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思考
2021-11-16戴勇
戴勇
[摘 要] 在职业教育领域,教育工作者强调的德育素养应该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健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德育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思政教育不断推进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是高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教学路径
[中圖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5-0132-02
面对新的历史环境,培养拥有较高思政素养和道德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高校思政类课程和非思政类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以期顺利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的理念,而其根本任务则是“立德树人”[1,2]。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使命,也应当在教学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一个根本方向——大学各类课程和思政理论课应同向同行、协同建设[3]。
将思政元素与非思政类课程的教学相融合,是摆在所有非思政类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如果融合不好,在非思政类课上只是象征性地提到思政元素,这会给学生一种突兀、敷衍的感觉;如果融合不好,也有可能将专业课程上成不伦不类的思政课,最后专业课程的效果不好,思政元素的融入也将流于形式。
一、高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一)高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职业学校全面铺开,就是要让党与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其中,而让这一目的得以实现的手段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施教,以使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得到相应的提高。与此同时,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同步提升。由此可见,思政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集政治性与思想性、时代性与导向性于一体,指导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4]。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是以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大学生当前所处的年龄阶段所特有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问题,旨在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知识、心理调适的方法及心理自助的指南。它一方面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导给大学生,另一方面也起着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大作用,是一门关于如何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个体因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各种危机,让个体带着健康的心理状态去生活、学习的课程。
二、高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高等职业学校最终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既有高素质又有高技能的人才,而且这种人才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在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过程中,要使其专业技能与思想品质得到同步提升,达到其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为完成这个目标,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成为高等职业学校必然的选择。当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元素相融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比较容易在两者之间找到融合点,可以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使其政治素养得到加强。
1.思政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通过对学生头脑里的思想观念进行塑造和完善。大学生生理上的成熟比心理上的成熟要早很多。在大学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心智成熟的人的过程中,如果有思政教育中成熟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可以加快大学生心理的成熟。所以,这两者的根本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要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与认知能力的发展。
2.在高等职业学校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教授的内容与思政教育的教育内容虽然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其中存在的联系同样也不可忽视。思政教育的内容是依据人的思想行为的变化规律来培养人们正确的思想行为的一种科学。这说明,它的研究对象与人的思想规律密切相关。思政教育关注人的思想,而寻根溯源,思政教育所宣扬的思想的源头都是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最初的、简单的人类思想,经过无数岁月的提炼,最终产生有利于社会发展、民族凝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思想都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产物。所以,从本质上讲,思政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中的那些人类自发的、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思想的集大成者就是人类的心理活动。
3.思政教育内容所指的方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一致,都是为了让人类能更好地发展。既然二者的来源相同、目的一致,那么,将二者在课程中融合就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例如,国与国之间在处理关系时,首先对本国的国情和国际地位等因素认知要准确,如果认知结果与客观事实差距过大,其行为处事必然会导致国际社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反制,让其在国际上处处举步维艰。思政内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的内容有着某种必然的相通之处。而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则可以给处于人际交往困惑中的大学生提供现成的参考。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4.高等职业学校的大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同时,还需要让自己的职业素养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再加上熟练的职业技能,才能称得上具备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才的基本条件。而要做到这点,就不能不依靠思政教育提供方向的指引。
三、高等职业学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教学路径
高等职业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模式等方面的改善,达到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所以,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科学的教学路径和方法,以便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融合,進而培养出拥有较高素质水平的学生。
(一)师资建设
由于思政融入课程是比较新的事物,教师素质能力的提升从以前单纯的专业提升到现在增加了思政元素的内容。这意味着要将思政教育较好地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学知识背景,还要掌握一定的思政知识。这样教师才能在心理健康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内容与心理健康课程有效融合。因此,高等职业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应该制订长远的规划,将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与思想政治学习结合起来,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充分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心理发展特点的情况下,将思政内容恰到好处地融入课程中。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搭建平台,让心理教师与思政教师定期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在专业的碰撞中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协同育人得到创新和改善。
(二)课程融合
思政教育在高等职业学校开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成为其内容的统领。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则始终要紧扣大学生个人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两者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将两种教育理念巧妙结合,在悄无声息之中把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教学手段
如之前所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生理成熟较早而心理成熟较晚。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统合的关键时期,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和自主性,对于事物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因此,在本课程的思政融合过程中,宜采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价值观等思政内容进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深入了解思政内容,进而感受其影响,避免生硬灌输所带来的排斥感。
四、结语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理清思政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找出两者之间恰当的融合点,用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措施,将思政元素乘着心理健康的东风,走进大学生的心里,实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水平以及心理健康全面得到提升的目标,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2]万林艳,姚音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52-55.
[3]赵继伟.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辩证关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51-55.
[4]梁丹阳,吕智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