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实践类课程双师教学模式探析

2021-11-16龙一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5期
关键词:双师导师服装

龙一南

[摘           要]  服装专业实践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为宗旨,在世界快速变化尤其是信息化教学手段普及的背景下,一平三端教学模式能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实践类课程主体对象,实现教师以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创新性。双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互补,能更好地幫助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探索需求的东西,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他们进行大胆创新。课程依托社会资源使学生的想法有价值,积极设计能与市场对接的新产品,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创新,不被时代淘汰。

[关    键   词]  信息化;服装专业;实践课程;双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5-0124-02

一、信息时代高职服装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转型必

要性

信息化时代伴随服装产业技术升级与转型,需要更多能够服务服装制造企业,从事服装设计、智能制造和视觉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适应岗位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作为高职院校的服装专业,尤其需要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以满足服装企业的用人需求。为此,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类课程设计与实施是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高职类服装专业的课程中实践类课程占有较大的比重,通常分为两类:一种为纯实践课,如创新创业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另一类是专业课程中的实践部分,含理论讲解但侧重实践操作环节,如服装工艺、立体裁剪、服装结构设计等。但无论哪一类,服装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其实践部分占整个专业课的较大比重,所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意见指导下,服装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式面临新的考验,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式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环境带来的改变,突发的环境变化促使教师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再学习,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实践类课程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信息平台,借助“一平三端”完成教学全过程,课程可以在课前进行思维引导,在信息平台向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资源,或指导学生借助网络进行相关信息检索,拓宽知识边界,引发教学思考;课堂提炼课程要点,引出学习方法与线索,展开教学实际。课后通过线上数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与效果监测,分析学情,再对应课堂教学、学生自学和教务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检查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效果。这种借助信息技术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完成的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顺应了时代发展。

二、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世界变化之快,教育也将面临很大变化,信息时代互联网信息搜索方便,信息流非常大,作为老师不可能将所有信息都传达给学生,但可以指导学生怎样进行信息检索,指导学生怎样用批判性思维检索有价值的信息。而未来是否还会有“老师”,更确切地说,“老师”角色可能要转变为“教练”这一角色理解和定位似乎更为贴切,这两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异。其差异是:老师有答案,教练有好的问题;老师保证让学生学会,学会更重要,而教练是通过提出好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到好的资源;老师要对全局有所理解,带领学生从头至尾地学,学生是被动接受,仅仅是单向学会,不是学通;教练让学生通过做中学,学到技能;相对于前者,教练重在激发学生的热情,帮学生探索世界上需求的东西,就像一场足球比赛,一个人不能赢一场球赛,团队要一起协作,教练要教导球员如何一起协作,在赛场比赛的永远是球员,而教练永远不会出现在赛场上。所以,教练不一定有正确的答案,不一定是最有技能的人,却是最能引导学生的人,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结合当下信息时代的便利性,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信息技术手段及工具贯穿于实践课程的整个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新的课程模式的改变首先是在教师角色上的改变。

(二)教学资源整合与双师体系构建

服装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促进变除了教师在角色和观念上的改变,还需整合有效资源,发挥资源效应。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建立教师资源库构建双师教学体系。整合教师资源库,可以由专业导师、职业导师、高级技师或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共同组建。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项目实际从教师资源库中配备教师,完成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比如创新创业类实践课程,教师组合可以由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共同建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专业导师引导学生进行产品创新思路上的探析,职业导师帮助学生将想法实现,结合产品实际在产品的可行性、产品的推广或创业途径中给予帮助与社会资源扶持。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将工作真实场景和管理模式搬入课堂,开展真环境育人、真设备操作、真项目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在学习中既是学习者也是学徒,能提前感受工作氛围,尽早适应职场环境,实现学校与企业、课堂与职场的无缝对接,为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又比如,在“服装结构设计”或“服装工艺”这类实践类课程授课中可以由专业导师和高级技师共同组建,或者由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共同组合,专业理论导师在技术原理上的分析与指导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应变,高级技师在技术操作上给予实际示范演示与实际指导,让学生的想法落地,学以致用。这种双师结合从服装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效果来看,可以使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双师之间对课程的共同设计和交流,可以让老师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双师从批判、创造性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而推进课程的优化组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思维碰撞和课程评点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接受不同观点的能力和辨析事实的能力,进而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增强学习效果。从现实意义来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提升和保障办学水平,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培养和输出应用型人才,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优势分析

比较而言,原有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单一、资源受限,大多传统纯线下式教学通常是由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遵照教师的想法或示范模仿跟做,教师占课堂的先导位置,学生被动地听,有一学一地模仿着做,这样的课程容易造成教师一言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观能动性和批判性思维。学生灵活应变能力不足,学得死板,不能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实践类课程教学优势显然可见,它充分发挥了各个导师的专长,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合力,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有机结合,激发创新,扎实技能。课程是阶段性的,但不断优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可持续性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优势更好地扎实了学生技能,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信息化让教师能够及时跟进教学效果,分析学情,不断优化课程,提升课程质量与效果。

三、结语

世界的快速变化,尤其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普及,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在服装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实施,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顺应时代发展。对传统实践类课程教师身份转变和课程中的实践部分教学模式改进,改变传统教师以“教”为中心方式转向学生以“学”为中心的角色定位。双师型教师模式,能帮助学生探索世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引导他们大胆创新,积极设计能与市场对接的新产品,课程依托社会资源能使学生的想法有价值,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项缨,李颜娟.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双师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8(11):44-77.

[2]杨超.艺术实践类课程线上教学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21(13):38-321.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双师导师服装
道具服装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和谐秘诀