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
2021-11-16顾克蕊
顾克蕊
[摘 要] 高职语文教学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之一,有效挖掘和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吸收文化精髓,深入体验与感悟,接受熏陶与精神洗礼,提升语文素养,提高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就高职语文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做一探究。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语文;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5-0228-02
当前,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精神道德文明建设的主流,教育领域更要发挥主阵地作用,引领学生扎实文化根基,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作为语文学科,更是承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育良好思想道德品质重任的一门课程。着力发挥语文课程优势,渗透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下,增强审美体验与人文素养,提高思想认识。
一、在高职语文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学生心里,学校教育领域发挥主阵地作用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深入理解与认知,让学生在吸纳精髓、涵育思想中提高文化修养,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助力高职生成为具有较高文化品位以及良好思想道德的人。因此,语文教学发挥语文课程功能优势,渗透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使学生文化修养以及职业技能教育同步发展,自觉成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同时也成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我国有5000年悠久的文明历史,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精神文化代代相传,通过语文教育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元素和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以及渗透,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凝聚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更为紧密,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特色,带来了文化、思想的多样化。西方文化逐渐进入国人视野,由此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有的学生出于好奇心,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却忽视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認知以及传承,面对各种思潮以及外来文化的涌入,学生缺乏一定的判断力,思想认识出现些许偏差。当务之急,则需要加强对高职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利用好语文学科教学渠道,通过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使得爱国主义思想根植于学生心中,使其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寻找和认识“根”文化中,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皈依之所,也是不断成长、发展与进步的根基。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一探
首先是高职语文教育中对于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并不高,而其侧重点停留在工具性上。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点仍放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更注重的是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其专业课之外的知识学习重视度不够。在开展语文学科教学时,侧重的是其工具性,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顺利通过考试即可,对于语文的人文性所产生的效果如何,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之下,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变化以及精神作用力等,往往被全程忽视。一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认知意识较弱,在思想上对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存在轻视。其次,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较为陈旧,在语文学科之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较为淡薄。教师按部就班授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渗透语文课堂并没有充分进行研究,走流程化的教学步骤。一些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认知水平不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深度挖掘和探究,教学时则显得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得不到教师有效的引导,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探索浅浮于表面。
三、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实施
(一)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价值,引领学生体会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精研教材,在授课前对课本中所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理清这部分知识与教学内容相互渗透的结合点,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引领与指导学生学习知识,通过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之中、在体验感悟之中,充分感受文本内涵以及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意,由此,强化学生思想意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催化剂。比如,语文教材所精选的古诗文都包含有较高的学习价值,这些优秀的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通过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诗词可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学习古诗词的文体、语言,领略艺术之美、文学之美、思想之美,让学生在吟诵、感悟、鉴赏中,由衷感叹古代文人墨客的睿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心灵的一种熏陶,对精神的一种洗礼,同时,也是古今中华儿女智慧与智慧的碰撞、思想与思想的交流。学生从中了解、探究古诗词背后的社会背景,思考历史,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穿越到古代进行精神对话,感悟中华儿女的智慧勇敢、爱国情操以及生生不息所传承的民族精神。
(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面对具有个性思维、具有一定批判力的高职生,语文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语文内容的结合点,以富有吸引力以及灵动的方式呈现于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的主动性,而不是以说教式、理论化的教学模式强行给学生灌输。要积极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型模式,充分与当前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一些新媒体工具引入课堂之中,将精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影视、短视频的方式进行播放,打开学生的眼界;抑或者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料,在资料搜集、整理、归纳、总结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亲身参与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知中,逐步开拓其思维,发挥主动性,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核与内涵。在深入探究之中,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利用好现代工具吸收以及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
(三)课上延伸到课下,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名著
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课堂上的阅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通过课下阅读能对课堂所学进行补充,因此,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课下,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兴趣,调动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向学生推荐适合其阅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鼓励学生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如有的学生还未曾读过四大名著,根据课堂教学中有关四大名著的片段教学,引导学生在课下对原版书籍进行阅读,从而使学生与所学联系起来,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也通过广泛的阅读深化思想,使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精神内核,挖掘文本的思想精髓,提高其阅读能力。通过文化主题内容不断延伸阅读,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面不断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植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掀起国学风潮
语文实践活动是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情感体验以及学以致用的一大载体,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参与兴趣,在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诗词朗诵比赛、书法比赛以及阅读交流会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结合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上网搜集有关春节的故事以及文化符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春节期间当地民風、民俗进行调查。在丰富多彩的春节传统文化活动调查与参与中,让学生对当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历史进行追溯,对各种习俗通过视频、图片、实物等形式进行资料汇编,切实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增强乡情乡愁。同时,在语文课堂上也要不断弘扬国学风潮,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国学活动实践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体验感知,探究其所包含的内蕴,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得到浸润、提升。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之中,正是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发自内心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成为自觉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汤艳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6):167-168.
[2]李丽,王圣龙.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9(3):61,75.
[3]吴丹.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当代旅游,2018(11):251.
[4]杨红芳.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J].作家天地,2019(24):24-25,50.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