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根本前提
2021-11-16邓纯东
邓纯东
【关键词】伟大目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对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进程状况和必然前途的科学判断。这个科学判断是建立在这个伟大事业的正义性、神圣性,中华民族为达此目标的坚定意志,中国人民百年奋斗已取得的成就以及历经艰辛探索已经形成的正确方向、物质条件、制度保障、精神支持等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一个根本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将不可逆转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以来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特点,也呈现出不同的命运。同样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共产主义运动,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不同的结局?前苏联共产党,有着领导国家70多年的历史,却在西方敌对势力进行和平演变战略、党内丧失理想信念、迷信资本主义制度的领导人的影响下顷刻瓦解,不仅使党丧失执政地位,而且使国家和人民遭受深重灾难。与此相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也有一些共产党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屹立不倒,最终取得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有没有形成成熟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则是至关重要的前提。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充分表明,坚强的、成熟的领导核心决定着党的兴衰成败,决定着党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遇到的敌人之凶恶残暴世所罕见,遇到的艰难险阻之多之大世所罕见,遇到的可以预见的、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之多世所罕见,但最终都能被战胜、征服,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英明的、坚强的领导。遵义会议后,我国革命摆脱困境、转危为安,甚至势如破竹、磅礴前进,就是因为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穷二白,又面对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全面封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能够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建立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因为有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速向各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其价值观,推销其民主自由制度,且以先进的工业、强大的综合国力为基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东欧9个社会主义国家顶不住压力,纷纷出现红旗落地,甚至不少國家解体。在所谓“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影响下,非洲、亚洲的很多国家也在制度上倒向欧美资本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唯有我国巍然屹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些历史充分说明,只要形成了成熟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事业就能无往不胜。
现在的中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已经具备这个根本的前提。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披荆斩棘,锻造了无与伦比的政治品格、领导能力以及独特优势,特别是已经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的根本前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是经历过国内外复杂环境考验的,是得到全党及全国人民共同拥护的。首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在对建国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中,在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的总结中特别是对苏东剧变经验教训的总结中,我们党就坚持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问题形成科学的认识,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推向辉煌的科学指南。其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以及一系列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再次,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最深刻的思想政治经验。最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立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战胜了一系列风险挑战,克服了一系列艰难险阻,解决了大量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多年想办成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得到了全党全军以及全国人民的充分信赖和衷心拥护。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将不可逆转。
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定型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要保证少走弯路、少受挫折、不发生颠覆性错误,就必须要有效解决如何正确领导的问题。百年来,我们党不断在实践中探索规律,调整和改善领导方式,形成了关于党的领导的一整套成功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结党的领导经验、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和体制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方略,全面回答了在长期执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好党组织体系的作用、如何实现党对基层的有效领导等问题,形成了党的领导的科学理论。为贯彻落实这些科学理论,确保党的领导的成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按照《决定》要求,全党正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定型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包括:
一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方面制度的建设与形成,能够明确党的领导的方向与目标,并为党的领导的实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为此,全党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以及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通过形成這样的制度,确保全党遵守党章,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凝聚全党、团结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要通过形成这样的制度,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在所有工作环节和全部工作实践中,能够自觉高水平地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只有党的领导的全部实践、党员干部的全部奋斗符合党的初心和使命、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才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够代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
二是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根本领导制度要求,党的中央组织是党的核心,是党的领导的中枢和总指挥部,党的领导效能如何,主要取决于党中央权威核心作用的发挥。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有效实现党的领导,必须系统建立、完善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主要是三个方面。首先,形成和完善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更加兴旺发达、党的事业无往不胜的组织保证,也是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为此,必须要持续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强化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能作用,完善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落实机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令行禁止。党的领导的重要含义是: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上,在关系国家治理、内政外交、军事国防等重大事项的方针原则上,必须由党中央进行决策、作出决定。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党中央对以上各项重大工作的领导机制。最后,完善党的组织体系,以严密组织体系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党的领导直接表现为组织形态上的领导。离开了党的各级组织,党的一切领导、一切工作,就无所依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体系的作用,要明确各个组织的地位、职能,使各个组织按照党章规定积极履行职能,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各个单位都贯彻好、落实好,即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全覆盖。
三是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通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国家政治制度以及国家治理体系。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包括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力量构成体系、资源要素体系等在内的复杂完备的大系统。也就是说,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各个部分有各自的职责,但其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系统里,党委是起领导核心作用的,各方面都应该自觉向党委报告重大工作和重大情况,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尽心尽力做好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按照这样的原则,我国产生了国家政权机关,包括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包括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级人民政府,包括作为国家司法机关的各级检察院、法院,包括作为国家监察机关的各级监察委员会。这些国家机关依照宪法赋予的职责行使国家权力。在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关系方面,在长期的共同奋斗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都按照宪法法律以及各组织章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强调的是,所有作用的发挥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在与基层组织、企业等的关系方面,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制度。比如,已经明确确立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领导核心地位,实现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领导;在城市社区,形成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群众自治制度;在农村,实行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由此,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四是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规范了党的领导的价值准则,也明确了检验党的领导成败得失的根本性标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资产阶级政党或其它政党的根本不同在于执政目的以及执政理念。当代世界其他政党的执政,本质上都是特定利益集团的执政,是代表特定利益集团、为特定集团利益服务的。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首先,我国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我国宪法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都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安排;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制度安排。未来,要继续完善这方面的制度安排,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关系切身利益的基层事务中具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等权利,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其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百年奋斗经验表明,之所以我们党的领导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坚持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最后,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到治国理政的全部工作之中。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的领导,要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基层的贯彻落实去实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建立在对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当前和长远根本利益的需要之上,必须建立在人民群众集体的期盼、智慧基础之上。
