有开设审美素养的独立课程乃至相关的课程。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师范院校应面向未来,高度重视对师范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将审美素养的提升纳入师范生培养目标之中。要以培养师范生的审美素养为目标,加强审美课程体系建设,科学设置审美教育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必修或选修等多种形式的审美类课程,通过系统的审美理论知识学习和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师范生在审美认知、审美能力、审美意识等审美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打破教师审美素养职前与职后培养的壁垒,充分利用我国的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将审美素养的发展提升列为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为在职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审美素养提升机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不断创新完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案。在培训形式上,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既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采取专题讲座、专家论坛、实地考察、参加文化艺术活动及参观艺术作品展览等形式,還可以采取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在培训内容上,既要普及和丰富教师的审美理论知识、塑造教师的审美态度与价值取向,也要引导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美、发现美、运用美的实践能力。此外,还要注重培训的精准化,要避免形式主义,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地域教师的差异及个性需求给予差异性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三)强化保障,营造教师审美素养生成的良好环境

教师审美素养的生成需要良好的环境保障。要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就要运用协同创新的观念和思维,优化统合多方资源与力量,打破教师之间疏离、教师与学校之间隔膜,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相互配合,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为教师提升和发展审美素养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教师审美素养的提升有赖于教师之间形成学习交流的良好氛围,有赖于教师共同体的组织保障。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师互动学习交流形式,倡导具有较高审美素养的教师建设名师工作室,依托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形成名师带教的教师审美素养成长互助团体。发挥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新老教师相互帮助、和谐互动,运用集体备课、公开示范课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分享教学经验和智慧、启发思想,构建教师审美素养的成长共同体。其次,学校应当营造人文气息浓厚的审美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校园文化对教师审美素养的形成具有熏陶、渗透和升华等作用。学校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优美的校园,创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人性化的校园管理氛围,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教师,全方位地构建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学校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形成一种开放、包容、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审美心理,提高教师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等多种审美能力。最后,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可以通过邀请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文化宣传部门、文博场馆、文艺团体等单位的社会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传统手工艺人等为提升教师审美素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要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鼓励美术馆、博物馆、艺术馆、景区景点等单位向教师群体免费开放,为教师参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提供良好文化环境,丰富教师感受美、体验美、领会美、鉴赏美的途径,在生活中陶冶教师的审美情趣,涵养教师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 唐汉卫.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如何存在[J].教育研究,2018,(11):18-24.

[2] 李海峰,缪文升.挑战与应对: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应重视价值判断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20,(3):43-49.

[3] 刘斌.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0,(11):12-18.

[4] [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42.

[5] 赵伶俐.以审美素养发展为目标的美育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1,(3):36-43.

[6] 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11):24-31.

[7] 吕乃基.大历史观视野下的人工智能[J].系统科学学报,2016,(4):1-10.

[8] 檀传宝.道德情感、审美情感与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7,(1):11-14.

[9] [美]赵勇.智能机器时代的教育:方向与策略[J]教育研究,2020,(3):26-35.

[10] 韩水法.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9,(6):25-44.

[11] 赵耀.论人工智能的双向限度与美学理论的感性回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0,(5):184-189.

[12] 蔡曙山,薛小迪.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从认知科学五个层级的理论看人机大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145-154.

[13] 宋灵青,许林.“AI”时代未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7):73-80.

[14] 靖东阁.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研究的计算主义及超越[J].电化教育研究,2021,(2):18-24.

[15] 冯建军.论教育学的生命立场[J].教育研究,2006,(3):29-34.

[16] [德]伊曼努尔·康德.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17] 项贤明.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学为人师[J].中国教育学刊,2019,(3):76-80.

[18] 曹培杰.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J].教育研究,2018,(8):121-128.

[19] 顾明远.再论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J].教育研究,2018,(5):4-8.

[20] 顾明远.“人工智能+”正引起一场教育革命[N].中国教育报,2019-8-12(02).

[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6.

[22] [捷克]夸美纽斯.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3.

[23] 李政涛,罗艺.智能时代的生命进化及其教育[J].教育研究,2019,(11):39-58.

[24]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缪灵珠译.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41.

[25] [德]哈贝马斯,J.李黎,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70.

[26] 靖东阁.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研究的主体性缺失与回归[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9-15.

[27] 叶波,吴定初.智能时代的教师实践智慧:走向智慧的实践[J].教育研究,2020,(12):129-140.

[28] 叶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10.

[29] 赵鑫,吕寒雪.人工智能教育的情感文明:何以必要与何以可为[J].中国电化教育,2021,(5):70-77.

[30] 聯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47.

[31] 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1):16-28.

[32] 李卫红.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变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8,(21): 75-77.

[33] 李泽林,伊娟.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学生态重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9,(8):34-41.

[34] 刘磊,刘瑞.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转变:困境与突围——基于海德格尔技术哲学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20,(3):44-50.

[35] 李建中.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学习与创新教育的转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9,(4):10-16.

[36] 何齐宗.教师的审美素养及其本体价值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 (6):73-77.

[37] 桑国元,王新宇.人工智能教师何以重塑学校文化[J].电化教育研究,2020,(9):21-26.

[38] 刘小枫.诗化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73.

[39] 陈劲.审美性教育创造及教师审美创造力的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4-87.

[40] 李栋.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特质的新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8,(9):87-95.

作者简介:

何齐宗: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美学。

晏志伟: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美学。

Teachers Aesthetic Quality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hy is it Necessary and How is it Generated

He Qizong1, Yan Zhiwei2(1.College of Education,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Jiangxi; 2.School of Marxism,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Jiangxi)

Abstrac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changing education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which has a highly uncertain impact on future educ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o education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existence value, role orientation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understand teachers aesthetic quali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aesthetic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aesthetic is a special spiritual field of human beings and a characteristic tha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n not surpas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no aesthetic attribute, and human teachers aesthetic quality is irreplaceable. Aesthetic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ers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t highlight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education, represents the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profession, and stimulates teachers to pursue the education of beauty.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ultivating teachers aesthetic quality needs to change their concepts, pay attention to stimulating teachers willingness to improve themselves, improve the system, construct an integrated teachers aesthetic quality training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guarantee, an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generation of teachers aesthetic quality.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ra; teachers aesthetic quality; future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21年6月18日

责任编辑:李雅瑄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时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
浅谈人工智能时代财务的变革与转型
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
人工智能时代知识产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人工智能时代的公共政策选择
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探讨
人工智能时代应对失业问题的策略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引领未来阅读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革命:新课堂新思维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