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谋远 笔谭深境
2021-11-16蒋和鸣
庚子清秋,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北京画院联袂主办的《笔谭———程大利水墨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隆重举行,共展出程大利先生水墨画新作五十余件,包括山水画创作、水墨写生和彩墨探索。这是他继2015年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成功举办《问墨———程大利中国画作品展》五年多来的华章再续,集中体现了他涵精执要的新思考。
近几年来,笔者亲历了程大利先生诸多的艺术与学术活动,如游历写生、展览研讨、讲学论道等,熟知他的书斋生活及创作状态,故较为清晰地感受到他于艺术思考和笔墨实践的脉络,即:师传统———法自然———融中西———用我法。本次《笔谭》展览无论策展思路、作品遴选,还是陈列叙述方式,都很好地体现了程大利先生在以上几个方面探索的最新成果。
其一,程大利先生在长期对中外美术史和中国画论研究的基础上,在数十年来的刻苦艺术实践中,对中国山水画传统进行了深入消化并逐步构建起了自我笔墨语言体系和鲜明艺术风格。作为当代山水画坛著名的理论家和学者,程大利对中外文艺理论、中国历代画论烂熟于胸,对现当代艺术思潮、学术动态洞若观火。其著作《雪泥鸿爪》《师心居笔谭》《程大利谈山水画》等均显现出认知与识见的高度。近年来,他尤对从五代董源到明代沈周、董其昌的用笔用墨作了更为细致的梳理,期间又撰写出版了《极简中国古代绘画史》《砚田别识录》两本专著,实际上都是他在更为宏阔的艺术背景下对“笔墨”发展史的思考心得。其中,不乏极具个人原创性的体悟与见解,如“沈周笔力扛鼎,(用笔)弹无虚发,用点极好!”,又“石田用点如中医针灸,皆在穴位处”。他论述董其昌是“融汇唐宋诸家,从具体的自然结构中抽象出主观需要的形体,心像的营造颇为自由”,且印证了“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这一论断,认为“董氏山水画中自由的结构和虚白的处理堪称独得天机”。
程大利尤为醉心董其昌的“留白”艺术手法,然而,在他近年的诸多作品中又不难发现他了无痕迹地消化董氏程式的独运匠心。此外,在他的用笔上,也可以明显看到对龚贤点法的改造和对沈周刚硬点法、短线作皴的借鉴,以及对文徵明、董其昌“化百炼钢为绕指柔”的柔劲内敛线质的领悟与把控。
在对中国绘画传统深研的同时,程大利近年又频赴域外考察学习,几乎遍览欧洲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特别欣赏塞尚、凡·高、波洛克作品的结构与笔法,亦着迷于贾科梅蒂雕塑的质感与空间感。他在对黄宾虹晚年的用笔与塞尚的用笔比较中,悟出中西绘画趣味虽异但精神实质相通的艺术道理,并由此创作了一批色墨交融的颇具创造性的山水画。
此外,程大利还潜心诗词的研究创作,努力把诗歌中奇崛雄伟、流转回旋、曲隐婉约等美学意味与“比兴”艺术手法借鉴于画面的营构和笔墨的运用之中,使作品跌宕有致、平中见奇,焕发出动人心魄的魅力。
其二,程大利先生近年来尤其注重研究摩崖石刻等金石书法。他多次谈到,研习书法并不是为了当书法家,而是为了锤炼臂力、腕力和气局、心境,旨在把书写的格趣传移到画面上。他从金文入手,体味上古三代书风,尤醉心秦汉勒石碑记,日日临池不辍,寻求凝练圆劲、厚拙古朴之美,以求移金石之气于山石间、树丛中乃至云水天地间,求得力透纸背的“金刚杵”精神,秉持“笔求拙简须到老”的艺术志怀。
他的《黄山墨缘》《天界回眸》《烟霞夕照》等作品皆笔力千钧,呈钟鼎之美,践行了“以书法入画法”的笔墨追求。除却力量之外,他还在节奏的美感中努力寻找轻重徐疾、疏密流转的生机,寻求必然性中的偶然生趣,故而于千锤百炼后的不可端倪的“神来之笔”亦常跃然于他的作品之中。
其三,他在常年的写生实践中不断印证古贤笔墨的创造,并领悟“山川不如画”的道理。他认为山川的真魂不在形,而是大象蕴含山川如我。用梅洛·庞蒂论塞尚的话说,即艺术家所呈现的感觉原层真正达到了主客观的统一。他在论著中多次说到“独出烟尘之外者,唯心怀大自由矣”这句话,可见,程大利的山水画作品于匠心之外是对诗境、自然和自由意志的阐发,是对生命主体的叩问。
他自谓于艺术上追求的是那种无古无今、无东无西的“大一统”的无限“化”机,对五代谭峭所说的“化”字领悟殊深:天生云锦,由我剪裁;学而无痕为化,融通天人为化。艺术何为?畅神而已。
近年来,程大利先生犹不断地自省,不断地修正,十分警惕“习气”的滋生。“神清格健越蹊墙,立志高标破锁缰”,这个锁缰即是“成功”之锁,心灵之锁,当然也是技术之锁。“老来情倾听白雪,尘嚣过后见高标”,这句自作诗正是他对纯粹艺术理想不懈求索的独白。
作者簡介:
蒋和鸣,1962年生,江苏常州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委员、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及评论作品六十余万字,编辑出版《衡山论道———中国画自由谈》《常州近现代名媛———吴青霞传》《龙城女史———吴青霞》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