五是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制度。党的领导兴衰成败主要取决于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低。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必须总结百年来的成功经验,并根据新的历史条件特点要求加以制度化,不断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首先,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民主集中制不仅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作的根本制度、根本原则。在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依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实施领导,积累了丰富、系统的经验。进入新时代,必须坚持这些经验,并将其制度化,其中包括: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的“四个服从”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等。其次,健全决策机制,实行科学化决策。党的领导往往表现在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为了确保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这既包括决策本身的规律,也包括决策对象即各方面问题解决的规律。既要尊重遵守规律,也不要无限放大,把一个方面的规律运用到另一个方面,甚至用一个方面的规律代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的规律。进行决策机制建设,就是要在遵循规律、运用规律的基础上,使决策的过程成为寻找规律、践行规律的过程,使决策的结果确保体现规律的要求。此外,为了保证重大决策的进行,必须以扎实的调查研究为前提,经过相关方面的专业化的论证、评估。再次,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担当作为的状况。因此,要把百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为了党的事业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好经验制度化,通过完善的相关工作制度、领导制度,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勇于迎接困难、敢于解决矛盾。最后,提高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各方面的能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发展目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适应新情况,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要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的本领,确保党的整体领导水平、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保证党的事业不断走向成功。
六是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制度。党的领导成功的基本前提是党的建设成功,这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伟大辉煌的基本前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要通过完善这一制度,确保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实处,保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首先,要加强对党的建设重要性、自觉性、主动性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来自于对其神圣使命的自觉性。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的胜利,必须成为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有很多,党员干部经不住考验的现象会长期存在。因此,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党的建设的必要性,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其次,要建立形成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各方面制度。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按照这个总要求,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中,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持依规治党,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再次,要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的制度。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求,坚持从严治党,坚决清除党内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行党政职能分开,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现高度集中,加强组织纪律性,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正确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培养、选拔、使用干部,要全面、准确地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搞好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隊伍;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等等。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要把以上要求体现在各方面的党建工作制度、干部工作制度中,以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求全面落实。最后,要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战斗力强弱的基础,良好、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很好贯彻落实的前提,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党的各方面制度建设要有利于克服、防止不良风气产生,有利于促进、激励党员向上向善,有利于党组织先进性、纯洁性的增强。通过以上这些制度与机制的落实,能够抵制和防止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思想的产生与蔓延,能够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不断提升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掌舵者,党自身的状况如何,关系到党领导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如何防止因为长期执政导致一些党员干部被权力腐蚀而变质、堕落,如何防止因为长期和平安宁的环境而精神懈怠,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试图破解这些难题。毛泽东同志强调要保持“两个务必”,把入驻北平、建立新中国喻为“进京赶考”。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整党整风运动,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自觉、强力的手段、实在的措施、科学的安排,着力解决问题、改变形象、改善生态,取得了历史性伟大进步,某些长期存在的影响先进性、纯洁性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日益凸显……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大大提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提供了政治前提。
一是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打造不能腐的制度体系、不想腐的思想基础。古今中外,无论什么样的国家制度,都不可能完全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关键是作为国家政权、政党是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腐败,是纵容还是打击,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还是采取决不容忍的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极大的政治勇气,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雷霆行动、强力反腐。首先,对所有腐败现象采取零容忍立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反腐败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党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依法依规进行严惩。其次,任何人都没有“免死牌”。党的十八大以后的反腐败工作坚持所有党员干部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用一个尺子、一个标准衡量。既严肃查处某些职位高、权力大、影响大的腐败分子,又严肃查处那些与群众利益直接关联、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官贪官以及“微腐败”问题。再次,把严肃惩治腐败与加强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最后,坚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不搞一阵风。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腐蚀和反腐蚀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深刻吸取正反两方面经验,决不搞一阵风,决不采取“突击式”“运动式”的办法,而是立足长远,把反腐倡廉当作党的建设经常性任务,把反腐败斗争长期化、常态化。有着以上特点的新时代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就、达到的境界都是世所罕见的。
二是以群众路线教育为切入点,根本扭转党风、政风,密切党群关系,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状况,决定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与人民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与人民生死相依、保持密切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特殊优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执政党,不少党员干部成为国家政权机关或经济文化社会组织中的领导人员,手中掌握一定的权力。这种情况使得战争年代离开了群众便不能生存的客观条件消失了,个别党员干部产生了居于群众之上等不健康的意识和想法,脱离群众的危险由此出现。为了防范和应对这种危险,我们党一直强调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四风”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措施。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即“中央八项规定”。在“中央八项规定”的率先垂范下,于2013年开始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2014年开始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四风”问题。通过以上教育实践活动,党的作风建设状况发生根本性好转:困扰多年的公款大吃大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比排场、比阔气建设高标准办公楼等行为被严厉制止;各类华而不实的仪式、活动被叫停……整个社会清风徐来,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党与人民的关系更加紧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吸引力、凝聚力极大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三是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政治建设的状况关系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政治建设是灵魂和根基,是管总体管根本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定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遵守政治规矩、政治纪律;要全面提高政治觉悟、政治水平、政治辨别力、政治敏锐性。同时,我们党高度重视理想信念建设。前苏联以及一些东欧国家纷纷红旗落地,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原因便是党员干部甚至领导人理想信念丧失。“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这是十分深刻的教训。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大力加强理想信念建设。强调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理论上的清醒作为理想信念的基础;强调党员干部要把远大理想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落实到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实践中,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可以说,坚定共产主义遠大理想、坚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勇于接受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
②《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
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
责编/孙渴 美编/王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